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昭王姬瑕简介生平经历昭王伐楚介绍周昭王是怎么死的

周昭王姬瑕简介生平经历昭王伐楚介绍周昭王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4/1/26 13:16:47

周昭王姬瑕伐楚之战是怎么回事?昭王南巡的历史经过是怎样的?姬瑕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周昭王姬瑕的历史资料介绍吧!

周昭王姬瑕简介: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977年),姬姓,名瑕,出土青铜器铭文作卲王,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

从周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周昭王死于汉水之滨。

姬瑕生平经历介绍:

王道微缺

姬瑕,周康王姬钊嫡长子。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周康王去世,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中国第一个见于史册的治世成康之治后,西周王朝应该迎来一个盛世,但此时西周王朝的执掌者却"王道微缺"。

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叠生。

如果说所谓天象只是古人迷信无知,那么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就是确证无疑的"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国发生政变,鲁侯之弟姬沸杀死兄长鲁幽公姬宰夺取侯位,自称魏公。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朝纲由此偏斜。

东夷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前980),昭王率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

是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众寡悬殊,纷纷归顺。至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二十六邦国前来臣服朝见。东夷之战加强了周王朝对东夷诸国的控制,孤立了荆楚。

昭王伐楚

据《竹书纪年》记载,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前985),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一般认为此次战争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前982),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损失严重。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据鲁纪年推算,此时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7)。此次伐楚声势浩大,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但结果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南巡不返

《古本竹书纪年》载:"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第三次伐楚对西周的军事力量打击很大,周昭王薨于汉水,全军覆没。经过春秋笔法润饰的正史对此事讳莫如深,无法获知详情。北宋时期,在湖北安陆一带出土了六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称为"安州六器",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相关信息。

周昭王十六年,昭王南巡亲征,征伐楚荆。为了保证进军的顺利,他任命一个姓南宫的人为统帅,一个叫中的人为先锋。中带领军队联络汉阳的姬姓诸侯,为大军开路,并在邓国和曾国为昭王准备行宫。一路上得到了汉北各姬姓诸侯的支持,军队人马更加壮大,很快深入江汉腹地。原来臣服于楚荆的大部族、小方国纷纷归顺。

中的先头部队到达长江,后军随后赶到,王师攻占了鄂部驻地,大军沿汉水东岸南下,到达长江边后,昭王留下一支人马在江北守卫渡口,自己亲率大军渡江南下。扬越的鄂部将主力退缩到南面的大山中,昭王占领了铜绿山。

然后昭王渡江北上,在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大会汉阳诸侯,论功行赏,给先锋中很多马匹和铜材,元帅南宫也得到了很多赏赐。后来,中用昭王赏赐的铜材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器,并在上面刻上了文字,记载此次战争和他所得到的赏赐,昭王给贵族们分发一些铜材,然后将大量铜材运回。这些铜材多被用来铸造青铜器,其中就包括上述的安州六器。

周昭王占领铜绿山后,留下了少数王师镇守铜绿山,率领大部队返回。然而,鄂部一听周军主力已经撤走,又夺取了铜绿山,昭王决定再次亲征。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率大臣祭公等,以戍卫镐京的西六师再攻楚荆。开始时形势很好,周军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面)出发,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

周昭王姬瑕是怎么死的?

为了壮大声势,昭王还派出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然而回师汉水时,周军却遭到了楚荆部队的强烈抵抗,又遭遇了异常天气,全军覆没。姬瑕二十七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卒于昭王十九年(前977),终年四十六岁,尊号周昭王。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故谥号昭王。周昭王崩后没有向诸侯告丧,宗室诸侯拥立周昭王长子姬满继位,是为周穆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说说上古时代姓氏,屈原也叫芈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百家姓》大家都知道,是一片关于中国姓氏的文章。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姓氏和《百家姓》差不多“上古八大姓。”那是中国的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一说:姬、姜、姚、嬴、姒、妘、妫、妊)

  • 原始石器时代的杀敌利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25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所有的工具都是铜器铁器磨出来的,包括后面部落之间相互争斗的兵器。箭是弓弩射杀敌人主要借助的利刃。古人称箭为“矢”,箭头叫“镞”。起源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用石片、骨 或贝壳打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于矢杆一端,即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

  • 四方诸侯为何不愿朝见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王室的衰败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这个人百分百灵验的乌鸦嘴也是原因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王室的这段历史。他是周王室中有名的预言家,但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因此得了个“乌鸦嘴”的绰号。他的出现,对败落的王室来说按说是福音:诸侯害怕被预言,对王室更加敬畏了。可周王却渐渐对他

  • 上古历史战争:炎黄大战蚩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也称涿鹿之战。如今,每当到了黄帝的忌日,很多地方的人都会来到黄帝陵祭祀,不过,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蚩尤在死后,也有一座坟墓,位于今天山东省内的阳谷县内。为

  • 伐桀灭夏,开国立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传夏朝立朝八百载,最后一代君王是暴君夏桀。是商汤解救了暴政统治下的百姓,并建立了商朝。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商朝开国君主。商汤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

  • 周朝:迁都一次,国运竟然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朝绵延了八百载他是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存在最为久远的朝代。西周、东周加一起八百余年国祚,没有超越它的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朝代吧。周朝国祚绵长,西周和东周前后八百年国运,具体原因如下:首先,应该归功于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和周公的制度设计。西周之前的殷商和目前尚存在于文献中的夏朝,夏商两代是中国王权

  • 奇葩的古代升官术:这样的驸马你想当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上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中,造就了多少“朝中有人好为官”的理念。为了努力的往上爬,各个朝代各个阶层纷纷手段频出,买官卖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今天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其中一些比较奇葩另类的升官术,看完你对当官还有想法吗?这样的亲信,你想当吗?宋朝宰相秦桧新建了一座阁楼,当时的四川宣抚郑

  • 河洛地区新势力 五帝迁都往山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缘故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原大地有很多部落,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炎黄部落。但是在五帝末期与夏朝交替之际:盘踞中原的两大势力集团“关系微妙”。五帝前期盘踞河南:五帝前期(黄帝,颛顼,帝喾),大都建都于河南地区,适合浅耕的中原腹地经过黄帝,颛顼,帝喾百年的经营,势力范围已经根深蒂固。

  • 关于炎帝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炎黄”是传说中上古时代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是炎帝,黄是黄帝。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而汉族则称为炎黄子孙。但是,炎帝和黄帝,仍然是神话与史话交相掺杂、传说和史实真假莫辨的千古谜团。我们先来看看记载中的炎帝。炎帝的称呼很多,如神农氏、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连山氏、伊耆氏

  • 中国古代最歹毒的四大妖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女人很难有机会在史书中出现,若是出现大多也是以祸国殃民的形象出现,但史上不乏真的会有些女性确实手段毒辣狠毒。总有人在批判古代的某些名臣大将凶名赫赫,心狠手辣,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面,有一些女人,她们心肠之歹毒,完全不亚于男人。她们总是以自身的美色来做为诱惑王权的资本,以此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