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刘备和曹操谁的学习能力最强?

孙权、刘备和曹操谁的学习能力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49 更新时间:2024/1/16 20:04:57

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但是心里最佩服的还是孙权,因为在他们三人当中,孙权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最强的。看似孙权的出身是最好的,江山都已经被哥哥给打了下来,不过孙权继位后想要保住这个地位就变得非常不容易了。当时在东吴比他声望高的大臣也是有好几个,想把孙权弄下来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孙权能在这夹缝中稳固自己的政权也是需要非常大的能力的。

孙权在提拔吕蒙和蒋钦后,对二人工作之外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开益。”就是说你们二人已经掌握当涂主要事务,应该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

武将吕蒙听孙权说完后也解释了颇为有理的不能学习的苦衷和理由:“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听后,苦口婆心地又说了一番话:“孤难道让你去研究经学当博士(官职)吗?只是叫你涉猎一点常识知识,你说你公务忙,那你还赶我忙吗?”

接下来孙权又给他讲了许多自己读书往事,大意是从走上东吴领导岗位后,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看史学、看兵法,这么多年下来很有益处,像你和蒋钦最应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最后孙权又指出光武帝刘秀不光上阵杀敌,而且手不释卷,还提了一个他的大对手曹操说:“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曹孟德都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啥就不能自己勉励学习呢?

孙权劝学不光是得益于自己读书心得,更是希望手下骨干力量能够组成一支文武兼备的团队,从而在激烈的天下角逐中提高软实力,最终达到自保、自强的根本目的。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书》记载了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故事,在魏文帝面前大赞孙权好学精神:“吴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暇,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孙权从少年之时,父亲经年征战,他就跟着其母到处迁徙,居无定所,十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军事,被授予军职,跟随其兄征战。既阅世艰辛动荡,又历练了自我胸襟,在不断学以致用后,终于坐拥江东,纵横捭阖而三分天下。

在称帝后,他立即“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三国志》表明他要把对儿子们的教育正规系统化,下令建设中央学府,并任命“都讲”,一时之间,江南孙吴的春风飘过缕缕书香。

孙权重视儒学传统教育,长史张昭就是因为是儒家学问深厚才得到孙权持续重用,他的丞相步骘也是因为才学出众得以孙权看重:“昼勤四体,夜诵经传”,做了丞相后,“犹诲育门生,手不释卷,被服居处有如儒生”。孙权听说张纮虽然没有出身没有太学毕业学历,但是因其治学水平非常高,特意选拔到学府担任教职,这些都说明孙权用人首重学识和能力。

不光如此,虽然高度重视儒家人才教育和教材,孙权对诸子学说并不排斥,对擅长道家老子学问的人才也不断使用,郁林太守陆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该览”而得到孙权看重。《陆绩传》

以吕蒙为代表的孙吴团队中坚力量在加大学习后非常具有独立战略能力。自从听了孙权教导读书后,“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吕蒙以武将后发读书,竟然连一些东吴高级老学究都不如,可见孙权以身作则的读书劝勉起到了深刻影响。

有一次,当执掌东吴军权的鲁肃从吕蒙那路过,“意尚轻蒙”,就是有点看不起这个大老粗。喝酒时,吕蒙突然问鲁肃说:“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对这个“大老粗”被突然能提出如此高大上的战略问题难倒,一时语塞,只以“临时施宜”进行搪塞。吕蒙不以为然,侃侃而谈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吕蒙深刻认识到战略根本问题,必须提前设计好,不然临时仓促应对,势必失败。接着吕蒙为鲁肃“为肃画五策”。鲁肃听了很是震惊,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说:“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听了也很自豪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作为回应。

蒋钦自从上次和吕蒙听了孙权劝学后也是加倍学习,孙权在谈话中知道他的进步很是高兴。在此后继续鼓励别人读书时,又举了二人例子:“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容显,更能折节好学。”《三国志》

孙权之所以大力表彰武将学习,就是要他们文武兼备,以一当十,培养执行力和决策力极强的武装骨干历练,在其不断培养选拔下,东吴一时之间文武人才层出不穷,相较曹魏和西蜀的武将文化水平低下,而孙吴其以早期周瑜和后期的陆逊为代表的二人都有儒将之风,这与孙权软实力水平建设之高有着深层关系。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写孙权时,以非常赞许的笔触写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老对手曹操甚至用羡慕的口气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最好的知己,作为顶层对手的政治家来说,思想和学问才是最大的软实力。

孙权从小读书获得了深刻的学习认识,他希望自己的将领和所有官吏,无论文武都要加强学习,围绕儒家经典和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对当时最实用的兵法和诸子之学都要学懂弄通,最终用到东吴的整体建设上来,仅以此可见,便可知道孙权作为一名政治家的高层软实力的设计,绝非普通割据者所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人?朱元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朱元璋,话说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当时明朝是封建末年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朱元璋上位后,不管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为此,朱元璋杀掉了很多的功臣,因为朱元璋觉得这些权利大的人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同时,朱元璋还废除丞相等一系列操作。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

  •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一个怎样的人?朱允炆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朱元璋打败了元军后,成立了历史上的明朝,明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据说但是的朱元璋长子已经是英年早逝,所以朱元璋需要另选人才来补充皇位,于是,后来的朱允炆便上位了,朱允炆上位后,不断的减轻老百姓的疾苦,减少赋税徭役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 黄瓜是绿色的,为何却叫“黄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黄瓜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蔬菜也还是非常的好吃的,不管是生的,熟的,还是说是凉拌啊,还是什么炖啊反正都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小编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到头来却成了“黄瓜”呢?这个和黄色又有什么样的联系的呢?下面就做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黄瓜在古代本来叫“胡瓜”,汉朝时期传

  • 盘点历届吕布的扮演者,黄磊演的最差何润东最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吕布这个人也还真的是有太多的争议啊,先不说他厉害不厉害吧,就连他的出生都是有争议的,吕布竟然是一位没有任何出生记载的三国人物了,但是其实这些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之后的人生也是何其的悲剧啊,几次的异主被说成是三性家奴,战场单挑被一对一竟然被人围殴,所以吕布整个人生也是非常的悲剧的,那么这么悲剧的人生

  • 项羽和刘邦第一次见秦始皇是什么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项羽之争永远是历史上的一段高潮,也被后人哪来传送了无数遍。可能谁也没想到秦始皇有能力统一,但是没能力治国,导致最后秦朝毁在项羽和刘邦之手。不过在此之前项羽和刘邦也是见过秦始皇的,按照他们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看到当时威震天下的秦始皇会有什么反应呢?其实差别还是非常大的,项羽天生就有王者之气,而且

  • 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存在了20万年,为什么没能进化出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尼安德特人这个人种其实在历史上是有存在20万年的,哇,别看这个年限十分的长,但是其实在人类进化史上这个就显得是在正常不过了,但是有一点很多人想问了,那就是尼安德特人既然存在了这么久,那么为什么却没有进化出文明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

  • 司马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比司马昭还要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托一句歇后语的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真的是路人皆知司马昭的“罪恶”了,他的名声也就这样被越描越黑。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探知真实的司马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了。然而,他的哥哥司马师做过的一些事情,竟然表现得比司马昭还要狠。那么,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司马师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历史上的司马昭,远比司

  •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分别是谁?你都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古典名著的小说里面,很多有名的人物似乎都有一个外号,首推当然是《水浒传》,什么及时雨、豹子头、插翅虎等等,每个人都有一个简单而又能概括各自特点的外号。其实这一点,在三国时期同样有,最出名的当属卧龙凤雏,除此之外,还有幼麟、冢虎、冰境,这些人分别指的是谁,你是不是都知道呢?北冰镜、南凤雏、东卧龙

  • 虽未谱金兰, 前生信有缘,忠勇付汉室,情义比桃园全文是谁唱的歌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小编一直在研究赵云这个人,发现这个人还真的是不简单啊,其实也算得上是很有个性和实力的一位蜀国武将了,但是有的人发现了,其实赵云的能力完全就是不至于现在这个成绩的,除了救阿斗好像也没有再拿得出手的东西了,所以有的人一直说赵云没有被刘备重用,但是这件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一首歌曲唱出了赵云的生平了

  • 刘禅的"乐不思蜀",到底是真傻还是刻意伪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蜀后主,也就是刘备的儿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傻瓜一般的人物,这样的人做一个平凡人还好,偏偏成了皇帝,以至于每次被人提起来都要嘲笑一番。尤其是他“乐不思蜀”的故事,更是让人觉得可笑不已,这样一个傻到家的人,倒也算是有傻福,蜀国灭亡,他不仅没有被杀,司马昭还专门养着他。可是,他真的是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