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建统治以来,统治者在一定的年限里一定要提前确立自己的继承人,并封予继承人太子的名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皇位后继有人江山得以永续,才能确保江上永固,无人能借机滋生事端。当然,太子是一回事,有命坐上太子之位,但最终无缘皇位的人大有人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史上十大没能顺利登基的皇太子。
第十位:宁令哥
他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儿子,因为哥哥死得早,所以就被封为太子。可惜的是他的遭遇实在是太惨了,以至于最后没有成功的登上皇位。
当时他那还未过门的妻子移氏被父亲李元昊给霸占了,因为自己的媳妇儿被宠,所以自己的亲生母亲野利氏则被冷落打入了冷宫,当时的西夏皇后没藏氏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李谅祚能顺利上位,就联合了自己的哥哥没藏讹庞,故意的激怒宁令哥,一边为他鸣不平另一方面又唆使他弑父,要不说年轻人就是冲动呢,最后竟然真的独自一人把李元昊给杀了,可惜的是还没等李元昊咽气,早在一旁埋伏的没藏讹庞就带人冲了进来,以弑君的罪名直接把他给乱刀砍死了。
第九位:萧统
他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开国皇帝萧洐的长子,只有一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子,那么他又是如何没能登上皇位的呢?
据史料记载,他的亲妈丁贵妃死后,有一位道士告诉他,说他选的那块墓地不利于死者的长子,也就是萧统本人,破解的方法就是在死者墓侧的长子位埋入蜡鹅等物。萧统是位孝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一颗仁爱之心,所以他就照着道士的话做了。
但是他老爹萧洐是笃信佛教,认为这是巫术,于是挨骂不说,还被渐渐的疏远。萧统自己本身也知道按照这个形势自己继承皇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受打击之下就开始寄情于山水,没过多久在和妹妹游玩的时候落水并伤到了大腿,虽然被救上来,但因为郁郁不得志,伤却是一直没养好,最后一命呜呼。
第八位:李承乾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就是长孙皇后,典型的根红苗正,八岁左右被立为太子,那么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最终还是没能上位呢?反倒落了个客死异乡的悲惨结局。
其实李承乾在小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宫中大臣以及李世民对其都抱有很大的期望。这件事其实错就错在唐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后来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又给他生了两个弟弟,也就是后来的魏王李泰和唐高宗李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四弟李泰越发的强势,李世民也越来越喜欢他,而反观李承乾则越来越不像话,后来发生了一件最为致命的事情,他的脚因病瘸了。
一生追求完美的李世民更加坚信了要更换太子的决定,同等条件下谁不想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正常的人;另外李承乾也因为这个心态发生了扭曲,决定弑父上位,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李世民本身就是这样上位的,哪能让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上演,于是他还在筹划中就被李世民发现了,废了太子之名不说,还被贬为庶人,后被流放到黔州,没多久就猝死了,年仅26岁。
第七位:朱标
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他老爹刚一登基就被封为了太子,时年13岁,他之所以上榜是因为他的早死导致了他儿子的悲,下面就一起看看他又是如何悲在后人的身上的。
朱标在历史上总体评价不错,可惜的就是因年早逝,只活了37岁,没能熬过朱元璋。当时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最钟爱的就是朱标,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他自然是十分的伤心,于是就把对儿子的钟爱转移到了孙子身上,你既然无福继承我的皇位,那就由你儿子继承吧,就这样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当时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就不乐意了,于是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就此开始,朱允炆被打败,败得一塌糊涂,不但皇位没了,而且下落不明,如果说朱标能顺利的从朱元璋手中接过皇位,那么朱允炆就是皇太子了,而不是什么皇太孙,以太子的身份继承大统完全就是名正言顺,就算是朱棣要起义夺权,舆论的压力也能压死他。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第六位:杨勇
他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嫡长子,母亲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妒妇独孤皇后,他也是一样的,老爹一上位就立马册封其为太子,他之所以没能顺利继位可以说是家庭环境造成的,亲爹不信任、亲妈很讨厌、亲弟想弄死他。
他最大的败笔就在于自己的率真,不会装。比如他觉得自己是太子,就应该有太子的排场,花钱大手大脚的;不喜欢自己的太子妃,就光明正大的宠爱别的妃子;实在是太单纯了,他的弟弟跟他一比起来就太会演戏了,表现出一副孝顺懂事的样子,尤其是哄得母亲开心连连更是有一手。于是独孤皇后就越发的讨厌大儿子,想让二儿子当太子,结果老婆枕边这么一吹风,杨坚对大儿子也越发的不信任了。
杨广开差不多了,于是就开始了第二招,进谗言。说什么杨勇听算命的说自己老爹快死了就很高兴,还买通了杨勇的宠姬,诬告杨勇要谋反,如此一来,杨坚哪里受得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就被顺理成章的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