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出了十位万里长城,有的死后没多久国家就亡了,有的虽没有导致国家的迅速灭亡,但在军事、对外关系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一、赵武安君李牧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赵国继廉颇、赵奢之后最后一位良将。其早年在北方防御匈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侵犯赵国。也正因为他的指挥有方,才能成就蔺相如、廉颇、赵奢的每一个政治军事斗争的胜利。而后廉颇、乐乘出走他国,李牧便执掌起赵国的帅印抵御秦军。当时赵军主力在长平之战损失殆尽,日暮西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牧依然能二却秦军,足以见得李牧的军事才能非常人所能及。最后赵王迁误中秦国反间计,将李牧杀害。李牧死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国所灭。
二、塞上长城蒙恬
贞观年间,唐太宗有一次对臣僚说:“朕欲上比尧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说,古代哪一位将相死得最冤?”有人答“白起”,有人答“伍子胥”。太宗听后都摇摇头,说:“朕觉得最冤的是蒙恬。”
蒙恬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他在军事上最突出的两点贡献,一是率领三十万兵卒北击匈奴,长驱直入七百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二是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建立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达五千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来保卫中原王朝。不过太史公认为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蒙恬的才能连李斯都自愧不如,嫉妒之心而生,再加上他的兄弟蒙毅又与赵高有隙。胡亥继位后,他被合谋赐死。
三、凉州韩信谢艾
谢艾(301年-353年),凉州敦煌人,十六国时期前凉将领。儒生出身,官至酒泉太守、福禄县侯。史载其文武兼备,受到前凉国君张重华的赏识。曾三次以少胜多,击败后赵名将麻秋,迫使石虎放弃灭亡前凉的企图。永和九年(353年),张重华病逝,谢艾被篡位的张祚诛杀。著有《谢艾集》。
四、北府名将檀道济
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发明的,不管是真是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足智多谋。刘裕时,他与王镇恶是攻灭后秦的首要功臣。元嘉八年,檀道济攻北魏,大小三十余战,多获胜利。魏军见正面战场难以取胜,就轻骑截断了檀部的粮道。在危机时刻,檀道济临危不惧,用唱筹量沙之计安全退兵。观之后来的王玄谟也是北伐主帅,可是他不仅北伐无功,在魏军大举反攻时又慌乱惧敌,致使全军覆没。
檀道济是当时仅存的北府名将,左右心腹都身经百战、诸子也非等闲,为当朝所忌。有人曾当面指出:“安知非司马仲达也。”再加上文帝多病,最后被彭城王刘义康、领军刘湛召其入朝杀害。入宫之前,其夫人与他有段颇为精彩的对话,在此不细表。
五、落雕都督斛律光
斛律光作战勇猛,常常身先士卒、不避斧钺。又非常关心士卒,与士卒同甘苦,有卫青之风,再加上指挥出色,其部队战斗力很强。与韦睿、韦孝宽、陈庆之齐名。在与北周近二十年的战争中均获胜利。韦孝宽知其能,便使出反间计,派人去北齐制造斛律光篡位的谣言,编成儿歌,在邺城歌唱。北齐主高纬听信谗言,将其诱宫杀害。后周武帝灭齐,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诏书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