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昭宗李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晔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唐昭宗李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晔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07 更新时间:2023/12/19 19:13:20

唐昭宗李晔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昭宗李晔是怎么死的?李晔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唐昭宗李晔简介:

唐昭宗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至904年在位,在位16年。

唐昭宗李晔生平经历介绍:

文德元年(888年)昭宗即位时,黄巢起义虽已失败,但大唐帝国在农民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在地方,藩镇林立、军阀各占一地,目无天子,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昭宗为了扭转这种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处心积虑,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且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

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一天天壮大起来,昭宗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此后唐昭宗一直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

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唐昭宗为朱温所弑,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是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咸通八年(867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长安宫中,6岁时被封为寿王,初名杰。乾符四年(876年),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唐僖宗即位之后,因为是其同母弟的缘故,待他十分优厚。广明元年(880年)因为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李晔也是密切随侍唐僖宗左右,让他参与机要事务,众人都十分看重他。

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唐僖宗病危时,群臣因僖宗的皇子年幼,拟立皇弟吉王李保为嗣君,只有宦官杨复恭请立唐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杰。杨复恭之所以拥立寿王李杰,仍然是宦官自行废立的惯用旧例。加之寿王自身也能够表现一些军事才能,与杨复恭关系相处也算和谐,比较能为杨复恭等人接受。此时唐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恩准了,于是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遗诏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

当天就由中尉刘季述,率禁兵迎入寿王李杰,安置在少阳院,由宰相孔纬杜让能带人去观察。群臣见他"体貌明粹,饶有英气,亦皆私庆得人"。八日,僖宗崩,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即位于柩前,又改名为晔,是为昭宗。在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表面上,昭宗一再对杨复恭表示尊敬。

同时,却尽量回避与杨复恭等人的接触,政事都和宰相们商议。暗地里,昭宗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昭宗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因杨复恭从中阻挠,王瓌没能当上节度使。后来,杨复恭担心王瓌同自己争权夺势,先是主动提出让王瓌出任黔南节度使,然后在他赴任的途中,派自己的亲信把王瓌所乘的船弄沉,王瓌一家及仆人全部淹死。不久,昭宗得知了王瓌的真正死因,对杨复恭痛恨非常。

无论是个人恩怨,还是对权力的争夺,杨复恭都成为了昭宗的最大敌人,因此昭宗决心将其铲除。为了除掉杨复恭,昭宗对杨复恭的干儿子进行拉拢,挑拨双方的矛盾。杨复恭有个干儿子叫杨守立,本名叫胡弘立,官为天威军使,勇武过人,官兵都很怕他。昭宗用计离间杨复恭和胡弘立的关系,让他两个人相互攻击,以便趁机除掉杨复恭。唐昭宗笼络住李顺节以后,对杨复恭便不再假以颜色了。

此后,杨复恭和昭宗的矛盾公开化了。杨复恭写信给他在各地的干儿子,让他们拥兵自立。他的干儿子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和洋州节度使杨守忠,开始不向唐廷进贡,并且还上书攻击朝廷。对此,昭宗也毫不示弱,于大顺二年(891),夺了杨复恭的兵权,转而派他到凤翔去做监军。杨复恭针锋相对,留在长安拒不上任,同时,上奏要求回家养老,以此对昭宗进行要挟。昭宗趁机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了他的官职,只给他留了一个上将军的空闲职位。

杨复恭看到要挟不成,反而失了兵权,恼羞成怒,派人将宣布皇帝旨意的使臣杀死于归途中,然后自己逃到商山隐居。不久,他又回到长安昭化坊的官邸。其官邸距离玉山军营很近,他的干儿子杨守信是玉山军使,经常到他家中探望。杨复恭还给他的侄子兴元节度使杨守亮写信,说昭宗对不起自己,忘记了他的拥立之功,不仅不知恩图报,还对他百般刁难。他还指示杨守亮要"积粟练兵,不要进奉",公开和昭宗抗衡。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的结尾这是那句名言,"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乾宁二年,李茂贞又指使宦官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

挟持昭宗于乾宁三年七月十七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期间皇室宗亲覃王嗣周,延王戒丕,通王滋,沂王禋,彭王惕,丹王允,及韶王、陈王、韩王、济王、睦王等十一人被杀,直到乾宁五年。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朱温早就利欲熏心,看重的怎会是这些呢?天佑元年(904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

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又对他的侍臣说:"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朱温把昭宗左右的小黄门、打球供奉、内园小儿等200余人全部缢杀而代之以他选来的形貌大小相似的亲信。"昭宗初不能辨,久而方察。自是昭宗左右前后皆梁人矣!"

唐昭宗李晔是怎么死的?

朱全忠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的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来到宫殿,言军前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史太挥刀杀死她,闯入宫内。蒋玄晖入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

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史太逼近,将昭宗杀害,时年三十七岁。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

唐昭宗李晔的墓地在哪儿?

和陵是唐昭宗李晔的陵墓,位于偃师市顾县镇曲家寨村村南,占地3500多平方米,现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唐书·地理志》记载:"缑氏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天佑元年更名。"偃师市文物部门介绍,和陵的墓室长约10米、宽约6米。据村里老人讲,以前的和陵还能看到厚厚的封土,与不远处的恭陵(唐高宗太子李弘墓冢)外形很像。

底部是四边形,上部是圆形;陵前有神道,两旁有不少石雕。后来墓冢被毁,用作耕地,陵前的石翁仲(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和其他雕像也不知去向。如今,站在麦田之中,我们已很难辨识和陵的准确位置,虽然唐昭宗在位十多年,时间并不算短,但其葬身之地如今变得如此破败荒凉,不免让人感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代表作品《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琵琶行》的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代表作品《琵琶行》原文鉴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 唐僖宗李儇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儇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帝王李儇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僖宗李儇的结局是怎样的?李儇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在什么地方?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僖宗李儇简介:唐僖宗李儇(862年腊月十三-888),儇Xuān,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

  • 徐茂公简介徐茂公生平故事成就和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茂公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徐茂公有着怎么样的生平故事?徐茂公最后怎么死的?本文来说说徐茂公的生平。徐茂公简介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

  • 唐哀帝李柷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柷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哀帝李柷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哀帝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哀帝的结局怎么样?李柷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在了什么地方?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哀帝李柷简介: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

  • 杜甫《春望》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文赏析创作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甫诗歌作品《春望》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杜甫诗歌作品《春望》原文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作品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

  • 北魏的后宫佳丽为什么不敢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段历史,在别的朝代后宫女子恨不能多生几个儿子能母凭子贵,但在北魏后宫佳丽无能敢生孕这是怎么回事呢?后宫的女人说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才会有一进宫门深似海。这里的女人有时候真的很可怜,所以他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只能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还有就是赶紧生个皇子,这样母凭子贵。可是

  • 兰陵王:打仗的时候生怕对手被自己帅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每天被自己帅醒的小编而言,如果不扒一下兰陵王这个害怕把别人帅死的人,肯定会浑身发痒。兰陵王姓高 名孝瓘又名肃 字长恭(北齐,541年―573年)短暂的一生,只活了三十来岁。史书记载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等等,反正就是说他哪都好,堪称完美男神。与皇位失之交臂兰陵王的爷爷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

  • 萧玉瑶一手毁了梁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玉瑶是南北朝梁武帝的女儿永兴公主。梁武帝觉得大臣殷叡的儿子精于书法便想把萧玉瑶许配给他。可是萧玉瑶不高兴了。可婚姻大事,在古时候是父母做主,何况历来公主的婚姻往往都是皇帝谋求某种政治利益的手段。当然,梁武帝要把萧玉瑶嫁给殷均没有半点政治意味他只是想让放荡不羁的女儿嫁给书法家后,能受到一些熏陶,别再

  • 拓跋宏:中国古代最有孝心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他的一生都活在其祖母冯太后的阴影下,但孝文帝确是极其孝顺的,堪称最孝顺的皇帝。孝文帝终其一生都没有亲自处死冯妙莲,这或许与他仁慈的个性有关,但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在内,这种感情包含嫉妒与宽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初即位时,由冯太后临朝称制。拓跋宏秉性孝谨,政事无论大小,都先禀明太后

  • 石苞如何成为了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史书上记载他“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聪明,长得帅,又有风度,个人素质非常过硬。起先他只是南皮县中一名小吏,身份低微,在那个越来越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一个寒族出身的人想要出人头地,无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石苞的飞黄腾达之路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