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古代文人都想要得到“文正”的谥号?

为什么古代文人都想要得到“文正”的谥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01 更新时间:2024/3/9 2:32:57

在古代,很多做官的文官大臣,文人墨客在死后都很想能够得到“文正”的谥号,那是为什么呢?“文正”代表什么意思呢?

话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七月,年届七十的大学士李东阳已经病入膏肓,同为大学士的杨一清前来探病,见李东阳强忍病痛而忧心忡忡,杨一清就向他表示:大明朝一百五十年以来没人得到过文正这个谥号,在他死后自己一定给他争取文正的谥号。听到这个承诺,垂死病中的李东阳竟然强撑起病体,在床上就向比自己年轻七岁的杨一清磕头行起大礼来。

因为李杨二人是私交甚厚的同事加朋友,此番对答又大有私相授受的嫌疑,所以当明武宗追赠李东阳太师、谥文正之后,有人做诗讽刺说:

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的李东阳为什么在临终念念不忘的是文正这个谥号?

文正这个谥号本来作文贞。在唐代,魏征陆象先宋璟张说(yuè)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其中张说死后谥号文贞,还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左司郎中杨伯诚为首的一派坚决认为张说配不上这个谥号,而工部侍郎张九龄等人却认为张公配不上谁能配得上,最后还是唐玄宗出来做和事佬,亲自为张说写了神道碑碑文,在碑文中用了文贞,这场风波才最终平息。

张说,开元名相,唐朝政治家、文学家,但脾气暴躁、生性贪财,与同僚关系不佳

宋代承大唐遗风,将文贞这个谥号看得很重,王旦等大臣都被谥为文贞,到了宋仁宗朝,因为仁宗的姓名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被改为文正。到了司马光那里,第一次提出了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安其位,所以文正这个谥号是谥中至美、无以复加,经过他的宣扬,文正是最牛叉的谥号成为人们的共识,皇帝更不轻易与人李清照的公公也就是赵明诚的父亲想得到文正的谥号,结果宋徽宗研究研究之后连“文”字都没有给他。

范仲淹,谥号文正,人称范文正公

司马光,谥号文正

有宋一代,得到文正谥号的有李昉、王旦、范仲淹、司马光、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九人。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等五人。

耶律楚材,谥号文正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等四人,其中方孝孺因拒燕王(明成祖永乐帝)草拟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所以时间上李东阳是得文正谥号的第一人。

清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八人。

其中分三大类,汤斌是理学家兼著名清官;刘统勋清廉正直,敢于直谏;朱珪身为帝师,学问优长;曾国藩敉平大乱,勋业盖世,这一类属于基本上当之无愧,“无人訾言”的一类。

第二类是帝师,杜受田是清文宗咸丰帝的老师,曾经在他和六弟恭亲王的夺嫡暗战中出了扭转乾坤的金点子,所以去世后咸丰帝失声痛哭,一切恤典从优,特别给了文正谥号当然这个也和朱珪是清仁宗嘉庆帝师傅的先例有关后来的李鸿藻、孙家鼐都是因为这个帝师谥文正的惯例而得到文正的谥号,但李孙两人其实也和王朝末期名器已滥有关,严格来说不是太够格,不过也都在无可无不可之间。

第三类是众人交口抨击的,这只有一人,就是道光年间的宰辅曹振镛,曹振镛投察察为明的清宣宗道光帝所好,让道光在群臣的奏章中挑刺,特别是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大做文章,不是严旨申斥,就是革职罢官,搞得群臣人人自危,无人敢于劝谏建言,“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最后造成鸦片战争爆发和太平天国起事前各种互相隐讳,无敢上禀,最后闹得不可收拾的地步曹振镛当时就被人称为不文不正,后来更被众人认为是罪魁祸首当然,真正的罪魁祸首道光帝毕竟清末的臣工文士们不敢直接指斥。

曾国藩,谥号文正

不过,即使是第一类,也不是“无人訾言(非议)”,曾国藩谥号文正的消息传来,左宗棠就不服气地说:他是文正,难道我是“武邪”虽是游戏文字,也反映出左宗棠对曾国藩获得文臣第一档次谥号的不满。左宗棠谥号文襄,而因为李鸿章谥号文忠,张之洞怎么也不肯得到文忠的谥号偏偏要选择和左宗棠一样的文襄,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文正这个谥号,承载和彪炳着历代文臣精英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但说到底,它又仿佛帝王之术中的那颗胡萝卜,诱惑着臣下的奋力拼搏,用现在的眼光看去,其价值也已经随着时移世易,不那么令人心旌摇动了,倒是以文正命名的一些机构,因为成为历史名人德行事功的纪念,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名称是为了纪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桑梓先贤范仲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对中国的这块地垂涎欲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图中这个红色的地方叫通化,中国东北吉林省东南部的一座山城。日本人为何对通化这么青睐?因为通化这个小地方看似不起眼,但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北靠辽源市、吉林市,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南面与朝鲜半岛隔鸭绿江一江之隔。要知道,当时的东三省沦为日本人扶持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而朝鲜半岛早已沦

  • 事不要做绝,话不要说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的太满,或者事做的太绝对,极有可能危害他人或者自身,没有回旋的余地。一、秦叔宝与罗成:撒手锏与回马枪我们都知道,北平王罗艺是秦琼的姑父,秦琼的姑姑秦胜珠是罗成的母亲。那么秦琼的父亲秦彝就是罗成的舅舅,所以说秦琼和罗成是姑表兄弟,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当年

  • 美国的援助让台湾经济发展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是1955年4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年近古稀的蒋介石身穿特级上将常服,两鬓与胡须染霜,表情落寞但神态仍有倔强。背景则是一名孤独“国军”哨兵站在海边碉堡上眺望着大陆。大海那一边的大陆河山为一片红霞尽罩,红霞中映出五颗金星。这幅封面传神地体现出当时台湾所处格局:反攻梦

  • 塞上草原的三个女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汧国长公主有三个宝贝女儿,长女伊兰生性好静柔弱,天资秀丽;小女儿燕燕天真可爱聪明过人;而二女儿萧胡辇生性好动,像一个假小子,喜欢骑马舞刀弄枪。长公主内心因没有生子觉得愧对丈夫,虽然萧思温从未表露出来,但内心一定不快。因此,长公主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三个女儿身上,观察她们的言谈举止,用心培养她们的各方

  • 中国历史上最旺夫的三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话叫“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古代真的有三个女人,据说他们最旺夫。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人脉广啊,其弟弟是大将军卫青,把匈奴赶了出去,外甥是霍去病,同样也是打败了匈奴。卫子夫用自己的人脉旺夫,使汉武帝大获全胜。大脚马皇后马皇后名马秀英,俗话说:得

  • 这个关东军要塞埋藏巨额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时期,中国东北是关东军的大本营,在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县,有一个日本为经略苏联建造的大型要塞胜山要塞。说起胜山要塞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如果说起鬼吹灯里的关东军基地,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印象吧。鬼吹灯里那个巨大的关东军要塞的原型就是孙吴县的胜山要塞。胜山要塞是1931年以后日本为了做好与苏

  • 皇帝的继承人除皇太子以外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储君:指王位或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等,都是皇位继承人的封号。1,皇太子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汉朝开始,只有i皇帝的嫡长子,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

  • 饱受压迫苦难 终成一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里,能做出一番事来,光宗耀祖是非常令人骄傲的事。当然,前提是自己必须有能力,有才干,有本事,有作为,有名气,有地位,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有一番彪榜青史的成就。自己风光了,不能忘本,不能忘了祖先。儒家思想和“父父、子子”的礼制深入人心,谁都不是从石头

  • 带你了解清朝皇帝的老婆年薪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皇室,皇帝身边的女人数不胜数,有“后宫佳丽三千”之说,那么清朝皇帝的女人每年的俸禄有多少呢?小编跟大家来了解一下。据估计清朝一两白银大约等于现在200多人民币左右,一千两白银大约等于现在20多万人民币,那我们来看看皇帝的女人能拿多少年薪?皇太后,皇太后当然是皇帝的妈,她在

  • 历史上最奇特的十大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预言是一门很是玄奥的学问,他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好几次的预言事件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5000年的前史里,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出现了很多的圣人、贤人,虽然这些人不可胜数,但唯逐一类人却并不多见,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种类。这类人,我们称之为神人。何为神人?知晓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