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人物鲁肃生平简介鲁肃的故事鲁肃是怎么死的?

三国人物鲁肃生平简介鲁肃的故事鲁肃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42 更新时间:2024/1/25 3:42:25

三国人物鲁肃生平简介:鲁肃的故事是怎样的?鲁肃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鲁肃?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鲁肃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

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鲁肃的故事

一、出身豪族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东汉王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扩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

当时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

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为了避害,鲁肃举家迁居东城。当时的东城,为袁术的辖地。袁术闻其名,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不足与成大事,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

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迁居,急速赶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

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策,鲁肃与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东城去办理丧事。

二、辅佐孙权

鲁肃从其言。周瑜马上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并且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

孙权立即约见鲁肃,与其交谈,非常高兴。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时,鲁肃也告辞而出。但不一会儿,鲁肃又被孙权悄悄领了回来,合榻对饮。

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赐鲁肃,使鲁家的富有程度达到了旧时的水平。

鲁肃尽力辅佐孙权,每遇大事,他都参赞谋划,且思深虑远,有过人之明。

三、联刘抗曹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命周瑜西攻江夏,斩太守黄祖,进而准备夺取荆州。曹操本无暇南顾,如今见孙权攻取江夏,唯恐其攻取荆州,养成羽翼。于是在七月份开始南征,集结大军于南阳。

鲁肃刚到夏口,闻曹操已向荆州进兵。鲁肃日夜兼程,等他到了南郡,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降曹,刘备准备南撤渡江。鲁肃当机立断,去找刘备。

在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境内),鲁肃与刘备相遇。鲁肃说明了孙权派自己来的使命,然后和刘备共论天下形势,并问刘备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想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鲁肃说吴巨是个没有作为的庸人,劝刘备不要去依靠他。

接着,详细述说孙权的情况和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刘备听了鲁肃的分析,决定并力抗曹。

这时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交情。刘备率部进驻夏口(今湖北汉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

孙权得知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召集众位将领商议,将领们都劝孙权降曹。

此时周瑜正在外地,鲁肃劝孙权将他召回。周瑜归来,更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孙权授权周瑜,让他主持战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运谋划策。终于在赤壁大败曹军。

四、主持军政

赤壁战后,孙权愈加倚重鲁肃,把他称作自己的邓禹。后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鲁肃说:“您(孙权)固然神武盖世,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因为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

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曹操闻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落笔于地。

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信中说:“当今天下,正值混乱多事,这正是我日夜忧心的事,愿陛下预先考虑尚未发生的事,然后才想到安逸享受。现在既然与曹操作对,刘备近在公安,边境附近的百姓尚未归附,应当用良将前往驻守镇抚。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死之日,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

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移兵下驻陆口。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万余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

建安十九年(214年),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

五、周旋荆州

这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多次发生摩擦。鲁肃顾全大局,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刘备平定益州,孙权请刘备归还荆州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肯。

孙权派吕蒙率军进取,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刘备得知,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和关羽对抗。

鲁肃为了大局,邀请关羽相见,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鲁肃做出决定后,他部下将领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

鲁肃毫无畏惧,他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刘备辜负国家,是非尚未论定。关羽又能怎么样呢?”毅然赴会。

会上,鲁肃数次指责关羽:“我们江东真心诚意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兵败远方而来,无有立足之地。现在已经得到益州,既然没有奉还荆州意思,那么就只要求你们归还三郡,而你们还不从命。”

鲁肃话音未落,荆州方面的一将说:“说到土地,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占有,哪来一家永远占住不放的道理!”鲁肃当即大声喝叱,辞色严厉。关羽此时也操刀而起,对那人说道:“这些自然是国家大事,他知道什么!”用眼光示意那人离去。

单刀会没有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触即发。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孙权讲和。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孙、刘休兵罢战。

鲁肃是怎么死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黄龙元年(229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

当大帝迁都建业时,与将相文武大会,跟严畯说:“我过去把鲁子敬比作邓禹,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止过,现在又觉得如何呢?”严畯退席说:“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夸赞鲁肃太过了吧。”

大帝说:“过去邓仲华见到光武帝,当时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抚河北,行大司马事,光武帝最初并没有帝王的志向,是邓禹劝说他光复汉业,追索源头,开端是邓禹之议啊。子敬为人豪爽有奇略,与我最初相谈,便涉及帝王基业。这点与邓禹相似,我才这么比较。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偏爱他。”严畯于是佩服。

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 有才干,于274年病逝,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

鲁肃的墓址在哪里?

一、湖南省岳阳市墓址

鲁肃于公元217年卒于岳阳,岳阳是鲁肃生前镇守的城池,岳阳楼最早即是鲁肃的阅兵台,岳阳鲁肃墓位于岳阳市岳阳楼以东约500米处。

坟堆耸立如丘,高8米,直径32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周围砌有石栏杆。显得肃穆庄重,使人肃然起敬。

二、湖北省武汉市鲁肃墓

武汉汉阳龟山古称大别山,後因纪念鲁肃改为鲁山,到明朝才改成如今的名字。鲁肃墓原位於龟山南麓,1955年因修建长江大桥而迁至山腰的鼎园。

三、江苏省镇江市鲁肃墓

此墓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但由于战乱,原墓地已经不知所踪,如今位于北固山上的鲁肃墓是近代所立,与东吴猛将太史慈墓相毗邻。

如何评价鲁肃?

孙权: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孤亦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相似,故比之。

《吴书》: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周瑜: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陈寿: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婴历史资料简介刘婴历史故事刘婴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刘婴是谁刘婴怎么做的皇帝?刘婴最后怎么死的?刘婴历史资料简介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即汉孺子,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于居摄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始建国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世称“

  • 三国人物蒋钦生平简介蒋钦的故事蒋钦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蒋钦生平简介:蒋钦的故事是怎样的?蒋钦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蒋钦?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蒋钦生平简介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

  • 三国人物大乔生平简介大乔的故事大乔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大乔生平简介:大乔的故事有哪些?大乔的结局如何?大乔有哪些艺术形象?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大乔生平简介大桥(180年-?),庐江郡皖县人(今安徽安庆潜山),中国东汉末的女性,系乔公之女、孙策之妾、小桥之姊。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称大乔。与其妹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传说为绝世美女。大乔

  • 三国人物诸葛瑾生平简介诸葛瑾的故事诸葛瑾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诸葛瑾生平简介:诸葛瑾的故事是怎样的?诸葛瑾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诸葛瑾?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诸葛瑾生平简介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弘咨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

  • 三国人物凌统生平简介凌统的故事凌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凌统生平简介:凌统的故事是怎样的?凌统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凌统?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凌统生平简介凌统(189年-217年,一说189年-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

  • 三国人物小乔生平简介小乔的故事小乔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小乔生平简介:小乔的故事是怎样的?小乔的结局如何?小乔的墓址在哪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小乔生平简介小桥(180年代-?),本姓桥(小乔为后世误传)。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美女,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桥公的次女,汉末名将周瑜之妾。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与堪称国色的小桥可称天作之合,由此成为后

  • 三国人物诸葛恪生平简介诸葛恪的故事诸葛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诸葛恪生平简介:诸葛恪的故事是怎样的?诸葛恪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诸葛恪?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诸葛恪生平简介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

  • 三国人物徐盛生平简介徐盛的故事徐盛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徐盛生平简介:徐盛的故事是怎样的?徐盛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徐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徐盛生平简介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

  • 三国人物吕蒙生平简介吕蒙的故事吕蒙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吕蒙生平简介:吕蒙的故事是怎样的?吕蒙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吕蒙?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吕蒙生平简介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

  • 三国人物陆逊生平简介陆逊的故事陆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陆逊生平简介:陆逊的故事是怎样的?陆逊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陆逊?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陆逊生平简介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