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肃出土石碑,解开玄武门两大疑团,专家:原来李建成败给内奸

甘肃出土石碑,解开玄武门两大疑团,专家:原来李建成败给内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4/1/14 20:02:25

《旧唐书》曾评价唐太宗:“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司马光《资治通鉴》对唐太宗的评价则是“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的确,唐太宗开创了一代盛世,他的丰功伟绩足以影响至今。然而,虽说他是一代明君,但唐太宗得到帝位的方法却不怎么光彩。

隋朝末年,隋炀帝逐渐开始怀疑李渊造反。而此时,隋帝国的疆土之内,早已有多股势力揭竿而起。面对隋炀帝的怀疑,李渊内心忐忑。此时的李世民不甘家族成为刀俎,遂劝导父亲举起反隋的大旗。举棋不定的李渊在儿子的力劝之下,终于在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建立政权,国号为大唐。

▲唐高祖李渊剧照

01

唐朝建立以后,李世民率领众将,征战沙场,扫除外敌,也是历经了重重艰难险阻。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唐军用极短的时间就消灭了刘黑闼王世充等反隋势力。李世民也因为不断在沙场征战,威望渐高,甚至有了超过太子李建成的趋势。于是兄弟之间的矛盾不断演化,从而发生了兄弟同室操戈的悲剧。

一方面李世民不断向太子之位挑战,另一方面李建成也不断感受到来自兄弟的威胁。为了先发制人 ,李世民决定采取行动。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7月1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说太子淫乱后宫,霸占了李渊的嫔妃。李渊勃然大怒,召见太子,想问个究竟。

▲太子李建成剧照

02

到了第二天,李建成进宫面见皇帝,进入玄武门的时候,忽然感知到不对,于是返回。然而此刻已为时晚矣,李世民早已在玄武门内布下埋伏,士兵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出来。电光火石之间,李建成向李世民射出了一箭,可惜没射中。李世民也向李建成射了一箭,太子李建成当场中箭身亡。李元吉见状,想前去援救,却被尉迟敬德杀死。事后,李世民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无奈之下,李渊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其实,后世在解读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也是存在了很多疑点。例如,李世民只率了800人进入宫中,而且还能安然无恙地返回。要知道,李世民在皇宫禁地布下埋伏,这得要多可怕的人脉才能做到?

▲玄武门旧址

其次,太子被杀之后,其部下还带领了4000人来救援,而李世民的800人为何还能将4000人打的溃不成军?后世人纷纷推测,李世民此次策划的“玄武门事变”必定有高人暗中相助。

03

20世纪20年代,在甘肃出土了一份墓志,墓志的主人是常何。人们根据这份墓志,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常何做了李世民的内应,李世民才能得以里应外合,最终能成功杀死李建成。

“内奸”常何出身于河内温县,早年是绿林出身,也曾参加了反隋斗争。后来瓦岗军异军突起,他也加入了瓦岗军。后来瓦岗军失败之后,投靠了唐朝,常何也跟随李密投靠了唐王朝。值得注意的是,李密投靠唐朝,常何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幸的是,李密因为不甘居人之下,最终反叛被杀死,而常何因为种种功绩被委以重任,并“从隐太子讨平河北。”后来,在玄武门值守,官至中郎将。

▲常何剧照

李世民政变要成功,就必须经过玄武门这一关。李世民用尽了各种办法之后,收买了常何。而太子李建成那边,却认为常何是自己的人,并不曾想到他会背叛自己。于是李世民才得以大摇大摆的进出宫中,来个里应外合,杀死了李建成。难怪陈寅恪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有所警觉,但认为常何不是李世民的党羽,所以才没有在意。而常何在玄武门之变之后,也平步青云,职位一路上升,做到了武卫大将军的位置。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结语

虽然李世民取得帝位的方法并不光明磊落,但他后来广纳人才、虚心纳谏的治国精神却是值得后世学习的。在他的治理下,唐王朝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所谓“泱泱大国,盛唐气象”。常何的经历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课:面对抉择,要把握好机会。

参考资料:

《旧唐书 太宗本纪》

《资治通鉴.唐纪》

《常何墓碑》

标签:

更多文章

  • 盛唐时期的中国有多强大?日本女天皇愿放弃天皇之位,去唐朝留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本现在天皇,裕仁天皇晚年谈及中国,崇峻天皇

    那盛唐时期的中国到底有多强大?像科技、军事、经济、疆域、文化之类的例子,压根就不用举,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多如牛毛。今天,我就以日本一女天皇为例,说说盛唐时期的中国强大的程度。这个日本女天皇曾表示愿放弃天皇之位,去唐朝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日本女天皇就是孝谦天皇,也叫阿倍内亲王,生于718年,一生2

  •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与唐代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科举达到历史顶峰说明什么,北宋末年科举小说,北宋科举贡院

    汪洙九岁时便可赋诗,被称之为“神童”,其父汪元吉则曾得到过王安石的赏识,从而被推荐给了时任转运史,负责了明州府司法参军的事务。不过汪洙在科举路上走得并不是很顺,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才取得进士。众所周知,在古时候,重视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虽说是由特定官员,按出身、

  • 甘肃出土唐朝名将墓碑,揭开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太有心机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墓中出现的奇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完整版,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娶了谁

    古人常说,史书是由后人撰写的,在史实面前,肯定会有一定的偏颇,就好比唐朝时期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盛世,奠定了大唐强盛的基础,但是于此同时,他杀兄篡位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公元626年6月29日,多年来的储位之争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李世民率先得知消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

  • 武周特有的习俗:男跪女拜,真实的武周时期女性地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武周是什么意思,武周文臣,武周行政区划图

    道教在当时被尊为主流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轻蔑与突破,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对女性的压迫趋向降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武则天统治时期,也就是大周朝,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发生了重大变化,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武周王朝是一个繁荣、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多民族通婚的时

  • 武则天从感业寺僧尼到大唐皇后,背后有着怎样的辛酸与智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感业寺报仇,武则天在感业寺的小说,武则天如何从宫女逆袭为一代女皇

    。武则天14岁入宫,25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31岁成为大唐王朝新的皇后,这一路走来,既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更淋漓尽致展现出了她非同寻常的智慧与权谋。武曌是李渊晋阳起兵的元勋、应国公武士彟的女儿,因貌美的名声,在贞观十一年(638年)十一月,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为“媚娘”,这一年武

  • 隋唐历史:长孙无忌为什么能够位列李世民凌烟阁首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长孙无忌最后下场,凌烟阁系列长孙,李治长孙无忌在凌烟阁视频

    很多人都觉得凌烟阁首位应该卫国公李靖,无论是在军中威望和朝中实力,李靖都算是德高望重之辈,理应在位居凌烟阁首位,也无人不服,可是为什么让长孙无忌位居凌烟阁首位呢?其实长孙无忌能够位居凌烟阁首位也算是实至名归的!首先长孙无忌和年少之时和唐太宗李世民算是布衣之交,长孙无忌算是跟随李世民最早的一个人,在李

  • 杨广在隋文帝驾崩之前,调戏隋文帝妃子?这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据《隋书》记载:“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杨广还是皇太子时,文帝杨坚重病,在仁寿宫养病,而杨广与宣华夫人等则是日夜在其左右服侍。一日,宣华夫人如往常一般,待杨坚休息后,往寝宫更衣,这时杨广突然尾随其后,欲非礼于她。好在,这是在宫中,周围

  • 李世民临幸武则天,突然掉落一书,上面十二个字让李世民放弃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或许因为她当女皇帝是前无古人之事,因此民间有关于武则天的传说也非常多。比如有一个传说称当年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曾得到一本“天书”,天书中说以后会有一个姓武的女子取代他们李家的江山,并且会屠杀他的子孙,而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旧唐书》中有所记载。不过民间也流传着很多的趣事,比如说有一个消息称,当年在李世民和武

  • 李亨已经是太子了,为何还要在灵武提前登基?唐玄宗对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亨被唐玄宗传位,李亨登基的灵武在哪,李亨是唐玄宗什么人

    其中次子李瑛最初被立为太子,结果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设局,打算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结果计谋得逞,唐玄宗误以为太子李瑛有谋反的可能,所以狠心将其杀害。没错,唐玄宗的确杀了自己的亲儿子,而且一次杀三个,同时被连累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在皇权面前,哪怕是亲儿子也

  • 李建成手下的5大心腹,如果他们都在长安,李世民不一定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古代政治场上,感情甚至亲情总是要让步于权力。唐初李世民掀起的政权交替便是证明了这一理论。在李建成死后,这位太子当年掌权时的五大心腹却是结局各异,那么,李世民是怎么处理这些人呢?一.冯立冯立在早期凭借武艺被太子看重,渐渐被栽培成了心腹。在玄武门一事发生时,冯立得知太子被杀后,依旧不顾左右的劝阻,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