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我们自称汉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

为什么我们自称汉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2/19 21:39:20

汉朝是一个遥远的时代,他距离我们已经有1800多年了,虽然这个王朝的脚步渐渐远去,但他的印记却愈发明亮,他的过去依然令人怀念,他的名字依然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

直到今天,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以这个朝代的国号为民族名,我们自称汉人,我们的文字为汉字,我们的文化为汉文化,衣服为汉服,女儿称汉女,男儿为汉子。"汉'这个字已经从国家到个人,从表皮到思想都打上了深刻的印记。

“汉人”这个称呼是从汉朝开始的,也是得于汉朝,所谓汉人就是指汉朝人。正如网友的提问,我们中国三千多年文字史,商周秦汉唐,两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时代变换,为什么偏偏以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做为民族的称呼呢?明清离我们更近,盛唐之名影响世界,为什么我们不叫明人、清人、唐人?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知乎上相关的问答也是多如牛毛,在这里我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汉"本身的涵义

"汉"指银河,有华美之意。曹孟德有诗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就是星河、银河的意思。汉朝因刘邦分封在汉中而名,汉中又因汉水环绕得名,而汉水,又因为其走向和天上银河一致,被认为是地上的银河,所以叫"汉水",也称"天河"。而银河又被冠以"光彩、明亮"的象征,所以"汉"有华美之意。

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只有宇宙才能包揽银河,那银河如同明镜一样光彩明亮。当年刘邦没文化,不理解"汉"这个字的意义,萧何便跟他解释:"语曰天汉,其称最美。"汉是一个美称。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到汉就能想到"天",古代一国之君,自称为天子,"天"就是信仰。要知道刘邦和他之前的统治者们是不同的,汉朝之前,无论是秦国还是诸侯列国的统治者都是贵族。夏商周都是看重血缘的贵族政治,周朝分封的要么是姬姓子孙,要么就是原商人部落,都是有姓氏的人。当时的社会是有严格的阶级划分的。

刘邦不是贵族,连文化阶级的士族都不是,他就是个没文化而且不务正业的粗人。这个人开天辟地似的结束了延续千年的贵族政治,当上了诸夏遗民的皇帝。对刘邦来说该如何取得天下人的认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刘邦有一个"斩白蛇"的传说,就像陈胜起兵那样,把自己神话;我虽然出身贫贱,但我不是凡人呐,我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万民的天子,总之跟着我干就对了。

"我"为天子,而"汉"又有天意,所以刘邦欣然接受以"汉"为国名。自此汉朝便开始了它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征程。

二、以"汉"为名的原因。

(1)汉朝完成了内部的整合与统一。

实际上我们是在汉朝才真正地完成大一统。秦朝通过军事与法制强行将华夏诸部捏合到一起,引起了较大的反斥。汉朝软硬兼施,加上战争消耗过大,六国贵族消灭殆尽,再无人进行割据,所以汉朝初年,天下稳了下来,给了刘邦、萧何他们喘息发展的机会。

黄老之术下的文景之治,让天下百姓尝到了大一统下和平生活的幸福感,使得人们对汉朝认同度极高,这是一个百姓怀念,文人盛赞的时期;后来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君权神授等儒教思想,加强了四海思想的统一,使得民心归附,国家凝聚力在文化思想层面大大加强,而不是仅仅从血缘和利益上暂时的结合。

总之,血缘加文化两大法宝将华夏各地人群,在西汉时紧紧地捏合在一起,所以人们对“汉”认同度非常高,愿意用汉人自称。

(2)是对外强悍的开拓史,形成的强烈民族自豪感。

汉武帝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自信,又是对匈奴发动全面战争,又是征朝鲜,打南越,还要兵出西域?

答案就是自信源于实力。统一整合的中原,历经文景之治后,有着举世无比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我们现在可能无法体会当时国家精英们的心情。

你要知道,汉朝可是将整个东亚最肥沃的土地,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史无前例地完成了高度的统一。汉朝中前期税收极低,可即便如此,仓库里粮食仍然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发霉腐烂。由此可见,整个国家拥有多大的财富。这么多钱不花出去,那也太没出息了。

而在汉武帝时中国的人口达到了近四千多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告诉你,你别看当时匈奴什么的号称控弦四十万多么唬人,他们是军民合一制,平时就是牧民,随时上马打仗。

他们控弦四十万,那就说明整个匈奴能骑马射箭的男子加起来也就四十万。以此推算他们总人口二百万都顶天了。刚才说了整个东亚人口基本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也就是汉朝境内,这不是夸大其词。现代科技对当时气候的推算,除了黄河流域其他地方还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

所谓百越之地,被称为烟瘴之地,全是原始森林,人烟稀少。一直到昭宣中兴时,岭南七郡人口加起来也才129万人,当初秦国迁移的那五十万人估计能成为南越人口的主力。汉朝这样的人口力量,在东亚就是降维打击。

如此国力之盛,岂能在家坐吃山空?汉武帝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后,废弃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转而用积极入世的儒家和法家。外儒内法,练兵选将,将国家机器高速转动,拉开了对外发威的大幕。

河朔之战收复肥沃的河套平原,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漠南之战发兵十万,卫青大败右贤王部主力,斩首万余;

河西之战霍去病转战千里,开疆拓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张中国之腋;

漠北决战帝国双璧同时出击,彻底将匈奴主力击溃,匈奴远遁,封狼居胥,漠南无王庭。

这只是个开始,对汉帝国来说也只是热热身,随后平南越、服夜郎、定朝鲜,将东亚最好的地盘占尽。

冠军候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拨开了西域的迷雾,这个盛产美食美景美人的地方实在令人神往,当然要去看看啦。一开始只是派使者领着几百人过去屯田探路,汉朝使者都是一群什么人?几百人就敢拿着刀灭国的人。

当初傅介子带着十二个人,拿着诏命跑到西域又是斩杀匈奴使者,又是刺杀楼兰国王,何等的强悍,而他的出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北地良家子。

后来汉宣帝干脆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机构,政治上统一了天山以南。迁移人口屯田驻军,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

男子汉、壮汉、大汉,等形容男人孔武有力的词语,均来自汉朝时那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对手的畏词,也是我们的荣耀,所以"汉"这个字于后人而言就是信仰。

三、后世文人对"汉人"这个称呼广泛的延用。

汉朝太过伟大,延续的时间又长,所以影响深远。唐朝那么强盛,但唐人却无比推崇汉朝,唐人众多的文学史学作品中经常以汉代唐。例如:《旧唐书》中记载,唐武德年间,突厥额利可汗人并州,唐遣鸿胪卿谓颉利曰:“汉与突厥风俗各异。汉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汉复何所用。”颉利纳其言,即引还。

《唐蕃会盟碑》中有“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疆……”、“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等等这种描述。

又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等等,例子很多,说明骄傲如唐人,也已经把"汉人"这个名字深入人心了。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失意文人,都是极为认同汉人这个称呼。唐朝以后,基本不再有其他的称呼,像"华夏'、诸夏、夏等称呼用得少了。基本都是以汉人自居。汉族的群体概念,伴随着"汉人"这个群称成为中原人民强力的凝聚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你好,李焕英剧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01年的某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在贾晓玲情绪崩溃的状态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相遇,二人形影不离,宛如闺蜜。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晓玲以为来到了这片“

  • 李焕英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焕英原型是贾玲已故的母亲。影片根据同名小品及贾玲亲身经历改编,由贾玲担任编剧,贾玲、沈腾、陈赫、张小斐等主演。片名中的李焕英正是贾玲已故的母亲,电影讲述女演员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梦想的故事。贾玲曾经说过,贾玲将母亲

  • 长歌行剧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武德九年,内廷生变,原太子之女李长歌(迪丽热巴饰)侥幸逃出,赴幽州求援。途中,长歌偶遇化名为秦准的草原部落特勤阿史那隼(吴磊饰),两人不打不相识,渐生英雄相惜之感。长歌在幽州粉碎一场阴谋,与此同时身份败露,前往朔州避祸。她藏于朔州太守公孙恒身边,助其共抗草原势力侵袭,却未想到敌方将领隼竟是旧识秦准

  • 项思醒65页ppt是什么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思醒65页ppt是什么梗?网红项思醒真不简单啊,她在与CEO男友同居交往期间,居然偷偷回家跟富二代订了个婚,真不愧是王思聪口中的高端玩家,不过今日,一名网友曝光了一篇65页的长文控诉项思醒出轨多人,瞒着男友与富二代订婚等等瓜,那么关于项思醒65页ppt是什么梗究竟是什么瓜呢?一起来看看吧。关于项思

  • 宋徽宗女儿肛裂而死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谷道破裂而死我们今天说的大宋公主,其实就是北宋时期的茂德帝姬,她是宋徽宗的女儿,非常的漂亮美丽,是宋徽宗几个女儿里面最为漂亮的,也非常的受宋徽宗喜爱。这是这样一位堂堂的公主,最后却沦为了金人的玩物,香消玉损,而且还是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死亡的,就是标题说的,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们接着往下

  • 大宋宫词李婉儿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宋宫词》大结局的时候,李婉儿也被封为宸妃,在赵祯登基不久,李婉儿就死了,死后,赵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并李宸妃立为皇太后,追谥号为章懿皇后。在电视剧《大宋宫词》当中,很多角色都是虚构的,但是刘娥和李婉儿并不是虚构的,刚开始的时候,李婉儿作为刘娥身边的侍女,并不起眼,其实李婉儿也是这部剧的重要人物。

  • 济公是哪个朝代的人 济公真的是神仙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济公,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他在民间的传说故事可是很多啊,而且还有关于他的影视作品,都是非常经典的。对于济公这个人的印象,大家肯定都是游本昌老师扮演的济公。那么历史上的济公是哪个朝代的呢?他真的是神仙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济公是哪个朝代的人济公是南宋的高僧。(1130年或1148年-12

  • 伯夷叔齐为什么反对周朝 伯夷叔齐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可想他们俩的思想,那么他们 兄弟二人为什么反对周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伯夷叔齐典故伯夷叔齐典故讲述的是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的两个

  • 刘邦的出身背景是怎样的 刘邦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汉高祖刘邦,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虽然他的出身是农家,但是他的能力也是非常高的,为人更是豁达开朗。后来刘邦也是起义成功。那么这个刘邦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喝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刘邦的出身背景是怎样的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

  • 太平公主死后她的子女下场如何 有后代活下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深受武则天宠爱,她原本要和吐蕃和亲,但因武则天极力反对,此事才作罢。太平公主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母亲的政治能力,她参与神龙政变,助唐恢复国号,此后又和李隆基一起发动唐隆政变,除掉韦氏势力。此后太平公主在朝中的权势日渐强大,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李隆基已经感到太平公主的威胁,但在这场争斗中,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