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进杀十常侍易如反掌,为何还要特地从外调兵?

何进杀十常侍易如反掌,为何还要特地从外调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3/12/9 7:28:11

三国演义中凭何进的实力,杀十常侍易如反掌,为何还要从外调兵?

仅从职位上来看,何进因为剿灭黄巾军有功而封慎侯,更是以大将军的身份领兵卫戍京城,当然他是实力派。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汉代以将军为名的高级武官,按顺序依次排列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正是因为如此,荒唐一生的汉灵帝自作聪明,利用宦官首领蹇硕来设官冲淡牵制何进的权利,也就是说,宦官集团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来对抗大将军何进,这就是著名的西园八校尉,由蹇硕统领,直接受命于皇帝。八校尉认为自己是天子门生,有宦官集团为靠山,当然声势浩荡,显贵一时。即使这样,蹇硕还是畏惧何进,可见能指挥调动全国大军的外戚何进权力之大,即使如此何进也没办法一口吞杀十常侍。

洛阳城“没头脑”的阴谋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即将走完荒唐的人生之路,如果说一个皇帝可以荒唐的话,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也应该清醒一盘,刘宏仍然极端不负责任的把由谁继承帝国皇位的矛盾甩给了自己的后代一一不按规矩出牌,立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以后的汉献帝)为皇位继承人,托付给宦官集团首领蹇硕执行。而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失去名份。

皇帝去世,秘不发丧,宦官集团首领蹇硕宫中秘议,制定一个计划:“私下矫诏,假传圣旨宣何进入宫,然后扑杀,最后军政大权在握,便可以立刘协为帝。”

这是一个一厢情願的“没头脑”昏招,这个宦官大人只有阴谋与计划,根本没有洞察全局的综合能力,典型的纸上谈兵;他根本就忘记了以何进为大将军集团的实力,即使你杀了何进,外戚这个集团势力依然存在,为了保命很有可能绝地求生,重新推出一个首领就是了嘛!弄得不好会成为因争夺帝位而引发出一场宫廷厮杀。

蹇硕更为失败的后果就是自己内部出了叛徒,他的手下一个当司马(弼马瘟)的官员叫潘隐,人如其名,他是何进的隐形朋友,称为卧底也可以,这个能够获得泼天富贵的机会,岂能从指间流淌,于是急忙密告何进,何进挥了挥那长年摸杀猪刀的手:“无所谓,谁让谁憔悴!”

当蹇硕那纸假冒伪劣诏书送达时,何进大将军撇撇嘴说:“本将军病了,有发热症状,不方便入宫!”外戚势力如一座山一样挺立,如果翻不过去,立幼子刘协的事只能告吹,蹇硕于是跺跺脚作罢,何进的亲外甥刘辦被立为皇帝,刘协只能封王。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昔日耍小聪明、小心眼的何皇后如今己是何太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生于河南南阳的何太后哼哼叽叽几句戏文,她也学习前人模样一一临朝称制一一垂帘听政。何太后掌权,自己的亲兄弟何进和太傅袁隗辅政。袁隗是个老好人,无所作为。哪个都没有料到的是,他的俩个侄子袁术袁绍却趁机进入汉室高层,把朝廷搅得更加混乱。

洛阳城“不高兴”的昏招

“擒贼先擒王”,面对依然咄咄逼人的蹇硕,何进不高兴了,长叹一声后立即杀了蹇硕,这个措施正确,无可挑剔。西园八校尉归顺何进,大将军的权力更大了。为了对付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袁绍和何进走得更近,几乎无话不说。不过从整个汉代来说,外戚擅权的人中,只有何进的出身低微,没有发达前乃是南阳郡的一个杀猪匠,正是如此,所以宦官集团当时没有把何氏家族放在眼里。

当如日中天的何进姐弟掌握大权后,袁绍、袁术这两个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虽然名声在外,岂不知却是擅长“火中取栗”的阴谋家族,为了彻底解决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洛阳城的何进非常不高兴的和别有用心的袁氏兄弟共同设计了一个给汉末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昏招一一各地太守进京勤王!

他们是河东太守董卓、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等。何进和袁绍、袁术对董卓其实早就认识,也晓得董卓西凉军团的凶残,但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自认为依仗何进的势力,可以毫不费力的剃去董卓象征凶残的大胡子。何进对此事考虑的切入点是:“家丑不可外扬”,借助外力作用管理宫中事情。袁绍的灵魂深处却十分卑劣,他俩要赶尽杀绝宦官的目的就是希望何进和宦官拼杀得两败俱伤,他们好渔翁得利。

袁绍和袁术可能没有如此智慧,但是,他们的幕僚却是一流的,如许攸。对于洛阳城中的一举一动,有个英雄十分清醒的笑着点评:“阉竖之官…..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宜露,吾见其败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不用手中兵力把所有元恶(十常侍)抓到监狱里呢?用一个狱吏就可以把他们全部除了,何必兴师动众用外面的力量来除恶呢?杀宦官如杀一犬耳!”大家都晓得,这个人就是魏国的奠基人一一曹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虽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此时的社会乱象已日渐严重,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也逐渐突显,藩镇割据的现象已然形成。经过安史之乱的洗礼,盛世繁华已经不再,面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之态,中唐文人的气格都跌入了谷底,即便是有兼济之志,残破的现实

  • 段智兴和《天龙八部》里面的南帝是什么关系?段智兴就是南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段智兴,宋朝,历史解密

    段智兴,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为“南帝”,《天龙八部》中主角段誉之孙。以大理段氏“一阳指”自成一派,武学修为登峰造极,“天下五绝”之一。昔年王重阳为防自己死后无人能阻欧阳锋,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第二年来到大理,用先天功交换了段智兴的一阳指。却不料和王重阳同来的老顽童和段

  • 李隆基为什么只放过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李隆基为什么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唯独放过薛崇简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孩子,他们夫妻二人感情甚好,可谓是当时的一对神仙眷侣。但因为薛绍家世代与李唐联姻,关系深厚。这点恰恰成为了薛绍命丧的缘由。那时武则天执掌政权,对李唐家的人赶尽

  •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有着哪些奇闻趣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官文,历史解密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系满州旗人,昏庸颟顸,常不谙政事,诸事皆决于仆从。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妾大、门丁大、庖丁大。所谓“门丁大”,即大小官员有事禀报官文,非经门丁同意通报,才能进见。如若门丁故意刁难,纵有紧急军政事务也办不成。所谓“庖丁大”,官文的庖人(厨子)系肃顺所荐,而肃顺乃官文的老师,又

  • 斩杀毛文龙这一行为,对袁崇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崇焕,明末,历史解密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他是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崇焕的崛起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魏忠贤。虽然历史上魏忠贤是一个大奸臣,但是没有考虑谋反叛乱。不过,魏忠贤和孙承宗关系不好,所以孙承宗被魏忠贤迫害,辞官回乡。此时,努尔哈赤得知孙承

  • 秦朝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秦朝灭亡时间为何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朝灭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二世而亡,作为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秦国为什么灭亡的这么快?秦的灭亡和郡县制的关系,其实就分了两点,一是郡县制度,二是秦的灭亡和郡县制度的关系。就先来说秦的灭亡。首先要说明的是,政治和政制是不同的,什么意思呢,勉强的说吧,政制可以说是行政的“

  • 崇祯帝在自缢的时候,为何说“诸臣误我”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帝朱由俭从哥哥的手中将皇位接了过来,不过这时候的明朝可不是什么好时候。此时的明朝已经岌岌可危了,就快要走向灭亡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朱由校一生英年早逝,不仅如此,就连皇子也是如此。没有了皇子可以继承皇位,这样的情况下朱由俭才得到了皇位,虽然这样的皇位没有人争夺,但是此时这个皇位意义已

  • 唐宪宗李纯在历史上是怎么驾崩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宪宗李纯在历史上是怎么驾崩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尤其是武则天更是开创女子登上皇位的成就,成为历史第一人。正因为她的榜样作用,使得唐朝妇女在权力中心开始发挥不小的作用,也因此出现了比较出名的政治事件。唐中宗李显就是第一个牺牲品,被自己心爱的女人韦皇后

  • 元朝和明朝中间还有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和明朝中间还有一个朝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唐代逐渐开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顺序便是最正统的,可是在这当中也掺杂着很多小王朝的政权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过。比如北宋和南宋之间的转折,或者宋朝与元朝之间的夹杂都包含在这当中。元朝和明朝中间,其实还有一个王朝,史学家:不想承认但确实存在。元

  • 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