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食盐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论食盐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84 更新时间:2024/1/21 7:51:27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中,盐是烹饪佐料里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的饮食都必须要摄入盐分来保持体力。

春秋战国作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走向早熟,随着盐的普及,盐的来源日益广泛,以崤山(潼关)为界,东面以海盐为主,西面以岩盐和池盐为主,南方则多为土盐。四川自贡以井盐而闻名,江南甚至以盐城命名。

到了春秋中期,法家崛起,提出“利出一孔”思想的管仲率先在齐国对食盐实行官方专营,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2000多年的食盐财政之先河。夺私有为官有,变税收为垄断,官府的垄断权力从政治延伸到经济领域,财政汲取能力大大增强,巨额财政利益达到了富国弱民抑商的多重效果。

管子·海王篇》中说:国家征房屋税,人们会毁掉房屋;征树木税,人们会砍掉树木;征六畜税,人们会杀掉牲畜;征人口税,人们会拒绝生育。只有国家垄断食盐,人民才无法逃避。因此,盐就成为最理想的税收工具。人人都离不开盐,这就决定了谁也逃不了税收。

管仲食盐官营的“官山海”计划出笼后,齐国的盐价飞涨至它国数十倍。在盐专卖制度下,盐的生产、销售和定价都由官府组织执行,导致其商品属性退化。盐再贵,人还是要吃盐,民众的财富通过盐这个媒介迅速流进齐桓公的金库。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道:“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真正垄断食盐,实行全国性的食盐专营或专卖的,是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奢靡无度,穷兵黩武,终于把他爷爷和他爹爹几十年辛苦积累的国库挥霍一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掠夺成性的一位皇帝,他实行很多搜刮术敛财术,其中包括食盐专营。汉武帝的食盐专营,采取的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办法,也就是说,食盐是由老百姓生产的,但官方收购,运输,销售。

生产、收购、运输、销售四个环节中,官方控制了其中的三种。汉武帝的食盐专营,除了生产环节外,其他环节都是国营,这种模式下,国家赚取的主要是食盐的利润,而不是食盐的税收。食盐利润自然是非常丰厚的,但是国家专营,与民争利,刻剥小民的做法,引起社会的普遍反对,后来汉昭帝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60多位民间知识分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就盐铁官营展开辩论,这就是著名的盐铁会议。

这次盐铁会议其实是法家与儒家的辩论,结果是鸡同鸭讲,没有达成任何结果,唯一的收获或是作为会议记录的《盐铁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儒士们所提出这种自由经济主张,与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体现的商业思想一样。

三国时期,魏蜀吴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斗争不断,食盐几乎被视为国家的生命线,“夫盐,国之大宝也。”两晋以后,盐业专卖制度进一步加强,《晋令》载:“凡民不得私煮盐,犯者四岁刑期,主吏二岁刑。”

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水深火热,罗掘新的收入成为当务之急。王朝自然没有忘记食盐。当初的倡导者仍然沿袭汉武帝“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老办法。这时候,一个叫做刘晏的人,就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刘晏说“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刘晏的理论是,你需要什么,你离不开什么,我就在这个上卡你的脖子,给你征收重税。

刘晏找到的卡脖子的东西,就是食盐。刘晏的食盐专营模式,大致“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国家不必控制食盐生产销售的所有环节,只要控制其中最为紧要的一个环节就可以了。食盐仍然由老百姓生产,官方对于老百姓生产的食盐进行控制,然后交给商人去经销。

官方给商人卖高价,而且还可以向商人征收高额的税收,这就是“一盐两吃”:官府既卖食盐赚取重利,又通过向商人征税收取重税。食盐专营后,历史记载说盐价上涨36倍,刘晏的食盐专营挽救了唐朝的命运,盐税盐利的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一半。

从此之后,一面是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向顶峰攀登,一面就是对于食盐的专营成为定制牢不可破,不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国家对于食盐的垄断血腥而残酷,买卖私盐,哪怕数量极小,也会被处以死刑,老百姓刮碱土熬盐吃也是死罪。

宋帝国曾为当时世界最富有者,盐利贡献最大。庆历年间的盐课高达715万余贯。南宋政府财政中,“鬻海之利居其半”。在食盐财政之下,北宋时期出现了“盐钞”和“交子”。作为一种信用票据,盐钞就是“用钞请盐”。对南宋朝廷来说,包括军费在内的一切费用悉取于盐钞,故时人有语“南渡立国,专仰盐钞”。“交子”由四川的16家盐商联合印发,一交为一缗,这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元朝政府盐利最多时为766万余锭,财政支出的十之七八依靠盐利。元代的盐政更加苛刻和严密,“国家财赋,盐利为盛”,“国之所资,其利最广莫如盐”。

明代军费一直居高不下,“国家财赋,所称盐法居半者,盖岁计所入,止四百万,半属民赋,其半则取给于盐荚”。明朝政府借鉴宋朝的盐钞,以“盐引”控制食盐专卖。商人每给边关运送200石粮食,官方就给一张引票,凭此引票,商人就可以在两淮或河东换盐去卖,其中的差价就是商人的利润。

自刘晏创立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以来,沿用855年,至明万历时代才被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所取代。此后绵延300余年官督商销权力寻租的红顶商人时代亦自此开

清朝实行官督商办,就是国家只出售限量的许可证,而不直接买卖食盐。在完全的垄断体制下,乾隆时代食盐的购价与销价相差3-4倍。有清一代,盐商垄断盐引的情况远比明代严重得多。依靠对食盐的特许经营权,盐商完全有别于普通商人,与朝廷和官府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一方面,扬州盐商以专利而暴富(精美园林的来源),另一方面,上至皇帝,下至盐务和地方官吏,皆以盐商为利薮,竞相分肥,导致食盐成本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昂贵。晚清改良运动一度图谋变革盐务官制,遭遇到官商既得利益者的坚决抵制,直至清朝覆亡。史称“专商积弊与清代相终始”。

1931年5月30日,国民政府公布新《盐法》:“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何人,不得垄断。”从春秋战国直到满清,中国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才走完了食盐财政的历史过程。

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政府掌控了盐,才有财力来维持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给皇帝戴绿帽的妖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或许你认为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会有,并且女人都对他们是百依百顺的。的确,是有一部分的妃子皇后对皇帝是非常的忠心,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全部。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下中国历史上给皇帝带女帽的妖妃:赵姬赵姬(?―前228年),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西安。赵姬原为吕不韦的姬妾,后成

  • 中国第三大姓为什么几乎不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1370536875)人,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当时,张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7.07%,约84800000人,仅次于李姓和王姓。作为中华姓氏之一,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以及其他姓改姓等。张挥作为古

  • 中国历史上博古通今的六大预言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预言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领域,预言家,无疑就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对天下间大事以及预测未来之事可谓是信手拈来,让所有人在他面前没有任何的隐私可言,相当的强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究竟有几位预言家能够达到这样的超强水准呢?下面的这几位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预言家,尤其是最后一位简直是到了一个神话的地步。郭

  • 中国古代名枪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八、(朱缨枪)身长一丈一,白蜡枪杆,韧性好,不易折断。上挑朱红缨,挥舞之时红缨婆娑,令敌难辨枪矛之最终一击。十七、(钩镰枪)前端为矛,侧有弯钩,相传为抗金名将岳飞所创,岳家军凭此枪大破金兀朮的连环拐子马。另传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金枪手徐宁也有一套祖传钩镰枪法,助梁山好汉破了连环马,收降呼延灼,立下大功

  • 历史上五世同堂的皇帝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达到五世同堂这个要求,不仅长辈要长寿,而且每一代还要生得早。现在社会医疗条件好,五世同堂不稀罕。然而,在平均寿命并不高的古代社会,要达到五世同堂却并非易事,即使在皇家,能够达到五世同堂的皇帝也少之又少。今天,新媛君就和大家说说:中国历史上五世同堂的皇帝。一、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公元685年公元76

  • 新加坡为何上窜下跳与中国大陆作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国际政局紊乱,各方势力共同角力,骚动不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新加坡的局势近况。不知是什么荤油蒙蔽了新加坡当局的常识性判断,又是什么让自认为精明的新加坡选择了一条自毁前途的道路?一个与中国建交多年的国家,居然偷偷摸摸地与台湾地区私下里搞联合军事训练事发之后竟然还是一副蛮横的嘴脸。新加坡军方9辆

  • 唐诗的奥妙,成败都是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真宗年间的一个秋天,宋真宗在开封府太清楼设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后,真宗对杯中酒突然来了兴趣,问道:“各位爱卿,可知开封府内何处的酒最好?”宰相寇准站起身回道:“回万岁,‘南仁和的酒最好,如今万岁正是用此酒宴请群臣的。”真宗点了点头道:&

  • 中国历史上有哪十二位著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权力仅次于皇帝。宰相需要及时帮皇帝处理政务,料理国事。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十二位宰相。一、中国第一宰相,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的管仲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家里很贫穷,自幼刻苦自学,通&ldquo

  • 老话“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误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改姓的情况相当普遍。有自愿的,有被迫的,有荣耀的,有悲哀的。“好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其实是误区。第一种原因:帝王赐姓帝王赐姓。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项伯姓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还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有

  • 这三大将军一个比一个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将军的职责就是在战场上斩杀敌人,但是,中国历史上这三个人杀人的人数却让人胆寒,使人们畏惧的称他们为屠夫。一、白起杀人最多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为战国四名将之首,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作为一个号称“人屠”的将领,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他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