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墓碑佐证“永乐大移民”

明代墓碑佐证“永乐大移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95 更新时间:2024/1/15 20:04:33

本报石家庄5月15日电日前,一块明朝嘉靖年间的墓碑在河北省赵县东部梨区完整出土,关于赵州“永乐大移民,迁来山西人”之说又多了一个佐证。

该石碑深埋于梨区大夫庄村的一块农田里,是当地农民起土时发现的。该碑长186厘米,宽77厘米,厚20厘米,重约500公斤。碑的阴面书有“嘉靖柒年孟冬吉旦立”字样,石碑距今已有470年,但碑石完整,碑清晰。该碑记载了墓主氏一族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文水迁移赵州的经过,以及移民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

赵县古称赵州,在金、元两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几经战乱浩劫,使赵州人口凋零、田地荒芜,地旷人稀。明永乐年间,封建朝为巩固统治、发展生产、休养生息,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垦荒之举。据专家介绍,有关赵州移民的记载多见于现存的谱牒等史料,出土文物佐证并不多。此碑的出土对研究古赵州的移民史、古赵州的地理环境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 历史探索

更多文章

  • 辽宁发现珍贵档案文物:国内唯一完整的清代廷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探索

    辽宁省档案馆近日在筹建特藏室工作中,意外地发现一件完整的清代廷寄。国家档案局档案司司长杨继波说,这件档案文物在档案界是极为珍贵的,是国内唯一完整的廷寄。据辽宁省档案馆副馆长赵云鹏介绍,廷寄是清朝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后,廷寄又成为一种文书制度。凡内容涉及告诫重臣、指授方略等机密事项,

  • 江西发掘东周大墓 一坑葬有40多具楠木古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探索

    经过考古人员3个多月的细致发掘,一座有着约2500年历史的东周大墓,正在江西靖安县被逐步揭开面纱。在这个约200平方米的东周墓中,葬有至少40多具名贵的楠木古棺。专家认为,这种一坑多棺的葬俗极其罕见,并存在一系列的待解谜团。鉴于古墓发掘价值重大,国家文物局将专门派人来赣参与并指导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东

  • 周代大墓堪称珍宝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探索

    古墓中出土的金剑鞘。去年12月19日,本报报道了陕西韩城3座周代大型贵族墓发现惊世珍宝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加紧了对这3座大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又有一大批珍贵文物面世:30件周代鼎、簋、鬲、编钟等青铜器,大量金器和品类繁多的玉器以及距

  • 千年前《古兰经》手抄本现身东乡或为世界最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探索

    12月上旬,在我省东乡族自治县哈穆则岭拱北发现了一部极其珍贵的约千年以前的《古兰经》手抄本。近日,由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7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该手抄本进行初步鉴定,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可能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这部手抄本《古兰经》所采用的封面风格、彩绘艺术、书法字体及纸张均

  • 辽宁阜新发现辽代平原公主墓 墓志铭还保存完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探索

    走进墓道,只见两侧白灰抹面的墙壁上绘有生动的侍者、车骑出行仪仗图,所有侍者窄袖长衫,一头髡发,或牵引马匹,或执手伫立,契丹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壁画至今虽已1000多年,但依旧轮廓清晰、色彩鲜亮,尤其那匹枣红马,更是色彩明丽、栩栩如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图山下,一座辽代公主的墓葬被考古人员发

  • 盘点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探索

    据美国考古学杂志报道,近日,《美国考古学杂志》最新评选出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比如:赫卡托穆斯陵墓、克利特岛旧石器时代工具、秘鲁2800年前的早期金字塔、破译穴居人基因密码等。人类的近亲穴居人可能会再次行走在地球上。科学家们通过在欧洲发现的穴居人骨骼解开了他们的基因密码,可能会为我们提供穴居人的长

  • 古墓长明灯真的千年不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探索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公元527年,叙利亚处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探索

    12月20日,工作人员在测量“船形墓”的尺寸。考古人员近日在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的施墩遗址发现一座北宋时期的“船形墓”。据考古专家介绍,该墓长3.7米,宽1.6米,高1.55米,船形轮廓清晰,保存完整,是无锡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首座未受施工、盗墓等因素破坏

  • 米开朗基罗圣母怜子雕塑模型500年后重回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探索

    被损毁的圣母怜子雕塑模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艺术史学家多利纳12月1日表示,3年前他在意大利寻获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圣母怜子雕塑模型,他计划于本月2日将该模型带回意首都罗马。多利纳12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将于2日在罗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他的这一重大发现,届时那件模型将在阔别几个

  • 广西天峨发现清朝石棺古墓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探索

    图为石棺古墓全景图为石棺四围浮雕图案日前,天峨县三堡乡甲板村发现一座石棺古墓。据初步考证,该古墓应早于乾隆五十四年,具有较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该古墓地处距天峨县城约80公里的三堡乡甲板屯北侧一座土山半腰,古墓墓碑高1.8米,墓室呈长方形,为房屋建筑结构,总长约6米左右,其中石棺完全裸露,长约5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