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皖南事变历史简介皖南事变真相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皖南事变历史简介皖南事变真相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193 更新时间:2024/1/24 0:00:56

历史上的皖南事变怎么回事?皖南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皖南事变最后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我们来看下文。

皖南事变简介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皖南事变历史背景

皖南事变是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军部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制造反共磨擦活动。1940年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发出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的“皓电”。

“皓电”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和诬蔑,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又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顾祝同等部准备向新四军进攻。“皓电”成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

皖南事变的历史过程

中共中央对形势发展的前途以及影响它的各种力量作出冷静的分析,提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正确方针。要求江北部队暂时免调;对皖南方面,决定让步,答应北移。11月9日,中共中央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名义复电何应钦、白崇禧(即“佳电”),据实驳斥“皓电”的反共诬蔑和无理要求;同时表示,新四军驻皖南部队将开赴长江以北。

12月8日,何应钦、白崇禧再电朱、彭、叶、项(即“齐电”),要求迅即将黄河以南八路军、新四军全部调赴黄河以北。12月9日,蒋介石发布命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于12月31日前开到长江以北地区;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941年1月30日前开到黄河以北地区。12月10日,他又密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等,调兵围歼新四军部队。

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皖南事变的历史影响

中共中央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坚决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正确方针。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对国民党顽固派从政治上和宣传上进行了猛烈反击。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力的声讨。

中共中央军委还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了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势下,不得不收敛其反共活动。1941年2月,蒋介石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

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惊醒和教育了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了自身。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同情,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

皖南事变烈士纪念陵园

1990年,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在安徽省泾县城郊的水西山修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傍泾川,邻城区,环境优美。主碑纪念广场由纪念碑、纪念廊、无名烈士墓等组成。纪念碑高12.36米、宽27米,碑面镶邓小平“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题词。碑下方为一汉白玉雕刻的花环,环周白色纪念廊内,镌刻着新四军军歌及《皖南事变烈士纪念碑碑记》。

皖南事变三位烈士简介:项英,袁国平,周子昆

项英烈士

项英(1898—194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项英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钧。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6-1930年期间,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

1931年后,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1月,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害。

袁国平烈士

袁国平(1906一1941),湖南省邵东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等职,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干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袁国平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办事处主任。1938年3月,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多人在奉命北移时遭到中国国民党军队包围。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突围中被叛徒杀害。在万分危急之际,袁国平挺身而出,指挥被打散的一部分部队继续突围北撤。激战中,袁国平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部队突围,举枪自尽,实现了“如果有一百发子弹,要用九十九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

周子昆烈士

周子昆(1901年-1941年),原名周维宽,字仲和。广西省桂林市人。周子昆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参加过五四运动,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中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屡立战功,升任连长、营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突围后,随项英辗转隐蔽,1941年3月13日在泾县赤坑山蜜蜂洞被叛徒杀害。牺牲时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兼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1955年6月,遗骸移葬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明上河图主要内容清明上河图现在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名画。那么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有多久了呢?我们来看下文。清明上河图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

  • 叶挺生平故事事迹怎么评价叶挺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四军独立团叶挺有着怎么样的事迹故事?叶挺最后结局是什么?后人对叶挺的历史评价是怎么样的?本文来说说关于叶挺的故事。叶挺简介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 六安起义事件经过简介六安起义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六安起义事件简介:六安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六安起义的结果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六安起义事件简介六安起义指:1931年2月15日,国民党军第46师一部在该师共产党员的组织策动下,在安徽六安城内举行了起义。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正当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 胡宗南人物简介胡宗南生平故事成就妻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胡宗南生平有着怎么样的故事?胡宗南有哪些历史成就?本文来说说胡宗南的故事。胡宗南资料简介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汉族,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

  • 唐朝五斗先生是谁 五斗先生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个人是唐朝的有名诗人,最厉害的个人技能就是能喝酒。要问什么叫能喝?据传说他能喝“五斗”酒都不带头晕眼花、走不了直线的,而且不管什么人,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请他去喝酒,他就开怀畅饮,直到喝醉为止,而且喝完倒头就睡,也不分什么地方!因为他海量的“五斗”(十升为一斗,一斗相当于比现代饮水机的那种水桶小点)

  • 秦始皇嬴政在哪个国家当人质?是被如何对待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秦国王子,嬴政为何会在赵国首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还要从他的父亲异人说起。由于秦昭王在位时间太长,他死的时候,太子已经五十三岁了,身体很虚弱。因此,这位老太子继位仅仅三天后就撒手人寰了。之后继位的便是嬴政的父亲,曾经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但说到异人,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吕不韦,因为没有他的精

  • 秦襄公是如何即位的?秦襄公有什么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庄公死后,秦襄公即位。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周王,进一步密切了秦人同周王室的关系,为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襄公七年,周幽王听信谗言,废掉了皇后和太子,立褒姒为后,并将其子伯服立为太子。他自己则日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不久,周幽王为博红颜一笑,亲手导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被废皇后的父亲是当时

  • 赵姬和吕不韦是什么关系?赵姬和吕不韦的命运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38年,也就是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一年后,嬴政已二十二岁,按照惯例,他要到旧都雍城举行成人加冠礼,完成这一仪式后,他就能亲政了。可就在嬴政亲政前一年,秦国的天灾人祸接连降临。公元前239年,秦国以王弟长安君为将军,统率秦军攻打赵国,但行军到山西时,长安君竟率军叛变。但叛乱很快被平息,长安君自杀。

  • 唐朝八大番将都是谁 他们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是一个雍容华贵、包罗四海的朝代,唐帝国时代的中华,真正的是八方仰慕、万邦来朝。唐朝皇室李家拥有鲜卑血统,所以唐朝的华夷之防没有那么严重。番邦士人在大唐为官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番将番兵也成了大唐的帝国利刃,抛去那些军阀和后来反唐的安禄山、仆固怀恩、李克用等人,九幽子筛选出了八位忠心耿耿的大唐番将

  •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朝诗人是谁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绝圣手是谁,七绝圣手乃是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这一称谓不是白白得来的,他特拿手七言绝句,从景下手,诗句通常使人联想起战役的严酷,诗句慷慨激昂,意境开阔,实乃珍品,被后人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因而,王昌龄也被世人称作七绝圣手。相传,因为王昌龄诗名早著,与其时一众名师我们往来密切,如其时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