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诗的奥妙,成败都是它

唐诗的奥妙,成败都是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1/18 5:49:25

宋真宗年间的一个秋天,宋真宗在开封府太清楼设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后,真宗对杯中酒突然来了兴趣,问道:“各位爱卿,可知开封府内何处的酒最好?”

宰相寇准站起身回道:“回万岁,‘南仁和的酒最好,如今万岁正是用此酒宴请群臣的。”真宗点了点头道:“正是!但不知哪位爱卿知道,李唐时期一升酒是多少钱呢?”

一时间在座群臣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哑了声。真宗不高兴了。

“万岁!”这时角落中站起一人说道,“臣知道,李唐时一升酒是三十钱!”

真宗上下打量着那人,见是丁谓,于是绷着脸问:“你如何得知?”

丁谓慌忙答道:“臣身为谏官,非常喜欢诗圣杜甫的诗歌。臣记得,杜甫曾诗曰: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一斗等于十升,故推算下来便是三十钱。”

真宗不由大赞丁谓,又问:“爱卿如今官居何职?”

丁谓答:“官任大夫。”

真宗斩钉截铁地说:“爱卿博学多闻,又兼有辅佐君王之能,大可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各位爱卿可有别议?”

“万岁三思!”宰相寇准站了起来,“宰相者,需行为有度。丁谓善于阿谀奉承,不可为相。”说到这,便讲出了丁谓的一件事。这件事,创造了半个成语,即“溜须拍马”中的“溜须”。

那是在丁谓刚升任右谏议大夫的当天,他同寇准一起吃工作餐。没想到寇准的胡须沾上了米粒。丁谓慌忙起身,亲手把寇准胡须上的饭粒给捋顺干净了。寇准非常不高兴,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却屁颠屁颠地跑来为上司溜须,这样的举动合适吗?”

如今,听寇准讲出这件糗事,丁谓慌忙走出跪倒说道:“万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真宗点了点头。丁谓说:“臣认为,一国宰相,仪容举止即国家形象。寇大人吃饭时,胡须沾上了米粒,臣去溜须,那不是在为寇大人溜须,而是在维护我大宋国体。”

丁谓,被后世称为“北宋五鬼”之一,能言善辩。他这句话一说出来,别说瞬间就让真宗龙颜大悦了,就连寇准都张口结舌没了说辞。就这样,丁谓凭一句杜甫的诗,坐上了副宰相的高位。

从此后丁谓深受真宗宠信,跟着便向寇准下了毒手,网罗罪名将堂堂大宋名相寇准逐出开封。接着下手把持了朝纲,一时权势熏天。

但世上的事情,有的真说不清,杜甫的诗歌,虽成就了丁谓,但白居易的诗歌,却让丁谓从云端跌下。

如今,已是仁宗初年了,由于仁宗才10岁,在翰林学士晏殊的提议下,太后听政。这天,一道“真宗皇陵,曾被擅自移改陵穴”的秘折,呈送到太后眼前。

太后大怒,下懿旨:令晏殊秘密调查!务必查清!

这晏殊,与寇准相交甚厚。自寇准被陷害出京后,就开始秘密搜集丁谓的恶行。那道呈给太后的秘折,就是他写的。事情也早已被调查清楚了,是宦官雷允恭和判司天监邢中和两人干的。

太后闻悉,就要立刻治这两人的罪。晏殊慌忙阻止,说道:“太后,区区宦官和小吏,恐怕不敢有此吞天胆量吧?”

太后问:“你是说有幕后之人?”

晏殊说:“臣也不知有否幕后之人。但臣认为太后应听闻此事后,悲愤难抑,卧病在床,然后在朝堂上告知所有大臣,由于太后病重,先由丁谓暂辅万岁。”

太后疑惑地看着晏殊说:“你怀疑是丁爱卿?想来个引蛇出洞?”

晏殊低下了头,不置可否。太后依计行事。

自从太后告病,丁谓更威风了,接旨后便宣布:由三司会审雷允恭等两人。一个多月后,三司结案,向丁谓汇报:雷允恭、邢中和,私移帝陵,证据确凿,依律当斩。丁谓却不置可否。

本来丁谓也没这么大的胆子,只是几天前,就得到了太医院的消息:太后病体沉重,恐怕撑不了几天了。而雷允恭、邢中和又都是丁谓的心腹和爪牙,为自个儿鞍前马后,也知道很多秘密,丁谓现在想保住这两人。

一连三天过去了,这天朝堂上,晏殊追问案件情况。丁谓搪塞正复查。晏殊真急眼了,不由上前一把抓住丁谓的官袍你今天不说清,就别想散朝!几位大臣也早就对丁谓忍无可忍了,都站了出来,在朝堂上围住丁谓追问。而丁谓的党羽,也都跑出来,替丁谓解围。朝堂上顿时闹开锅了,年幼的仁宗帝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脸都白了。

正乱着呢,太后突然出现,厉声喝道:“还不住手!”丁谓见太后出现,顿时明白了过来,自己中计了!果然,晏殊带头弹劾丁谓,其他大臣也纷纷进言。

太后强压怒火问道:“丁谓,你为何迟迟不治雷允恭、邢中和的罪?”

丁谓不动声色答:“太后,不是臣不治雷允恭、邢中和的罪,而是此事事关先帝,臣需谨慎行事。”

太后冷笑道:“恐怕没那么简单吧?”

原来,太后装病迷惑丁谓的期间,已秘密过审雷允恭、邢中和是两人工作疏忽,造成了陵穴移动。两人都十分害怕,便给丁谓送去许多珍宝,请求丁谓想办法,把这事瞒下来。

丁谓嘴真硬,不承认收过雷允恭、邢中和的贿赂,直着脖子地一会儿叫受先帝重托,一会儿又喊被奸人栽赃。太后也很纠结,毕竟丁谓经营多年,党羽众多,万一有个差错,仁宗年幼,自己年迈,真不好收场。

正为难间,晏殊出班说道:“太后,当年丁大人曾以杜甫的诗文,博得先帝器重。如今,臣突然记起白居易的几首唐诗,想请教丁大人。”

太后问:“是哪几首诗歌,哀家也想听听。”

晏殊道:“一首是白居易担任左拾遗时所写,其中有这么一句: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另一首是白居易担任太子少傅时所写的一句: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最后一首是白居易临死前所写: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彷佛获缗二三千……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太后听完,不明白什么意思,问:“爱卿吟了白居易的三首诗,可这……”

晏殊说:“这三首诗,是白居易以诗歌形式,自报俸禄和家产。丁大人当年曾言以唐诗了解前朝兴衰,察我大宋官风民情。丁大人系两朝重臣,倘若贸然去核对家产,实在不妥,而且太后仁慈也不忍。可若不核对,又无法洗脱丁大人受贿罪名。因此臣想,何不让丁大人效仿先贤,哪怕不用作诗,就自报下俸禄和家产后,再去核对。丁大人以为如何呢?”

丁谓看着晏殊,不吭声了明摆着是要查抄我家产,可听上去却好像周全,多为我着想一般。我说不知道,可俸禄是明的,能推算;我不报,可我却是凭答唐诗飞黄腾达起来的;我耍赖让别人也报,如今哪个官员干净?那不明摆着得罪所有大臣,恐怕更没好结果……这个晏殊,我小看他了!

于是太后下懿旨由晏殊负责核对丁谓家产。丁谓党羽都怕引火上身,不敢阻拦。就这样,一代奸相丁谓倒台了。从唐诗开始,以唐诗结束,也算得到了一个另类的圆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哪十二位著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权力仅次于皇帝。宰相需要及时帮皇帝处理政务,料理国事。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十二位宰相。一、中国第一宰相,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的管仲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家里很贫穷,自幼刻苦自学,通&ldquo

  • 老话“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误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改姓的情况相当普遍。有自愿的,有被迫的,有荣耀的,有悲哀的。“好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其实是误区。第一种原因:帝王赐姓帝王赐姓。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项伯姓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还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有

  • 这三大将军一个比一个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将军的职责就是在战场上斩杀敌人,但是,中国历史上这三个人杀人的人数却让人胆寒,使人们畏惧的称他们为屠夫。一、白起杀人最多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为战国四名将之首,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作为一个号称“人屠”的将领,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他在长

  • 首富之子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富年年有,北魏不例外。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孝文帝有个弟弟叫元雍,这家伙是当时北魏的首富,非常有钱,据说经常跟国内不服气的大户人家斗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段时段的故事。他家里有仆人六千,婢女五百。因为他是皇族子弟,又是高官,贪污也没人管。他就是高阳王!现在有一个唐嫣主演的电视剧《锦绣未央》里也有也

  • 古代令人闻风丧胆的刑法 太恐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君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威,发明了很多惨无人道的刑罚。本文要说的一种刑罚,它的方式是”蒸“。蒸,这个字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因为很多美食都是蒸出来的,可这个字如果用到人身上而非食物呢?它比凌迟可怕的地方就在于除了给人造成巨大的痛苦外,一个每天都能见到的做饭器具摇身一变成了

  • 古代帝王中谁是最成功的“影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古代皇帝想要把皇位坐的更久,能力是一个方面,有的时候演技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历史上谁才是最有演技的帝王呢?1、刘备公元221年,刘备就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读三国演义都知道,刘备算是演技派的,动不动就会哭,脸皮相当厚。

  • 历史上十大作恶太监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十名:李莲英,跟在慈禧后面,能有什么好人,而且还混的风生水起的,据说光绪就是李莲英下的毒手,也只能算个帮凶。第九名:童贯, 就是水浒传里的那位了,居然当上监军,太监掌权,基本上就是在玩弄朝政了,逼的好汉上梁山,逼的方腊起义,跟这位爷脱不了干系了吧。第八名:李辅国,唐朝能当上宰相的太监,杀了张皇后,

  • 中国历史上的不败战胜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有的将军一生没打过败仗,成为敌人心中的“神”,今天让我们盘点下历史上最强的不败战神。白起杀神白起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外号,叫“杀神”,就是因为在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赵军,令人畏惧,白起是战国时秦国

  • 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十大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相当深厚富有,当然相等的每个时代也有很多能人志士不断涌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物。第十位 大清第一谋士 范文程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身于明朝官宦之家,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裔。清朝声名卓著的开国宰辅,计除袁崇焕,

  • 古代的“伴娘”竟是一种特殊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今新娘的伴娘一般都是女方的亲友扮演的角色,在古代竟是一种特殊职业,那么,它究竟是那种特殊职业呢/若将“伴娘”视为在婚礼中引导新人礼仪的女性角色,那中国古代伴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仪礼·士昏礼》规定,在婚礼当天,陪伴出嫁新娘的是一位“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