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酒的?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酒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4/3/16 10:27:27

说到中国的酒文化,这段历史已经拥有了上千年的时间了,据说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酒曲复式发酵法。掌握这项技术后就可以大量的进行酿造黄酒了。到了宋朝时期,人们又发明了蒸馏法,使得酒的酒精浓度更高,而白酒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盛行起来。事实上,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酒是有着非常独特的情感的,而中国的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酒文化吧。

一、先秦时期的酒文化

作为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夏朝只留下了暴君夏嗜酒的故事。不过即使他是国君,他喝的酒现代人也未必会羡慕。

由于那个时候酿酒工艺十分落后,酒的过滤技术很不到位,夏朝的酒由于杂质偏多导致酒呈浑浊状态,因此液体看上去偏黄,所以也被称为“黄酒”。顾名思义就是“黄颜色的酒”。

到了商周时期,酒文化空前高涨,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现在传世的一些商周青铜器很多都是饮酒用的器皿。

《礼记》中就记载了那个时期出现了多种酒精饮料,包括米酒和早期的啤酒。而且对于酿酒,国家还专门建立了一套机构。

酿酒的机构中明确了酿酒的方法制度,有专门的技术人才,甚至对酿出什么成色的酒都有专门的规定,而且根据酒的用途还进行了分类。

比如因为祭祀或其他事情需要使用的酒不是直接让人喝,所以酿造期很短、酿好后立即使用,因此被称为“事酒”;

有些酒需要储藏一段时间,就被称为“昔酒”;

而贵族喝的酒需要经过几道工序将杂质最大化滤出,所以酒质清亮,也被称为“清酒”。

而到了秦朝,由于商鞅讨厌酿酒这种“浪费粮食”的活动,所以秦朝的酒文化非常凋敝,目前还算一段缺失的历史。

二、两汉时期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百废待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随着天下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家里有了余粮之后难免要酿一些酒。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家像垄断盐、铁一样垄断酿酒、卖酒行业。

但这一政策只持续了十几年,因为激起了广大喝酒爱好者的反感。最后,汉武帝不得不让步,将垄断变为收专税。

而且根据酿酒原料的不同,酒还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其中以稻米酿的酒为最优。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使团回国时从大宛引进了葡萄,因此“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出现了。

汉武帝非常重视葡萄的栽培,史料记载皇宫附近种的都是葡萄,借着这个“东风”葡萄酒的酿造也迅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竟然凭己之力推动了我国酿酒技术的发展。当时他发现家乡县令家中酿造的酒口感非常醇厚,几经打听之下发现是酿酒方法不一样。

后来曹操便将这种新式酿酒法献给了汉献帝。而这种酿酒的新法便是“补料发酵法”。

三、两晋前后

三国属于战乱时期,所以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禁酒的政策用以存储粮食。但是那个时期照样出了很多好酒之人,曹操便是其中的代表。

晋朝统一全国后,战争频率减少。社会安定了粮食的存储量便开始增多,因此酿酒这种消耗粮食的工作也逐渐增多。

比如官员孔群,他一年可以通过收租获得700石糯米,换算成现在的重量相当于8.4万斤。可是这么多的粮食竟然都不够这位仁兄酿酒的!

同时,随着酒业的再度繁荣,酒的名字也不仅是区分不同酒类品种的符号,文人们开始讲求艺术效果,酒的名字也越来越美。比如梨花春、骑蟹酒、千里醉等。

四、唐宋时期

时间到了唐宋时,酒与文艺的联系达到了空前的紧密,这是我国酒文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也非常罕见。

那个时期的文人对酒的态度更加直白,唐代出名的李白贺知章,宋代出名的苏轼、陆游都将“酒”毫不吝啬地加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在作品中用酒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与那些“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则专业的多。

传统黄酒的酿造工艺在唐、宋两朝基本定型。尤其是宋朝出现了我国古代酿酒史上学术水平最高、论述体系最完整的黄酒指导“说明书”——《北山酒经》。

而宋人田锡写的《曲本草》则重点记载了酒曲和药酒相关的资料。这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记载了当时暹罗烧酒的相关情况,这为蒸馏烧酒的起源提供了佐证。

五、元明清

酒文化在元朝时也有比较突出的特色,比如统治者将民族特色的马奶酒带入了中原文化,同时元朝还盛产一种名为“答剌酥”的粮食酒。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以前。

由于明确规定了酒税的收取标准,反而促进了酿酒业和卖酒业的发展。

“酒”作为我国一种世代相传的特殊饮料,它见证了我国的历史发展,同时自己也为中国文化贡献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无论酒有多美好,都要记住那句话“不要贪杯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清八大姓氏现在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对佟佳、富察、那拉等姓氏非常熟悉,其实这些正是清朝时期八个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被称为满清八大贵族姓氏。历史上,满族的姓氏演变十分频繁,从金、元时期开始,满族先祖姓就在他们内部宗族中产生了裂变,此后产生了很多新的姓氏,所以如今的八大姓都是清朝中期以后冠用和改用的汉字姓。清朝灭亡

  • 李世民诛杀太子后,如果李渊不禅位他会做何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建立,李渊的几位儿子中,要属李世民功劳最大。不过李渊还是把太子之位交给了李建成,后来李建成和李元吉依然不放心李世民,便想尽办法排挤他。李世民的下属也都不服,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暗中争斗。最后李世民决定孤注一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太子诛杀。李渊见状并没有责怪李世民,而是选择主动让位。不过李世民的

  • 三国演义是否运用了三生万物的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肯定早已发现书中很多故事都和“三”有关,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等。为什么作者罗贯中要用“三”来讲述这些内容呢?有人推测,罗贯中可能是老子的信仰者,因此信奉“三生万物”的理念。三生万物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相交的状态下产生,颇具一番哲理意味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为什么后周朝廷没有人反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黄袍加身这件事情,不管人们是认为,这是赵匡胤演的一场戏,还是他的手下真心这样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不过黄袍加身发生的时候,后周还没有被灭,当时的皇室朝廷都还在,但是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赵匡胤这样的做法呢?后周的朝廷大臣们都去哪了,皇室中又为何没有人起兵反抗赵匡胤呢?

  • 汉武帝长子刘据为什么叫戾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母亲是卫皇后。刘据六岁时被立为太子,后来刘据跟随汉武帝处理政事,屡屡平反冤案,因此深的百姓爱戴。但后来发生巫蛊之祸,刘据遭到陷害,最后是自杀身亡。汉武帝得知自己冤枉刘据后,还专门建立了思子宫,以表哀思。此后刘据的孙子刘询继位,追封刘据为“戾太子”,这个“戾太子”到底是什么意

  • 宋襄公一度成为楚国人质,为何还能位列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襄公是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史记索隐》和《汉书注·诸侯王表》中,将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很多人觉得宋襄公并没有带领宋国称霸,难以背负霸主之名。其实宋襄公的确有继承齐桓公霸业的野心,想与楚国争霸,但宋襄公的仁义之心过于理想化,导致他一度被楚国挟持,当做人质。关于宋襄公的一生,有很多争议,有人觉得

  • 第一任天帝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天帝其实现在的人研究的不多,但是在神话体系里面天帝还真的是非常非常有分量的一个人,所以关于他的争议也非常的大,最大的争议就是这个第一任天帝不知道是谁,那么这个第一任天帝到底叫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天帝说法很多今天就只说一种吧,就是上古神仙系列的,看看这个系列第一位

  • 北齐高家都是美男子,但除兰陵王外都是疯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北齐高家生产美男子,但同时高家也盛产人疯子。冯小怜和北齐后主高纬的疯癫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但整个高家可不是他一个人疯,而是全家一窝疯。这疯可不是随便瞎说的,大多数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高家有着家族性遗传精神病史。整个高家有点名气的人物除了兰陵王高长恭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有点变态。不过高家人除了变态

  • 三国此人堪称乱世枭雄,地位不亚曹操袁绍?他自立为帝却惨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此人堪称乱世枭雄,地位不亚曹操袁绍?他自立为帝却惨遭失败!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乱世,英雄豪杰辈出,群雄逐鹿,而在这个时期,有一个人物,他堪称乱世枭雄,地位不亚于曹操、袁绍等知名人物。他就是汉献帝时的权臣,董卓。董卓,一个出身贫寒,却能在三国时期成为权臣的人物,他的能力和野心是分不开的

  • 为什么把息县叫大息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息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县城之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在古代,息县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大息国”。那么,为什么把息县叫大息国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息县的历史。据历史记载,息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当时这里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城市。随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