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93 更新时间:2024/1/19 1:41:24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哪些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失街亭吗?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吧!探索一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也有说诸葛亮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马谡在失街亭后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被子均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的事。

与马谡关系很好的向朗(向宠的叔父),在马谡潜逃后,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无所事事达二十年之久。(按)此论所据,见《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朗素与谡善(街亭之败)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又同书《马谡传》:"(街亭之役)谡为郃所破,士卒离散,........谡下狱物故。"但是, 同书《诸葛亮传》有"戮谡以谢众"的说法。《三国演义》就是抓住了这句话,编成了故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失街亭”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也家喻户晓,有很多人为马谡不平,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仅仅打败了一场战争便要被斩,诸葛亮的军法是否太过严厉呢?但马谡被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失街亭吗?

朱大渭在《马谡被杀真相》一文中指出,虽然失街亭是马谡“罪在必诛”的导火线,但是常言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因一次败仗就让将领“罪在必诛”。但就算街亭一战胜利了,按军法马谡也该杀,因为他不仅违反军法,而且还畏罪潜逃。

因此朱大渭认为,马谡是违抗了诸葛亮的正确领导而失街亭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马谡举动失宜,违亮节度,大意为所破。”街亭的失守,不是一个小的错误,而是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马谡自作主张一手造成这个严重后果,按军纪应斩马谡。俗话说“军纪如山”,特别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更是治军严谨。

正像诸葛亮回答蒋琬时所说:“若不按军法斩马谡,谁还会服从指挥,如何能‘讨贼’呢?”朱大渭还指出,马谡不但不承认错误,还畏罪出逃。按照当时军中的法规,如果将士临阵脱逃,就要被处死,所以失街亭正是马谡被斩的原因。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马谡在战前颐指气使,吹嘘自己“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在战时,他骄傲轻敌,让军队驻扎在山上,舍弃有利地形,不切实际地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副将王平几次劝说都没有用,因而他是个赵括般的危险人物。

马谡这个危险人物根本不是“杰出将才”,而只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因而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派马谡来时,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耶!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马谡领命时立过军令状,表示“若有差失”,则“乞斩全家”。但结果他令军队全军覆没,耽误国事,还使诸葛亮险些被司马懿所擒。

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正是因为马谡在战前、战时、战后的各种表现的综合,造成了马谡的被斩,而马谡的被斩,绝不仅仅是因为失掉了一个小小的街亭。所以尽管马谡没有畏罪投敌,而且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临死前还留了一份遗书给诸葛丞相,使全军官兵感动得痛哭流涕,但诸葛亮最后还是杀了马谡以谢众人。

尽管马谡被斩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谜团,但总之还是造成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与诸葛亮有几次交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与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蜀国和魏国的两大军事谋略家和军事重臣。司马懿跟诸葛亮正面交锋一共有两次:街亭之战和上方谷之战。真正第一次交手是街亭会战。从战役部署上讲,诸葛亮略高司马懿,因为诸葛亮先派人马据守街亭,当司马懿的人马赶到,见街亭有兵把守,司马懿自叹“我不如也”。但是当他发现守街亭的是个庸才,

  • 周瑜怎么死的 是病死的还是被还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直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隘之人,甚至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有雅

  • 温酒斩华雄典故由来人物华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温酒斩华雄的典故说的是什么故事?温酒斩华雄的典故怎么来的,温酒斩华雄的典故中有哪些人物?本文来说说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温酒斩华雄典故简述“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

  •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故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的主人公是谁?败走麦城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

  • 煮酒论英雄典故简介煮酒论英雄故事内容和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历史上的煮酒论英雄典故说的是什么故事?为什么煮酒论英雄?本文来说说煮酒论英雄的历史典故。煮酒论英雄典故简介《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

  • 黄巾起义的历史典故简介黄巾起义事件过程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是上的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黄巾起义怎么爆发的过程怎么样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简介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

  • 草船借箭的典故简介草船借箭典故的内容和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的典故简介:草船借箭典故讲述了什么故事?草船借箭的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本文来说说历史典故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典故简介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

  •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的背景是什么?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孙权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战。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

  • 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三国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是怎么样的?本文来说说千里走单骑的典故。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

  •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