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100年前一次借款让日本吃了大亏!

中国100年前一次借款让日本吃了大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4/1/27 2:38:08

自日本动明治维新后日本就走了快速腾飞的道路,快速成长为发达国家。但相较我国的微信简直是失败务必。但就在那个年代中国曾让日本吃过一次大亏。

1917年7月,段祺瑞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后,为了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向日本大量借款。其中由日本人西原龟三与段祺瑞政府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商办议定的有吉会铁路、满蒙四铁路、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森林和金矿、有线电信、参战、交通银行等八项借款。

西原龟三是时任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幕僚,他作为经办人实际操作了这些借款,因而得名。学术界也有把寺内正毅时期的对华借款,统称为“西原借款”。这前前后后日本一共借给北洋政府有多少钱呢?

西原借款,据西原龟三自己统计,一共有8项,即交通银行借款两次,一次500万日元,一次2000万日元;有线电信借款2000万日元;吉会铁路借款1000万日元;黑龙江吉林金矿森林借款3000万日元;满蒙四铁路借款2000万日元;山东济顺、徐高二铁路借款2000万日元;参战借款2000万日元。合计14500万日元。当时日元跟中国货币的比价,1日元等于1银元,折合银两,则1两等于1.5日元。在寺内内阁期间,日本对华借款500万以上一笔的借款,累计达21000万多,而西原经手的,占一半以上。除了西原自己开列的这些项目之外,寺内政府对华最大额的借款,就是跟参战借款相关的军械借款,计32081548日元。这笔超过3.2亿日圆的巨款,折合当时币值的美元1亿5千万元。

段祺瑞执政期间,对日本的“西原借款”,在历史教科书上,多以此指摘其卖国。但事实是,西原借款是民国外债中条件最优厚;而且,段祺瑞出于对日本的民族情绪,从一开始即就不打算还款。

从北洋政府在利用这笔贷款的用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北洋政府的花费上,都在日常的政府运作和编练军队中消耗掉了。大致是用于政府财政性支出占65.22%,其他的发展占总支出占25.40%。

最后的结果是极大缓解了当时北洋政府的财政压力,“官员无欠薪,军警无欠饷”,鲁迅里写过的北平国立大中学校教师欠薪之类的事情,自然也是靠这笔钱解决的。

要知道,如此使用大额借款用于行政性消耗,根本不存在投资生利的可能,连收回本金的可能都不存在,其积极意义也就是充裕了现金流,拉动了当时中国的消费,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就业和利润。

由此可以证明,段祺瑞根本没有打算还款。

而且,段祺瑞政府借款的时候,是以部分省份的开矿权、练兵权、监督财政权、兵工厂分办权、铁路修筑权作为代价的。看上去日本获利不少。但是按照西原借款的中国方面经办人曹汝霖的说法,跟袁世凯时代的善后大借款相比,高达数亿日元的西原借款,数目也不算小了,但前者抵押物是中国命脉的盐税,而西原借款的抵押物,则是无线电、森林等有名无实的东西,基本等于空头支票,一无用处。

到了1925年,北洋政府垮台,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贿选总统之下的北京政府所借的外债概不负责偿还”而停付本息,日方还因此血本无归,日外交部讨债办业务员佐分利贞男因此自杀谢罪。日本政府必须发行债券以救济日本兴业银行。日本国内指责该项借款实乃卖国之举,胜田龙夫也认为西原借款是无效的“泡沫借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消灭了胡人他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在他看来,我国古代君王只有能消灭的北方的胡人才能称得上伟大,而能做到这点的只有四位君王。那么他们是谁呢?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伟大的,我们来往下看:梁启超列举中国古代四位完胜北方胡人的帝王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刘宋武帝、还有赵武灵王。秦始皇命大军北伐胡人,一

  • 河南:帝王之相 圣人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河南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是我国绝有的十朝古都。他是帝王之相,圣人故里。河南一个积聚中华千年文脉的所在。在中国历史上,河南地区长期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对于河南省的洛阳、开封、郑州等城市,在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同时,目前来看,在郑州这个省会城市外,河南省还拥有三个省

  • 土木堡之战--明朝最耻辱的一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土木村是河北张家口市一座很普通的村庄。而在500多年前这里却成为了屠杀场,明朝的50多万大军和皇帝在这里遭遇最耻辱的一役,兵士卸甲逃亡,皇帝被生擒活捉……故事要从1449年6月说起。话说1449年6月,蒙古瓦剌部大举进犯明朝边境,战报传到朝廷,把持朝政的王振来了兴致。王振

  • 现在的辽东朝鲜半岛这块曾是明朝军事重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治所在鸭绿江口东之西朝鲜湾,也称皮岛,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位于丹东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毛文龙率197名勇士,趁后金主力出击时,夜袭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擒后金游击

  • 北伐时此人的神奇预言竟然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达到高潮后,主流媒体正转向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全面从严治党”成为超热关键词。在“张口说说”看来,从红军长征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很多精神和智慧一脉相承。历史的转圜总是那么奇妙:一次仓促的战略转移成为震古烁今的

  • 水浒李逵和三国张飞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和李逵两人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点,故而最近网上有人拿水浒传中的的李逵和三国中的张飞到底谁更厉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按说,这两个人都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如同问孙悟空和超人谁厉害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就本着书上描述的场

  • 古代的皇帝的朝政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都艳羡皇帝的生活,羡慕他们每日山珍海味,三宫六院,殊不知他们的生活其实很辛苦,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尤其是好皇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皇帝的生活吧。自从自从秦始皇创立了“朕即天下”,皇帝就得负责所有活儿,不仅苦,还累。比如清朝的皇帝起居必须有事节,四点必须起床,不想起

  •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为什么不迁都南京保持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历时270多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有点学着朋友提出疑问,为什么崇祯皇帝不迁都南京继续和清军对抗呢?就像西汉灭亡刘秀迁都洛阳,北宋灭,迁都临安作南宋一样。大家想想,南明政权一直持续到康熙年间才被彻底消灭,而这个被消灭的南明一直都是内部派系纷争

  • 古代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对于古代皇帝的认识基本上来源于电视剧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锦衣缎袍,荣华富贵,几乎所有能想到华丽的词汇都能来形容皇帝。但是实际历史上的皇帝可不是这样的。他们非常辛苦。自从自从秦始皇创立了“朕即天下”,皇帝就得负责所有活儿,不仅苦,还累。比如清朝的皇帝起居必须有事节,

  • 古代皇帝为什么平均寿命只有40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封建帝王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理说他们的生活锦衣玉食,医疗保健都是当时的顶级配置,皇帝的寿命应该很长才对,为何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有40岁呢?皇帝的一天是这样的:古代皇帝起床后一般会向长辈请安,之后就要去读书,读完吃饭,皇帝会在早膳过后正式开始理政,一般会持续一个上午,处理各种较大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