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是谁大家必然想到的是武则天,然而这位边疆女皇的政治风采也不输武则天。
绍兴十三年(1163年)的一天,西辽宫廷内外忽然全部戒严,昔日的锦衣华服转眼都变成了白衣葛素。臣民们意识到,皇帝辽仁宗驾崩了。文武百官闻召而来,悄然立于恢宏的大殿之下,惶惶不安地等待新皇帝的驾临。谁也不敢多言,只能用目光、表情交换着各自的猜想。
这时,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帷幕后走出一位身形曼妙的女子,她一袭白衣,仪态万方,一颗硕大的白色珍珠镶嵌在她的帷帽上,那颗珍珠光芒四射,显得整个大殿都有点儿暗淡了。她没有丝毫迟疑,坚定从容地走近御座,端然坐了下来,俯视着下面的文武大臣。
又一位女主登上了最高权力舞台,大臣们连忙上前拜见,可在俯首下拜的同时,却无比惊疑:这不是大辽历代皇后临朝的模样啊!皇后身边理应有小皇帝,并且,那幼主才是主角啊!
这时皇位上的女主朱唇轻启:“众卿平身。”不过是一句话,就充满了威严魄力。大臣们更加疑惑了。有人偷偷抬眼望去,意外地发现这位女主果然不是辽仁宗的皇后,后面更没有跟着小皇帝,而是辽仁宗的妹妹、开国皇帝耶律大石的小女儿公主耶律普速完。
怎么会这样?皇后呢?太子呢?不知道内情的大臣将领们顿时浮想联翩,冷汗迭出。
其实朝臣们想多了。普速完不是像他们想的那样,通过血腥政变上台的。她的皇帝哥哥临死前就“遗命妹普速完权国”,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只是,以公主的身份执政,还出于皇帝的正式传位,确实有点儿非同寻常。别说在契丹历史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整个中国也是极为罕见的。
那么,普速完为什么如此邀得命运的眷顾?
这还得从她的父亲耶律大石说起。耶律大石原本是辽国最有威望的重臣,辽国在后金与北宋的两面夹击下灭亡后,他率领仅存的数百人西征,会合一路溃散的契丹将士,经过无数艰辛困厄、生死考验,终于在中亚建立起一个崭新的西辽王朝,他的小女儿普速完就在这时候降生了。
和世界上所有历尽苦难才成功的父母一样,耶律大石和妻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这个小女儿,恨不得让她享受到所有的荣光和幸福。
耶律大石死后,妻子、儿子辽仁宗先后执政,天生具有政治家智慧的普速完开始参与国事,很快显露出过人的天赋。她为母亲和哥哥出谋划策,深得他们的信任和激赏。辽仁宗深知妹妹不仅文武兼备,更格局开阔,所以临终时,他才断然改变契丹传统,将所有的权力都给了普速完,他相信妹妹一定能将父母九死一生建立的国家带向新的辉煌。
事实证明,普速完果然优秀不凡,她没有辜负兄长的期待,将西辽王朝带向了鼎盛。
普速完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大规模用兵。她早就发现在河中地区曾经臣服于西辽王朝的葛逻禄人有问题,这个强悍的民族随身携带武器,一遇到矛盾就与其他部落开战,让人十分头疼。这个问题父亲没有来得及解决,母亲和哥哥执政时又一心求稳,不肯动手。普速完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她下令葛逻禄人全部迁到她指定的区域,从此不准再携带武器,而且要从事农业生产。葛逻禄人不肯,双方发生大规模战争,结果葛逻禄人战败,西辽的控制力量进一步上升。
随后,普速完又讨伐邻国花剌子模,取得重大胜利,随即扶植她亲自选定的国王即位,使花剌子模从此沦为西辽的附庸国,每年都要给西辽王朝进贡大量的金帛。
在对外用兵的同时,普速完也注重国内建设,鼓励民众进行农牧业生产,使西辽的国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