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3/12/14 10:11:45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虽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此时的社会乱象已日渐严重,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也逐渐突显,藩镇割据的现象已然形成。

经过安史之乱的洗礼,盛世繁华已经不再,面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之态,中唐文人的气格都跌入了谷底,即便是有兼济之志,残破的现实也会使它冷却。

内心激荡之下,中唐文人转而寻求内心的自适,于是他们的字里行间开始透出一种闲适的情致。

这样一来,因时代风气的转变,陶渊明反而倍受重视,陶诗的地位也开始上升,在中唐诗人的口中,经常是以陶谢并举,而且陶渊明诗歌中的自适情趣也开始被中唐的广大诗人认可和接受,其中以韦应物白居易最为突出。

从此对隐逸的界定,似乎超越了外部的行为,开始向心灵方面过度,与此同时,理想也逐渐被世俗所同化。但是这一系列思想和行为其实只是中唐文人的自我安慰,他们不愿意面对残破的现实,所以只能在精神上寻求蕴藉,只能更多地强调独善其身,想以此来麻痹自己,忘掉现实。

他们想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也因此只愿意享受官僚阶级所带来的实惠,而又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于是在为官过程中,把独善作为政治哲学,而且将其与隐逸观念相结合,提出了所谓“吏隐”或是“中隐”的概念。但是盛唐的影响依然在,因此也有一些中唐文人不满陶渊明,对其提出了批评,但大多是劝诫士人不要放弃仕途,格局都显得过于世俗和狭隘。

再如李端的《晚游东田寄司空曙》称“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贬低陶渊明的归隐田园行为,以此来劝解友人不要弃官而去。又如刘禹锡的《寓兴二首》其二云:

“世途多礼数,鹏鷃各逍遥,何事陶彭泽,抛官为折腰。”

这是中唐为数不多的格局较为旷大的作品,诗人政治热情极高,不愿放弃仕进一途,这首诗旨在寓兴,诗人只是以此来表达积极进取之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段智兴和《天龙八部》里面的南帝是什么关系?段智兴就是南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段智兴,宋朝,历史解密

    段智兴,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为“南帝”,《天龙八部》中主角段誉之孙。以大理段氏“一阳指”自成一派,武学修为登峰造极,“天下五绝”之一。昔年王重阳为防自己死后无人能阻欧阳锋,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第二年来到大理,用先天功交换了段智兴的一阳指。却不料和王重阳同来的老顽童和段

  • 李隆基为什么只放过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李隆基为什么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唯独放过薛崇简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孩子,他们夫妻二人感情甚好,可谓是当时的一对神仙眷侣。但因为薛绍家世代与李唐联姻,关系深厚。这点恰恰成为了薛绍命丧的缘由。那时武则天执掌政权,对李唐家的人赶尽

  •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有着哪些奇闻趣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官文,历史解密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系满州旗人,昏庸颟顸,常不谙政事,诸事皆决于仆从。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妾大、门丁大、庖丁大。所谓“门丁大”,即大小官员有事禀报官文,非经门丁同意通报,才能进见。如若门丁故意刁难,纵有紧急军政事务也办不成。所谓“庖丁大”,官文的庖人(厨子)系肃顺所荐,而肃顺乃官文的老师,又

  • 斩杀毛文龙这一行为,对袁崇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崇焕,明末,历史解密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他是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崇焕的崛起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魏忠贤。虽然历史上魏忠贤是一个大奸臣,但是没有考虑谋反叛乱。不过,魏忠贤和孙承宗关系不好,所以孙承宗被魏忠贤迫害,辞官回乡。此时,努尔哈赤得知孙承

  • 秦朝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秦朝灭亡时间为何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朝灭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二世而亡,作为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秦国为什么灭亡的这么快?秦的灭亡和郡县制的关系,其实就分了两点,一是郡县制度,二是秦的灭亡和郡县制度的关系。就先来说秦的灭亡。首先要说明的是,政治和政制是不同的,什么意思呢,勉强的说吧,政制可以说是行政的“

  • 崇祯帝在自缢的时候,为何说“诸臣误我”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帝朱由俭从哥哥的手中将皇位接了过来,不过这时候的明朝可不是什么好时候。此时的明朝已经岌岌可危了,就快要走向灭亡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朱由校一生英年早逝,不仅如此,就连皇子也是如此。没有了皇子可以继承皇位,这样的情况下朱由俭才得到了皇位,虽然这样的皇位没有人争夺,但是此时这个皇位意义已

  • 唐宪宗李纯在历史上是怎么驾崩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宪宗李纯在历史上是怎么驾崩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尤其是武则天更是开创女子登上皇位的成就,成为历史第一人。正因为她的榜样作用,使得唐朝妇女在权力中心开始发挥不小的作用,也因此出现了比较出名的政治事件。唐中宗李显就是第一个牺牲品,被自己心爱的女人韦皇后

  • 元朝和明朝中间还有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和明朝中间还有一个朝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唐代逐渐开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顺序便是最正统的,可是在这当中也掺杂着很多小王朝的政权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过。比如北宋和南宋之间的转折,或者宋朝与元朝之间的夹杂都包含在这当中。元朝和明朝中间,其实还有一个王朝,史学家:不想承认但确实存在。元

  • 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

  • 都察院是什么地方?明清时期有什么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都察院,历史解密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