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消灭了胡人他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帝王

消灭了胡人他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21 更新时间:2024/1/25 12:44:33

超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在他看来,我国古代君王只有能消灭的北方的胡人才能称得上伟大,而能做到这点的只有四位君王。那么他们是谁呢?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伟大的,我们来往下看:

梁启超列举中国古代四位完胜北方胡人的帝王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刘宋武帝、还有赵武灵王。

秦始皇命大军北伐胡人,一战却胡人几百里,大将蒙恬威慑匈奴。

汉武帝更是大破匈奴,实现了漠南无王庭,使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由盛转衰,最终消失在亚洲。

宋武帝刘裕则是在五胡乱华之后,胡人最嚣张最疯狂的时代展开北伐,大破诸胡。

至于赵武灵王,他最著名的事迹自然就是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使赵国一举成为军事强国,大破胡人,威震边疆。

那么在这四位帝王中,梁启超认为谁是最伟大的那一个呢?

答案既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汉武帝,而是赵武灵王!

梁启超是这样说的:痛哉!耻哉!中国民族之外竞史也!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贱种世世为中国患,而我与彼遇,劣败者九而优胜者不及一。其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而四役之中其最足为吾侪子孙矜式者,惟赵武灵。

梁启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梁启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赵武灵王是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的人,正是因为他“惊世骇俗”的大胆改革,才扭转了赵国的军事劣势,甚至改变了中原人对胡人的态度,影响中国几千年。

梁启超甚至将赵武灵王类比为在俄国改革的彼得大帝,认为赵武灵王实在是中国四千年来第一伟大的君主!

需知道,梁启超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其实要说起来,中国历史上完胜胡人的皇帝并不止这四位,比如还有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人,但是梁启超对这些人绝口不提,却用秦始皇、汉武帝来衬托赵武灵王。

梁启超为何如此偏爱赵武灵王呢?

我们看看梁启超先生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发文的时间就能体会到他的心意了。

梁启超先生处于中国内忧外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面对西方世界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全方位的冲击,“老大帝国”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亡国灭种,更是文化断灭的危险!

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的时间是在1903年,那时候正值清末,清朝内忧外患丝毫未减,反而面临土崩瓦解的趋势。

梁启超一生都在寻求一条中国强大的道路,力求改革,学习先进制度文化。然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屡屡碰壁,面对日渐强盛的西方及日本列强,以及贫穷落后愚昧的中国,梁启超先生迫切的希望有一位强力的改革者横空出世,拯救中国。

这就是梁启超撰写此文的原因,也是他拔高赵武灵王的原因。

我们看看梁启超先生对赵武灵王的评价吧:

欲使外有竞力,非举国为军国民不可。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唯秦与赵。赵之有武灵、肥义,犹如秦之有孝公、商鞅也,而秦之主动力在臣,赵之主动力在君。商君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王之变胡服也,凡以为习骑射之地也;以骑射教百姓,所谓举国民皆兵之也。

在文中,梁启超先生将赵武灵王君臣比作秦孝公君臣,并说,秦孝公改革的动力是臣子商鞅,而赵武灵王改革的动力则是君。赵武灵王就是彼得大帝。

梁启超这样说的核心论点则是:“非举国为军国民不可。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唯秦与赵。”

可见,梁启超认为只有军国主义,全民皆兵才能唤醒中国这个沉睡的“老大帝国”,梁启超的大声疾呼,呼唤强力君主的声音,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仁人志士的呼声呢?

只是很遗憾,清政府已经彻底腐朽,无力回天,八年后,清朝灭亡。

而梁启超先生全民皆兵,中国觉醒的愿望,终于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河南:帝王之相 圣人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河南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是我国绝有的十朝古都。他是帝王之相,圣人故里。河南一个积聚中华千年文脉的所在。在中国历史上,河南地区长期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对于河南省的洛阳、开封、郑州等城市,在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同时,目前来看,在郑州这个省会城市外,河南省还拥有三个省

  • 土木堡之战--明朝最耻辱的一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土木村是河北张家口市一座很普通的村庄。而在500多年前这里却成为了屠杀场,明朝的50多万大军和皇帝在这里遭遇最耻辱的一役,兵士卸甲逃亡,皇帝被生擒活捉……故事要从1449年6月说起。话说1449年6月,蒙古瓦剌部大举进犯明朝边境,战报传到朝廷,把持朝政的王振来了兴致。王振

  • 现在的辽东朝鲜半岛这块曾是明朝军事重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治所在鸭绿江口东之西朝鲜湾,也称皮岛,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位于丹东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毛文龙率197名勇士,趁后金主力出击时,夜袭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擒后金游击

  • 北伐时此人的神奇预言竟然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达到高潮后,主流媒体正转向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全面从严治党”成为超热关键词。在“张口说说”看来,从红军长征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很多精神和智慧一脉相承。历史的转圜总是那么奇妙:一次仓促的战略转移成为震古烁今的

  • 水浒李逵和三国张飞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和李逵两人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点,故而最近网上有人拿水浒传中的的李逵和三国中的张飞到底谁更厉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按说,这两个人都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如同问孙悟空和超人谁厉害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就本着书上描述的场

  • 古代的皇帝的朝政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都艳羡皇帝的生活,羡慕他们每日山珍海味,三宫六院,殊不知他们的生活其实很辛苦,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尤其是好皇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皇帝的生活吧。自从自从秦始皇创立了“朕即天下”,皇帝就得负责所有活儿,不仅苦,还累。比如清朝的皇帝起居必须有事节,四点必须起床,不想起

  •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为什么不迁都南京保持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历时270多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有点学着朋友提出疑问,为什么崇祯皇帝不迁都南京继续和清军对抗呢?就像西汉灭亡刘秀迁都洛阳,北宋灭,迁都临安作南宋一样。大家想想,南明政权一直持续到康熙年间才被彻底消灭,而这个被消灭的南明一直都是内部派系纷争

  • 古代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对于古代皇帝的认识基本上来源于电视剧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锦衣缎袍,荣华富贵,几乎所有能想到华丽的词汇都能来形容皇帝。但是实际历史上的皇帝可不是这样的。他们非常辛苦。自从自从秦始皇创立了“朕即天下”,皇帝就得负责所有活儿,不仅苦,还累。比如清朝的皇帝起居必须有事节,

  • 古代皇帝为什么平均寿命只有40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封建帝王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理说他们的生活锦衣玉食,医疗保健都是当时的顶级配置,皇帝的寿命应该很长才对,为何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有40岁呢?皇帝的一天是这样的:古代皇帝起床后一般会向长辈请安,之后就要去读书,读完吃饭,皇帝会在早膳过后正式开始理政,一般会持续一个上午,处理各种较大的政

  • 古代妓女从良后再遇恩客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妓女向来是被看做下九流的行当,从事这一行的女子一生受尽白眼冷遇,他们至此被划入贱籍。"我国娼妓之起源,大概胚胎于周襄王时代,齐国管仲之设女闾,即始作俑者。《战国策》二卷“东周”引周文君云:“齐桓公宫中女市女闾七百。按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则一闾为二十五家。管仲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