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帝的世袭制和远古的那些秘密

黄帝的世袭制和远古的那些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04 更新时间:2024/2/10 20:47:00

说起史前的部落联盟时期,我们都会想到三皇五帝,想到禅让制,好像三皇五帝之间的传承就是典型的禅让制,是禅让制的完美体现。

实际上,黄帝实行的也是世袭制。

首先,咱们看看三皇五帝是谁、禅让制是怎么回事。

“三皇五帝”虽然说法不一,但历史研究者通常以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唐、虞舜为五帝。

禅让制是指在位君主生前就把统治权让给在人民中有威望的外姓他人。

世袭制

以黄帝作为开端的五帝实际上都是一家子,他们之间的传承应该属于世袭制的范畴,和禅让无关。

黄帝自然是五帝政权的开创者,第一代君主;第二代君主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黄帝的二儿子昌意;第三代君主帝喾则是黄帝的曾孙,他的爷爷是皇帝的大儿子玄嚣;第四代君主唐尧是帝喾的次子,他是取代执政时间很短的挚(帝喾长子)而登上君主之位的;第五代君主虞舜乃是颛顼的后人,同时,他还是唐尧的女婿,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虞舜来自东夷族,和唐尧所属的华夏族是两个差别很大的部族,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否定五帝实行世袭制这一事实。

(一)黄帝的姓氏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他是上古传说时代的一位圣主。

关于黄帝的姓氏,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公孙,一说为姬。其实,这两个姓都打着深深的周代烙印。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成文的史书是在周朝出现的,既然这样,史官们当然会使出浑身解数乃至吃奶的劲把黄帝的姓氏和周天子的姓氏挂上钩,周天子姓姬,黄帝当然就姓姬,至于公孙,那是周代贵族中最为普遍表明贵族身份的一个姓。

所以,黄帝究竟姓什么,仍然是个历史之谜。

(二)蚩尤也是我们的祖先之一

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实际上,蚩尤也是我们的一个祖先。

公元前二十七世纪前后,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三大势力:黄帝居中原,曾经的天下共主炎帝在太行山以西,蚩尤在太行山之东。后来,炎帝与蚩尤为争夺黄河下游地区发生战争,炎帝战败,遂与黄帝结成联盟,共同对抗蚩尤。双方最终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展开决战,蚩尤战死,炎黄联盟取得胜利。再后来,炎黄二帝为争夺天下共主的地位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终战胜炎帝,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胜者王侯败者寇,黄帝顺理成章地被后人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曾与之结成联盟的炎帝有时也可分一杯羹,但败在二人手下的蚩尤却极少被人提及。

尽管古人把夏、商、周、秦、汉、安息、鲜卑、匈奴、羌、蛮、狄的始祖都追溯到黄帝,但炎帝、蚩尤的后裔总不能也说成是黄帝的子孙吧?比如南方的苗族,就自称是战神蚩尤的后代。

(三)五帝与五行

“三皇五帝”一词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三皇一般指伏羲,女娲和神农;五帝则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和舜帝。五帝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五行恰好一一对应。

黄帝居中宫,以土德为帝,崇尚黄色;颛顼居北方之宫,以水德为帝,崇尚黑色;帝喾居东方之宫,以木德为帝,崇尚青色;尧帝居南方之宫,以火德为帝,崇尚红色;舜帝居西方之宫,以金德为帝,崇尚白色。显而易见,东方属木,以青色代之;西方属金,以白色代之;南方属火,以红色代之;北方属水,以黑色代之,中央属土,以黄色代之,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央一片是黄土”也。

(四)五帝都享“齐人之福”

一夫多妻制不是从封建社会开始的,也不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而是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经常提起的三皇五帝都是配有几个茶杯的茶壶(辜鸿铭的比喻)。黄帝有四妃十嫔,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嫘祖嫫母;颛顼拥有九个嫔妃;帝喾比较俭朴克己,但也有四名后妃;尧帝向帝喾学习,保持了一后三妃的水平;帝舜有两位正妃,就是我们非常喜爱的娥黄、女英(尧帝的双胞胎女儿),别的妃子还为他生了八个庶子。

所以,我们可以说:五帝都是享受了齐人之福的人。

(五)五帝都是老寿星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当然这个说法不大可信。但是,据《史记》记载,五帝都是长寿之人:黄帝据说活了一百一十岁,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市);颛顼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市);帝喾活了一百零五岁,也葬在濮阳;帝尧逝世时,享年一百一十八岁,安葬于济阴城阳(今山东鄄城);帝舜逝世于南巡途中,终年一百零一岁,安葬在苍梧山(今湖南宁远九嶷山)。

为什么五帝的寿命都这么长呢?大概是经常接近大自然,多吃绿色天然食品的缘故吧。

(六)四千年前的民族自治政策

大禹登上帝位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他还规定:天子帝畿(相当于现在的首都)以外五百里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贡不同物品或负担不同劳役。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令。荒服,则根据当地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这大概是最早的民族自治政策吧,我们的老祖宗真是了不起!


下一节:后羿其实是个历史人物

更多历史小知识介绍:历史知识趣闻大全解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华夏民族怎么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夏民族的起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大全远古时期的

  • 黄帝“乘龙升天”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几千年前,黄帝和炎帝打败了蚩尤部落,统一了华夏,这也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由来。黄帝在位期间,也是古时的科技大爆炸时期,历法、算术、舟车、医学等百姓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黄帝被尊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就像所有牛人

  • 华胥是伏羲和女蜗的母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胥又称华胥氏,出生于华胥国。在古史文献里,她颇具神话色彩,“蛇身人首,有圣德”。又云其“履巨人之迹,意有所动,虹且绕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华胥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即《春秋世谱》所载&ldq

  • 探秘尧帝禅让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尧时代的社会治理,充满了诡异的悬疑与困惑。古史上,如果从帝尧的角度来描述这个时代,通常会称帝尧的德政,风行天下但究竟怎么个风行法,并没有具体的细节,语焉不详,总之就风行了。如果从下一任帝王舜的角度来描述这个时代,通常又会说是弊病丛生,民饥困苦下任帝王舜就是因为解决了这些社会问题,才荣列五帝之位,传

  • 伏羲的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伏羲简介中文名:伏羲氏伏羲别名:宓羲、庖牺、羲皇、太昊、伏牺、青帝国籍:上古(中国)民族:华夏出生地:甘肃天水出生日期:农历三月十八日职业:上古时代部落首领伏羲的主要成就: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制度被尊为皇,列“三皇”之首现在的华人,称其为“华夏人文始祖&rd

  • 尧实行禅让制 舜担任部落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南方有一种驰名中外的稀有珍贵竹种,它的外形呈棕黑或紫褐色,表皮有如泪滴一样的斑点。这种竹叫斑竹,俗称泪竹,又有 一个动听的名字叫湘妃竹。据说这湘妃竹的名称来源于尧舜禅让时代,上面的斑点是舜的两个妻子洒下的泪痕。传说尧16岁便担任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领袖。他很善于治理天下,让羲、和两人掌管天和地,

  • 蚩尤部落 远古时代统一中原的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蚩(chi)尤,人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一个面目浄狞、凶神 恶煞般的魔怪的形象。其实在古代,蚩尤也曾长期被人们称颂。当 政者曾把他尊为战神,民间关于他的各种祭祀活动也十分普遍。大约距今5000年前,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东部到江苏北部一带,生活着以风、赢、偃诸姓为主体的夷人部落群。风姓部落的太昊生

  • 大禹治水 治理水患保的一方安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尧舜禅让之际,在他们的部落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天,一个满身泥水、蓬头垢面的老人被捆绑着押上了羽山(古人说 在今山东蓬莱,或者说在今江苏东海县)的山顶,老人没有向人们辩解,也没有祈求人们的宽恕,两眼看着山下滔滔的洪水,连连发出叹息。随着舜的一声号令,老人的头被砍落下来,接着身体也被抛入山

  • 中央集权制度简介历史发展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历史发展是怎么样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来说说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简介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

  • 宋明理学简介宋明理学特点​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明理学简介: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宋明理学有什么特点?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明理学简介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