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高窟在哪里 为什么被誉为“丝周之路上的明珠”?

莫高窟在哪里 为什么被誉为“丝周之路上的明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60 更新时间:2024/3/7 23:30:20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若从长安出发,西行进,穿过河西走廊,就会来到西域的最后一个边防重镇——敦煌。这座被茫茫沙漠包围的绿洲,曾经是中西交通的要道,由于往来的旅人在此聚集而繁荣一时。不过,它对世界最重要的价值,是坐落在漫天黄沙中的石窟群。在这些石窟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的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距离敦煌市东南处25公里以外的鸣沙山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至今保留了4.5万多平方米壁画、3000多个彩塑造像。

莫高窟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位于沙漠高处的洞窟”,另一种说法是表示“修建佛洞是莫高的功德”之意。开凿洞窟修行这种方式,来源于古代的印度。由于印度地处热带,所以僧侣们在山岩上开凿洞窟,在里面雕刻或绘制佛像,以便膜拜、修行。渐渐地,这种方式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原,并染上了中原明的色彩。

据记载,莫高窟最初的修建者是前秦时期的一位高僧。366年,僧人乐僔路过敦煌时,忽见三危山上金光万丈,隐隐约约闪现着万佛的影像。为了纪念这一奇迹,他在山壁上开凿了一个洞窟,造佛修行。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又不断地有其他僧人和禅师来到这里,陆续凿洞、造像,最后逐渐形成了一条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大型石窟群。这个石窟群是集建筑、彩塑和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作品的题材大都取自佛教经典,也有来自道教的传说,还有一些则来自民间故事。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的凿洞造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莫高窟的主要功能既是为了佛教徒的修行和传播佛教思想,所以雕刻了数目众多的彩塑佛像。尤其在唐代,佛像既巨大又精美。如武则天时期开凿的一尊高三十四米的弥勒佛,位于第96窟,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这尊佛像雕刻得上大下小,即头部和上半身的比例超出正人拥有的比例。这样,在地面上参拜的人向上看时,由于透视错觉,就会感到佛像的宏伟高大,从而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莫高窟另一标志性的艺术是“飞天”。几乎在每一个洞窟的壁画中,都画有婀娜多姿的飞天,堪称敦煌最美的艺术形象。在佛教世界里,飞天是音乐舞蹈之神,飞翔在天国中奏乐跳舞,以取悦神佛。在北魏时期,飞天是男身的形象,到了隋代,演变成舞姿优美的女性。盛唐时期的飞天,穿着质地华美的衣裳,缠绕轻盈舒展的彩带,优雅地凌空飞舞,体现出富于韵律的美感。

此外,莫高窟还有大量的故事画,传达了佛教经典的内容。这些故事画数量众多,人物形象生动,情节连,很好地向大众宣传了佛教教义。

莫高窟的艺术是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交融汇聚的结晶,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它的勃兴和辉煌由一系列历史机缘促成,它的衰落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可避免。从元代开始,尽管开窟造像的活动仍在继续,但规模既小又少有珍品。

随后,丝绸之路不再发挥中西贸易要道的作用,敦煌也就随之衰落了。莫高窟的艺术,也就成了古代中国如梦如幻的美丽记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突厥的灭亡:李靖是怎样打败东突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的突厥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民族,他们在北方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突厥各部落曾统一为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后来在隋朝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突厥可汗是原突厥汗国王室的嫡系后代,所以非常强大。他们依仗国力强盛、兵肥马壮,经常侵扰唐朝的北部边境。唐朝刚建立时,唐高祖忙于收服中原内地,

  • 蜀王杨秀有多少子女 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秀,隋文帝杨坚第四皇子,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所出,为隋炀帝杨广同胞兄弟。开皇元年,隋文帝建国称帝,受禅称帝,杨秀被封为越王,之后改封蜀王,出京镇守蜀地。杨秀此人胆气豪壮,相貌雄伟,美须髯,多武艺,朝廷内外皆受其气魄压制,对其十分敬畏。但在皇家宗室,庶子有如此威望终究会招致祸事,隋文帝曾对皇后独孤伽罗坦

  • 韦皇后为什么从贤惠的妻子变为毒杀丈夫的恶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韦皇后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早在李显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就被选为太子妃。在李显第一次登基的嗣圣元年(684年)她被立为皇后。可是没过多久,李显激怒了武则天,被废除帝位,贬为庐陵王。韦皇后的命运也因此大起大落,发生了戏剧般的转折,她陪着李显,一同被流放到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这一流放,就是十四年。在这

  • 红拂女是否确有其人 红拂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拂女、李靖与虬髯客被世人合称为“风尘三侠”。他们的侠踪最早见于唐传奇名篇《虬髯客传》。《虬髯客传》以隋末乱世为故事背景,那时,隋炀无道,群豪并起,逐鹿天下,正是英雄人物登场的极佳舞台。三位主人公中,第一个亮相的是青年才俊李靖。故事里说,有一天,一介布衣的青年李靖前去长安拜谒隋朝权臣——司空杨素。杨

  • 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的晚年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隋朝末年,他曾和父亲一起追随称帝的薛举。薛举兵败以后,他归降了唐朝,在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那里任职。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褚遂良于贞观十年(636年)任起居郎,负责记录君王的一言一行。褚遂良的书法曾经受到书法名家虞世南、欧阳询的指点,书艺大为精进,尤其擅长隶书。唐太宗也很热

  • 柳毅传书是真的吗 柳毅传书大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事发生在唐高宗仪凤年间。书生柳毅参加科举落榜后,到泾阳与老乡辞别。马在途中受了惊,跑上了岔路。忽见一位女子在路边牧羊,她长得十分美丽,却满面忧伤,神情憔悴,衣裳也很破旧。柳毅觉得很奇怪,停下问她为何这般模样。女子抽泣着告诉柳毅,她是洞庭湖龙王的小女儿,受父母之命,嫁给泾水龙王的小儿子。本以为门当户

  • 程咬金历史原型是谁 为何最终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通俗小说《说唐》《隋唐演义》中,有一位外号为“混世魔王”的福将,名叫程咬金。他使一柄八卦宣花斧,在梦中学得天罡三十六斧的武功,却因尤俊达撞破他的好梦,只记得凶猛的前三斧,后面就软巴巴的了。但是,他就是凭着这虎头蛇尾的三脚猫功夫,油腔滑调地驰骋沙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常常遇难呈祥,演绎出一幕幕

  • 古代匈奴跟蒙古打仗谁更厉害谁能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人比匈奴人晚出现千年,在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上肯定有优势。但这里不进行综合比较,只比较双方格斗能力的高下。即,如果使用同样的兵器、同样的马屁,在开阔地来一场——谁是赢家呢?蒙古更厉害。相似之处:1、匈奴与蒙古都征服过欧洲2、都是游牧民骑兵主力3、都吸收了汉文化的军事思想4、单兵都很彪悍实力对比:1

  • 房彦谦是如何教导儿女的?去世时留了什么给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宰相房玄龄,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晓。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论功行赏,称其为天下第一功臣,任为中书令,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唐代史官柳芳称房玄龄“天下号为贤相”。笔者今天想谈谈其父房彦谦。透过《隋书·房彦谦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贤相的出现是与严格的家教和纯朴的家风密不可分的。房彦谦在隋朝时曾任监

  • 古代北方有少数民族有哪些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概有三四十个,根据历史发展顺序为你奉上: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夏至周时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春秋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靺鞨源于秦以前的肃慎,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五代时称女真。女真源于唐代黑水靺鞨,10世纪初分布于松花江、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