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炎帝的故事

关于炎帝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93 更新时间:2024/1/24 1:38:16

“炎黄”是传说中上古时代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是炎帝,黄是黄帝。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而汉族则称为炎黄子孙。

但是,炎帝和黄帝,仍然是神话与史话交相掺杂、传说和史实真假莫辨的千古谜团。

我们先来看看记载中的炎帝。

炎帝的称呼很多,如神农氏、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连山氏、伊耆氏等。

从这些不同称呼来看,神农氏显然与农耕有关,说明其所在部族是依靠稼穑耕种的农业方式生存发展。

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从读音看应当是一回事儿,只是同名异字而已。

按《说文》的解释,“烈,火猛也”,《诗经·商颂》载“如火烈烈”,可见烈与炎一样,都与火有关。这个火即所谓刀耕火种的火,是秋收后或春耕前用焚烧的方式积肥或开荒。

所以,烈山氏与神农氏基本同义,都与农业相关。

连山氏,或与易经三种中的《连山》有关(连山、归藏、周易)。易经八卦起源于天文历法,甚至最初的易经根本就是历法,历法的产生又直接源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历法的制定来自对日月的观测,在八卦中离卦为火亦为太阳,所以,连山氏的连山,炎帝的炎,更有可能来自太阳。

伊耆氏,与祭祀有关。

《礼记.郊特牲》载: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

蜡,指蜡祭,为年终大祭,所谓天子大蜡八,指蜡祭的祭祀对象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

周代时有主管祭祀之职就名为伊耆氏,如《周礼·秋官司寇》载: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

有说伊耆是炎帝之姓,南宋罗泌撰《路史·后记三》载:

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

炎帝与神农两种称呼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在唐司马贞《三皇本纪》、北宋类书《册府元龟》、南宋罗泌《路史》等都是这么说的,不过,炎帝和神农最初是不同的两个人,如《管子·封禅》载: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管子》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间,后由西汉刘向编定。

由《管子》的记载可知,其时炎帝与神农仍然是不同的两个人,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也采此说。

炎帝与神农合并,是刘歆的手笔(刘歆为刘向之子),其《世经》载:

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种,故天下号曰神农氏。

其后东汉班固的《汉书》承袭此说,于是,炎帝与神农就合而为一了。

炎帝故里在哪,显然是有着寻根问祖传统的我们要追问的,其用以招徕游客也无疑是引人垂涎的金字招牌,而散布各地的传说与文化遗存又足以支撑各说各话,于是,炎帝故里之争在所难免。

古籍记载、民间传说、相关遗迹、民俗活动等,各有丰富的证据支持,至少有七个地方都被认为是炎帝故里,如陕西宝鸡、甘肃天水、湖南会同、湖南炎陵、湖北随州、山西高平以及河南柘城。

上述各地都能找到自己是炎帝故里的立论依据,如湖南炎陵、陕西宝鸡和山西高平都有称作炎帝陵的遗迹存在,到底谁才是真的呢?

跳出各说各有理的纷繁理据,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之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都有炎帝的踪迹,这只能说明炎帝这一称号所代表的部族在不断迁徒(整体迁移或分支扩散),或其文化在逐渐向外传播。

所以,所谓谁真谁假,我并不关心。

事实上,如宝鸡和天水,虽然分属两个省,但实际上相距并不远,不过一两百公里而已。

即便相距万里之遥,对古人来说也没什么,游牧逐水草而居,农耕迁沃土而植,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这一逻辑不仅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境内,同样也可能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毕竟那时的人类并没有所谓国境和护照的障碍或羁绊。

记载传说如此之多,细究下去难免见木不见林,恐怕只会是越加迷失。

回到前述关于炎帝的称号,神农氏、烈山氏与农业有关,连山氏与易经、历法及农业有关,伊耆氏与祭祀有关。

综合可知,关键是农业,炎帝系的各种记载和传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因为农耕的需要,天文历法发展起来,作为窥知天机的一门学问,那时的政治、宗教、祭礼、巫术等大小事务,无不与天文历法息息相关。

简而言之,炎帝这一称号所反映的文化,核心就在于可以安排农时的太阳历,也就是与太阳有关。

其后的黄帝,又会和什么有关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最歹毒的四大妖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女人很难有机会在史书中出现,若是出现大多也是以祸国殃民的形象出现,但史上不乏真的会有些女性确实手段毒辣狠毒。总有人在批判古代的某些名臣大将凶名赫赫,心狠手辣,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面,有一些女人,她们心肠之歹毒,完全不亚于男人。她们总是以自身的美色来做为诱惑王权的资本,以此达

  • 历史真相:尧舜的禅让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禅让制”顾名思义是统治者把首领的位置让给别人。“尧舜”的禅让制代表了原始社会的公正,讲的是尧将首领之位自动传给舜的故事。从古至今,似乎是一桩不容质疑的历史铁证,是上古人推贤举能思想的反应。但史实真是这样吗?质疑者们试图从古人的典籍中找到蛛丝马迹,果然

  • 周王室曾穷得连先王都葬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周王室国祚百载,也是富有四海,但曾有段时间闹经济危机连先王崩逝,体面下葬的钱都没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皇帝就是东周第七代君主周顷王姬壬臣,周襄王的儿子,在位五年没什么政绩,却在父亲死后闹了个很大的笑话,让人们把周王室狠狠地鄙视了一次。闹这个笑话的原因很简单:没钱。公元前618

  • 解析这几代女娲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娲族是人与神混血,是上古三神之一的女娲被贬于人间后诞生的后代,属于半神半凡,在灵力爆发时要高于普通天神级别,而蛇身是女娲下凡沾浊气后留给后代的妖身。一般来说,女蜗后人寿命永生不老,但是和其它天神一样,如果繁衍后代,就会和常人一样,褪去神体,灵力慢慢减弱,逐渐衰老,最后灵力衰竭而死。女娲族死后魂魄不

  • 晋谒中华民族祖先——炎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和黄帝共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这里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原酃县)的炎陵山,炎帝陵就坐落在山腰正中的凹部。陵墓四周,古木参天,山风徐来,松涛阵阵;陵前洣水环流,碧波荡漾,一望平川,稻浪起伏。一片苍翠掩映之中,金瓦

  • 探秘;周初的大分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是我们所熟悉的乱世之秋,其实之所以有这场长达百年的乱世之争,其来源于周初的大分封,为后世周朝的统治埋下无限祸根。站在商朝的角度来看,牧野之战的结果的确不可思议,周与商相比,周就是一只癞蛤蟆,而商则是白天鹅。可气的是,白天鹅竟然落到癞蛤蟆手里。要问这白天鹅是怎么死的?估计是恶心死的,绝不是被癞

  • 春秋时期没有异族入侵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从周朝的犬戎,汉朝的匈奴,晋朝的五胡乱华,隋唐的突厥,以到以后的元清入主中原,各个时代都都少不了外族的威胁。中国的正统朝代,从夏代开始,直到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迎来第一个乱世的分裂时代,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几百年。华夏大地纷争不断,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无外乎

  • 皇帝乘龙升天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相传黄帝最后并没有死,而是乘龙升天了,在民间则有很多关于黄帝乘龙升天的传说。相传黄帝在桥山,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黄陵,采荆山之铜铸造天、地、人三鼎,鼎高一丈三尺,硕大无比,气势恢宏,百兽盘踞其中

  • 李存勖为何敢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存勖,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923年于魏州称帝,定都洛阳。李存勖即位后,虽然治国无方,却十分热爱演戏,常与伶人同台粉墨登场。有一天,李存勖在后万岁殿与诸伶人一起登台演戏。一阵丝竹之声过后,李存勖一身青衣打扮,又唱又舞地登台了。和

  • 老子元始大破通天教主诛仙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来与大家说说《封神演义》里老子和元始联合西方教主大破诛仙阵的故事。话说在封神演义里,通天教主摆下了诛仙阵,但不幸的是被元始老子联合西方教二教主准提与接引,破了他的诛仙阵!通天教主恼怒,因为在诛仙阵中,被老子打了一扁拐,又被准提道人打了一下,吃了大亏,连诛仙四剑都失去了,恼羞成怒的他,身为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