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台北故宫博物馆历史背景介绍,建筑设计介绍!

台北故宫博物馆历史背景介绍,建筑设计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94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43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的形式,采取中国宫廷式的设计风格,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显得格外典雅壮丽。

来到台北故宫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颇有气势的六柱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迹“天下为公”四字。拾级而上,在平台处可见刻有“博爱”二字的铜鼎。再上去,就是“故宫博物院”了。

台北故宫的门票是成人100元新台币,军人、警察、学生凭证优惠价50元,6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台湾民众免费,20人以上团体优惠价是80元。此外在门口,你押一个有效证件再花100元,就可以租一个语音导览器,这样你不用解说员,到时候只要输入你眼前文物的编列序号,导览器就会告诉你这件文物是从哪里来的,哪个朝代的,有什么用场以及奥妙在哪里等。

台北故宫的文物源于当年北京故宫和当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还有一些接收、捐赠和收购等,主要收藏着宋、元、明、清等历代宫廷的瑰宝,现有器物近7万件,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文玩等;书画近1万件,包括书法、绘画、织绣等,图书文献最多,近57万件,包括四库全书和善本图书等等。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而又以翠玉白菜、肉形石最受游客瞩目,成为台北故宫的招牌。台北故宫这么多的文物,如果3个月换一次展品且不重样,大约可供展100年。

限于展出场地,台北故宫每次仅能展出各类文物1700余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长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汉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瓷器、中国历代玉器等。所以,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观花收获更丰,若想要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比如宋代的书画,可以亲眼一见“苏、黄、米、蔡”及宋徽宗的墨宝,足以让人留连忘返。看完全部真迹后,你还可以静下心来,坐在小小的影院里,仔细欣赏经过翻拍放大处理后的书画的局部轮廓,加上古雅的乐曲和通俗的解说,宋代书画之美早已了然于胸。

当然,台北故宫不定期推出的主题展览更是脍炙人口。比如“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特展”,共展出唐、宋、明、清各个朝代的茶器、茶书等共197组件,让人系统地领略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论茶典籍、品茶情境和饮茶器皿。为了让展览更具完整性,台北故宫特意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借来了唐代和宋代的茶器。整个展览的布置也是独具匠心,就像江南的一个茶馆,粉墙黛瓦,漏窗、修竹,清泉汩汩而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2002年的年度大展十分引人注目,其主题是“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这个展览汇集了许多珍贵的文物,有些甚至是首次公开面世。其中乾隆皇帝与孝贤皇后大婚时的画像,是意大利传教士、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所作,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为了此次展览特地去商借的。同时借来的还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乾隆南巡图》,此外还展出了两幅台北故宫限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仅展出40天。

在近200组件的展品中,有一幅美丽的戎装女子画像引起人们的好奇,这是一幅西洋油画,据传是“香妃”画像,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由于画卷时间长远,卷轴下方的签名已无从知晓。不过,这倒是给文艺作品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大可以再“戏说乾隆”。利用丰富的馆藏,台北故宫每年举行一次大展,2001年的主题是成吉思汗,2000年是宋代文物展。

参观完台北故宫,游客还可以到四楼的“三希堂”品茗谈心,小憩片刻。这个“三希堂”仿清乾隆皇帝的养心殿而设,除了展示王羲之的真迹外,四根梁柱上还挂着唐朝陆羽《茶经》的局部放大照片。当然,欣赏了古字器玩之后,最后还可以到复制品供应中心选购纪念品,带回家慢慢赏玩。

台北故宫有仿古的展室展厅,同时又伴有现代化的展览手段和展览条件。当然并不只是硬件,其他如文书档案的整理、开发、利用也很好,特别是向社会提供一些检索和服务,真正起到了一个博物馆深层次的作用。在文物的保护方面,台北故宫尤为尽心。

据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杜正胜介绍,新知识和科技的运用首先可以使文物免于火、盗而万无一失,其次可使文物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有充分保障,再就是能使藏品库房的管理更加周密完备。按照台北故宫的规定,库房开、关闭,须由分持电脑锁卡片和普通锁钥匙的职员2人、工友1人同行,配合电脑控制中心完成作业。进出人员需要填写库房日记,并经电脑通过闭路电视录像。开启文物箱件,也需要工作人员2人、工友2人在场。非公务或非经核准,外人不能进库房,包括院长本人。入藏库房的文物,均需要经过熏蒸杀菌处理。

有意思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匣和画轴与北京故宫的一模一样,质地颜色以及入库程序等,两岸故宫也都非常统一。

那么,台北故宫这么多文物是怎么编号的呢?故宫文物最早的编号方式,是以宫殿为单位,给予《千字文》一字为代号,如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给“天”,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给“地”,然后登记宫殿内陈设的文物,顺序再给以流水号。大家一定好奇,想知道编号“天”字第一号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宝贝?大概谁也想不到,它竟是乾清宫内一个踏脚的木门墩,因为这是进门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于是编列为第一号。这套千字文编号,台北故宫一直在延续使用。

至于两岸文物交流和两岸文物界的人员互访,还是近10年的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两岸文物交流也基本上是单向的。

台北故宫自1999年开始向大陆借展文物,当年为“三星堆传奇”特展及“汉代文物大展”向大陆商借了“马王堆汉墓”和“南越王墓”文物赴台,曾引起很大轰动。2001年,“天可汉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中赴台展出的陕西省唐代文物来自12家文物单位,共120组件,种类包括金银、铜铁、玉石水晶、玛瑙和陶瓷等。至于台北故宫文物何时可赴大陆展出,当地的舆论一般认为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办理“司法免扣压”手续,主要是有人担心台北故宫文物赴大陆展出,会被要求“物归原主”;二是展室符合“恒温、恒湿”的要求,这些可称之为技术条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了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精粹,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辉。这里每年接待参观者约200万人次,名列台湾地区主要观光点接待人数的前3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要区分文官武将 文官武将的区分是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史记》、《淮南子》称: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今文通典·尧典》、《古文通典·舜典》称:夏王朝设立了“

  • 玄奘取经回来后做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玄奘大师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前后共用了17年。他不顾禁令,偷偷出国,回来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回国后又做了些什么工作呢?玄奘645年回到祖国,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欢迎,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

  • 盔甲进化史:我国最早的盔甲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参观过秦皇陵兵马涌的人,都会对一个个盔甲整齐,威武雄壮的兵马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穿在这些武士身上的盔甲,究竟何时产生的?看来还是一个不易解开的谜。盔甲是一种古代将士防护身体的装备。盔在古代叫做胄、兜鍪、头鍪,形状像帽,用以防护头部;甲又叫介、函、铠,形状类似衣服,用以防护身体。据古代传说,盔甲是

  • 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含义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

  • 辛亥革命的疑惑: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正式爆发。历史上称这场革命为辛亥革命。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华民国的国庆日。无论是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书上,还是其他历史文献上,都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可其实在1911年的10月10日,孙中山还流亡海外,他又是如何领导的呢?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取

  • 中国速度简介中国速度表面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这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速度究竟是什么?中国速度究竟有多快?中国速度包括了哪些方面?中国速度为什么能这么快?这些关于“中国速度”的问题小编一一来解答。中国速度指什么中国速度,指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速度,通常指中国建设高铁、航母、跨海大桥、超级大桥等大型工程所特有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工程建设速度。中国经济的

  • “辛亥革命”的命名:辛亥革命是由谁起的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其含义就不断演变。而辛亥革命纪念之中该词的运用最为密集,各方对其表达尤为充分,遂为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来探讨其词义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

  • 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到今天为止史学界也没有明确的定论,当然辛亥革命本身是一场复杂的社会变革,因此很难定论它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因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很难有统一的定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了,因为它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 米仓古道历史简介米仓古道在哪里难走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米仓古道是什么地方?米仓古道在哪里?米仓古道难不难走有哪些山脉?本文来介绍下米仓古道。米仓古道简介米仓古道,始创于秦朝末年,兴于汉代。 距今约3500年。米仓古道最东面的一线又叫做汉中古道。所谓汉中古道,即陕西汉中通往四川的古道。此路从汉中经通江过平昌(古称江口),由水陆两路抵绥定(达州),下重庆。

  • 面对辛亥革命,为什么清朝最终选择自行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武昌事起,清廷忙令陆军部大臣荫昌节制北洋各军,督师南下。然而荫昌虽然得到朝廷信任,却指挥不动北洋新军的将领,因为新军各镇将领都遥受罢官闲居的袁世凯节制。因而作战不利,告急文书不断送到北京。袁世凯在宣统登基以后,即被摄政王载沣以足疾为由罢官,但北洋新军是袁一手创建的,在军队中的裙带关系更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