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走西口”的故事

“走西口”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4/1/19 2:11:35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走西口》,或许大家会有疑问,什么是走西口?西口在哪里?为什么要走西口?走西口结果是什么?

走西口,就是无数的贫苦农民,迫于生活的艰辛而走出窑洞到内蒙古一带去谋生。

走西口的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开始于明朝中期,截至于民国末年,总共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朝的时候,朝廷与蒙古人有对立的一面,因为蒙古人不时地侵犯明朝的边境地区,朝廷要抗击。

同时,朝廷与蒙古人又有贸易的内在需求。蒙古人经济落后,需要粮食、棉布、丝绸、茶、盐、木材、烟草、铜、铁、颜料等各种生活用品。明朝也需要蒙古人的马、牛、羊、皮货等。双方商机巨大。

于是,在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蒙古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约,在边境上互市。比如,在榆林的镇北台旁就设了一座易马城,这就是专门交易的场所。

随着明朝与蒙古正贸易序幕的拉开,也开始了人们的走西口。

而清朝更是走西口的鼎盛时期。

说了半天,那西口究竟在哪里呢?

西口,实际上就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关口。当时的长城有所谓的三大关口。

那就是位于河北省的张家口(东口),东口(河北省张家口)和位于内蒙古多伦诺尔的古北口。

古北口 (内蒙古多伦诺尔)和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部的杀虎口(西口)。

由于西口离陕西最近,所以,陕西人大多数都走西口。

为什么要走西口?

因为:一、当时内地人口多,土地少,生活很困难,人们只好到地广人稀的蒙古地区去垦荒、放牧、做生意;二、蒙古一带因为需要各种物资,而这些物资都需要转运。所以男人们到那里工作好找(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好就业)。

随着到口外谋生的人不断增多,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风俗。这就和当年闽、粤、桂、湘等地的穷人下南洋淘金一样。我在新加坡参观过“华人下南洋博物馆”,内容丰富,非常感人。我想,如果我们开办一个“走西口博物馆”,那么一定很丰富,很生动,很感人。

有没有在走西口中发大财的?

有!陕西省榆林地区的府谷、神木,当年走西口的人非常多。有不少人发了财,盖起了高墙大院。再如,山西省现在保存完好的,作为物的共有八个大院。我去看了一遍。除了阎锡山的阎家大院和孔祥熙的孔家大院以外,其它的六个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灵石的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丁村的丁家大院)的主人,全都是走西口做生意发的大财。有的开始就是磨豆腐、打短工(如乔家大院的创始人乔贵发)。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过着相当穷苦的生活,有的仅仅是没有被饿死而已。

当然,有人干(混)得好了,就把家也迁移了过去。据我调查,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以及河套地区,遍布着走西口的后人们。

你想想,当男人们在当时那种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生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远离故土,抛家舍口地到蒙古去打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难怪,近百首《走西口》的民歌里没有一首是欢快的,全部都是低沉、悲凉、凄惨的。

可以说,走西口(陕、晋农民流内蒙古)、闯关东(华北农民流向东北三省)、下南洋(华南农民流向东南亚)是清朝后期及民国初期的三大移民。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走西口极大地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产生和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走西口》既是一首生离死别的情歌,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反映当时历史的记实画卷。

走西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走西口》这类歌曲将永久地为人们所口口传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有哪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乏出现过很多盛世的现象,小编罗列出历史上有名的四个盛世一起分享。一、文景之治汉初,因为楚汉相争,导致连年征战,经济衰退,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汉朝统治者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时期,其生活十分节

  • 古代老百姓为何不吃西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生活中一道炎热的夏季就是大量消耗西瓜的时候,大街小巷四处可见西瓜的影子。但在古代,想吃块西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且大多数百姓还不愿意吃,这是为什么呢?1.西瓜引进时间比较晚,在南宋时候再被引进到中国内陆,老百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低,大家都想别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一开始老百姓是

  • 如何给皇帝戴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崔湜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世代为官,本人文采也是棒棒滴,不仅擅长诗词,而且还中过进士。这样文采斐然的人,依然是对权力有着变态的执着。当时“神龙革命”后,中宗李显复辟,大权渐渐落入了韦后、武三思一党。为了对付武三思,侍中桓彦范让崔湜秘密监视武三思。要做卧底这样的事情,崔湜这个软蛋

  • 皇帝为何喜欢大赦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皇权的象征,天下臣民的生死全都掌握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可以说皇帝怎么样这个国家也就怎么样。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会看到皇帝大赦天下的场面,从侧面看出对百姓生死的决定权就来自高高在上的皇帝。那么这个“大赦天下”是怎么回事,古代皇帝为什么喜欢大赦天

  • 古代的世袭职业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帝王世家以及王公贵族都世袭。但是,当时不少职业也是世袭的。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人的职业继承制度长盛不衰,这种制度,一般都要把一些比较特殊的人群划成另册,严加管理,好让他们世世代代干自己的本行,不能和其他群众混为一谈。比如在周朝一直到汉代的史学家,他们就是世袭的职业。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

  • 中国古代大婚最早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大婚一词只能用于帝王或诸侯王等贵族群体,皇帝们大婚一般都较早,有统计多在1317岁之间。但你知道大婚最早的皇帝是几岁结婚的吗?北周静帝宇文阐大婚时年仅七岁,荣膺中国历史上大婚年龄最小的皇帝。想想七岁的时候小编还只会玩泥巴呢,人家都有媳妇了。宇文阐(573581),原名宇文衍,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

  • 探秘:镖局到底是什么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镖局虽然现今已然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实在古代,镖局有着强大的实用性,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项这项人类活动。武侠小说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里经常提到一个组织就是镖局,比如说:“《书剑恩仇录》中有镇远镖局,《碧血剑》中有会友镖局,《雪山飞狐》中

  • 古代中国因恩怨仇恨禁止通婚的四大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家族间因为一些事情,结下仇怨后再难和解,导致后嗣子孙间从此不通婚。这样的姓氏都有哪些呢?分分合合的朝代更迭构筑成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这期间除了皇室宗族之间的恩怨之外,很多贵族大姓之间也存在着难以解开的族域恩怨。古代中国的家族意识很强,如果两个族姓之间存在恩怨,这种恩怨很可能会延续数百年

  • 十二生肖皇帝那个最多那个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嬴政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结束一共有近500位皇帝,其中目前已知生年的有约291帝。那么这些皇帝中哪个生肖的皇帝最多?哪个生肖的最少呢?按照人数从多到少排列及代表人物如下:兔:共计34帝,占11.7%,其中代表人物有:东汉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文帝曹丕;夏景帝李元昊;清乾隆皇帝弘历;清咸丰

  • 历史上军力最强的王朝竟然是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实力强劲的王朝,并长期在亚洲地区处于领导地位,这并不是吹嘘自己多么厉害,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如果想要征服四方,首要的就是军事实力异常鼎盛,只有这样才能对外攻城略地,如果按时间顺序来排序的话,讲起军事实力强悍的中国王朝,大家一定会想到悍秦、强汉、盛唐这几个朝代吧,小编就细讲一下这几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