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四位皇帝竟被亲儿子杀死!

这四位皇帝竟被亲儿子杀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1/19 5:35:28

古代皇帝看似是一个非常最贵的身份,天下事一个人说了算,荣华富贵享不尽,但是皇帝们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群体。

大体上各个朝代都有被杀的皇帝在不断上演,其中儿子弑君的这种常伦之事也时有发生,历史上共出现了四位:

一、南宋文帝刘义隆被长子元帝刘劭杀害

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07年-公元453年),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公元424年即位,公元453年被其长子刘劭杀害,一生共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公元453年(元嘉三十年),刘义隆长子刘劭与次子刘濬因事遭刘义隆责骂,刘劭遂唆使女巫严道育刻一刘义隆的玉石雕像埋入宫中含章殿前,诅咒刘义隆早死。巫蛊事发,刘义隆大怒,欲废刘劭太子位,并将此事告诉潘淑妃。潘淑妃将此事告诉儿子刘濬,刘濬转报皇太子刘劭,刘劭赶紧与亲信的东宫将领萧斌研议应对之策,身为刘义隆心腹大将的萧斌,居然建议刘劭弑父自立,刘劭因此亲自带士练兵,积极谋划。

同年3月16日深夜,刘劭与萧斌趁夜起兵叛变,率领东宫卫队假称受诏入卫皇宫,骗使门卫放行。当时刘义隆正秉烛与尚书仆射徐湛之讨论废太子之事,刘劭部将张超之闯入合殿,刘义隆本能反应举凳子自卫,五指都被砍下,最终被张超之弑杀,享年四十七岁。徐湛之亦死于叛军之手。4月14日,葬刘义隆于长宁陵。同月,为刘义隆上庙号“中宗”、谥号“景皇帝”。武陵王刘骏随即起兵讨伐刘劭,并于5月20日即皇帝位,6月16日攻下京城,诛杀刘劭及刘濬;刘骏即位后改刘义隆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

结果刘劭因弑父篡位而导致众叛亲离,在位仅三个月,即被率兵讨逆的刘骏所击溃,刘劭被俘后遭处斩。

二、北魏道武帝拓拔珪被次子清河王拓拔绍杀害

拓跋珪(公元371年公元409年),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被次子清河王拓拔绍杀害,终年39岁,在位24年。

《魏书》和《资治通鉴》均有记载:天赐六年(公元409年)十月十三日,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因有过失,道武帝将她囚禁在宫中,将要下令杀她,由于天色已黑,没有处决。贺夫人秘密派人告诉拓跋绍让他来救自己,当晚拓跋绍与帐下武士以及宦官等数人联络谋划,跳墙进入宫中,来到天安殿。左右侍奉道武帝的侍卫高喊贼寇来了,道武帝惊醒起身,一摸弓箭腰刀都不在,于是被拓跋绍杀害。

三、后梁太祖朱温被第三子朱友珪杀害

朱温(公元852公元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朱温便成为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在位后期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甚至乱伦,连儿媳都得入宫侍寝。乾化二年(公元912年)被第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61岁,在位6年。

后梁太祖朱温自从正妻元贞皇后张惠过世后,就开始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经常召诸子之妻入宫陪侍。至于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养子“朱友文王氏色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

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当时朱友珪之妻张氏也在朱温身边服侍,得知朱温想传位给朱友文,就将此事告诉朱友珪说:“皇帝把传国宝给王氏,叫她到东京召朱友文,你要大祸临头了。”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朱友珪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韩勍所部牙兵发动宫廷政变,于夜里三更,斩关入万春门,至寝宫,侍奉的人都吓跑了。朱温吓得坐起大喊说:“我怀疑此贼很久了,恨没早点杀掉,逆贼忍心杀父吗?”

朱友珪亲吏冯廷谔用剑刺朱温,朱温围着柱子转,剑三次击在柱子上,朱温由于身体疲乏,扑倒床上,冯廷谔以剑刺中,穿过腹部,肠胃都流出来了。朱友珪用蚊帐被褥包裹起来放在寝室里。就这样,朱温最后被亲子朱友珪发动政变所杀害,终年 61 岁。

四、隋朝文帝杨坚被次子炀帝杨广杀害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公元604),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公元604年7月,隋文帝杨坚卧病在床,杨广认为自己登上皇位的时机来了,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调戏她,这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听知道后,就将侍奉杨坚的人全部换掉,当天,杨坚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历史上没有说清隋文帝杨坚是如何死的,但是后来人们猜测是杨广下的毒手。

隋文帝杨坚自死至今,民间一直盛传炀帝杨广弑父之说,各小说笔记均有记载此事,正史《大业略记》、《隋书后妃列传》、《通历》等书均持此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走西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走西口》,或许大家会有疑问,什么是走西口?西口在哪里?为什么要走西口?走西口结果是什么?走西口,就是无数的贫苦农民,迫于生活的艰辛而走出窑洞到内蒙古一带去谋生。走西口的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开始于明朝中期,截至于民国末年,总共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朝的时候,朝廷与蒙古人有对立的一

  • 中国古代有哪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乏出现过很多盛世的现象,小编罗列出历史上有名的四个盛世一起分享。一、文景之治汉初,因为楚汉相争,导致连年征战,经济衰退,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汉朝统治者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时期,其生活十分节

  • 古代老百姓为何不吃西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生活中一道炎热的夏季就是大量消耗西瓜的时候,大街小巷四处可见西瓜的影子。但在古代,想吃块西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且大多数百姓还不愿意吃,这是为什么呢?1.西瓜引进时间比较晚,在南宋时候再被引进到中国内陆,老百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低,大家都想别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一开始老百姓是

  • 如何给皇帝戴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崔湜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世代为官,本人文采也是棒棒滴,不仅擅长诗词,而且还中过进士。这样文采斐然的人,依然是对权力有着变态的执着。当时“神龙革命”后,中宗李显复辟,大权渐渐落入了韦后、武三思一党。为了对付武三思,侍中桓彦范让崔湜秘密监视武三思。要做卧底这样的事情,崔湜这个软蛋

  • 皇帝为何喜欢大赦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皇权的象征,天下臣民的生死全都掌握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可以说皇帝怎么样这个国家也就怎么样。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会看到皇帝大赦天下的场面,从侧面看出对百姓生死的决定权就来自高高在上的皇帝。那么这个“大赦天下”是怎么回事,古代皇帝为什么喜欢大赦天

  • 古代的世袭职业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帝王世家以及王公贵族都世袭。但是,当时不少职业也是世袭的。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人的职业继承制度长盛不衰,这种制度,一般都要把一些比较特殊的人群划成另册,严加管理,好让他们世世代代干自己的本行,不能和其他群众混为一谈。比如在周朝一直到汉代的史学家,他们就是世袭的职业。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

  • 中国古代大婚最早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大婚一词只能用于帝王或诸侯王等贵族群体,皇帝们大婚一般都较早,有统计多在1317岁之间。但你知道大婚最早的皇帝是几岁结婚的吗?北周静帝宇文阐大婚时年仅七岁,荣膺中国历史上大婚年龄最小的皇帝。想想七岁的时候小编还只会玩泥巴呢,人家都有媳妇了。宇文阐(573581),原名宇文衍,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

  • 探秘:镖局到底是什么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镖局虽然现今已然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实在古代,镖局有着强大的实用性,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项这项人类活动。武侠小说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里经常提到一个组织就是镖局,比如说:“《书剑恩仇录》中有镇远镖局,《碧血剑》中有会友镖局,《雪山飞狐》中

  • 古代中国因恩怨仇恨禁止通婚的四大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家族间因为一些事情,结下仇怨后再难和解,导致后嗣子孙间从此不通婚。这样的姓氏都有哪些呢?分分合合的朝代更迭构筑成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这期间除了皇室宗族之间的恩怨之外,很多贵族大姓之间也存在着难以解开的族域恩怨。古代中国的家族意识很强,如果两个族姓之间存在恩怨,这种恩怨很可能会延续数百年

  • 十二生肖皇帝那个最多那个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嬴政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结束一共有近500位皇帝,其中目前已知生年的有约291帝。那么这些皇帝中哪个生肖的皇帝最多?哪个生肖的最少呢?按照人数从多到少排列及代表人物如下:兔:共计34帝,占11.7%,其中代表人物有:东汉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文帝曹丕;夏景帝李元昊;清乾隆皇帝弘历;清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