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保卫战简介南京保卫战过程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南京保卫战简介南京保卫战过程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4/1/19 9:01:29

历史上南京保卫战是怎么回事?南京保卫战发生在什么时候?南京保卫战过程怎么样最后为什么会失败了?

南京保卫战简介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保卫战过程

1937年12月1日,江阴要塞失守。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东面的包围。这样,南京的第一道防线江宁、牛首山、淳化、汤山、龙潭之线已暴露在敌军面前。1937年12月9日,南京南郊秦淮河畔炮声连绵不断。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攻克高桥门,光华门进逼。夜色中的光华门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团长谢承瑞上校望着远处一言不发。此时已不用言明,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大战就要来临。

10日上午,日军占领大校场的通光营房,炮轰光华门。谢承瑞团长指挥部下依托城墙坚决还击,并将战况向教导总队总队部汇报。总队长桂永清中将命令,炮兵团立即入城,设阵地于明故宫,支援谢团。炮火中的日军依然不断冲锋,至下午三时,已推进到护城河一线。晚八时,一支十人的日军敢死队冲入光华门外城城门洞内。谢承瑞团长向在午朝门督战的桂永清总队长建议火烧日寇。获得批准后,谢团长亲率士兵运送汽油到外城箭楼。

半夜时分,将汽油灌进城门洞并投下火种。霎时浓烟滚滚,枪炮声声。火还未熄,谢团长命令打开城门并率领一排战士反击。城门洞中的日寇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击毙。光华门阵地安然无恙,而谢承瑞团长冲锋在前,被火焰灼伤。受伤的谢团长撤回阵地后又一次向巍然屹立的光华门望去。他保住了光华门,但他不知道就在不远处的通济门,71军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少将已经以身殉国。

通济门的战事是在10日下午爆发的。城墙在炮火中倾颓,259旅的将士们与日军殊死搏斗,终因缺口太大,阵地失守。259旅喘息未定,71军军长敬久的电话就打到了前线指挥所。命令259旅和261旅迅速恢复原阵地。易安华旅长手持军令,没有半点犹豫就叫通了261旅旅长陈颐鼎少将,相约黄昏反击。尽管他清楚,他的部队已在几个月前的淞沪会战中大伤元气。

黄昏来临,暮色中的滚滚硝烟使得天空愈加昏暗。攻击的信号升空,易安华旅长亲率一个加强团向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陈颐鼎旅长率261旅两个加强营由北向南猛攻。日军前锋被夹在城墙和259、261旅出击部队之间,易、陈二部又被夹在日军前锋与日军后援之间。混战之中,只听得到枪声和喊杀声。战至深夜,突入之敌被全部消灭。但易安华旅长头、腰、臂受伤多处大量失血壮烈殉国。年37岁。

11日,日军的进攻重点转向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负责防守雨花台的是右翼阵地88师262旅和左翼阵地88师264旅。从9日到11日,雨花台阵地不断受到日军的进攻。262旅和264旅凭借地形殊死抵抗,寸土未失。日寇的进攻在11日达到最激烈的程度。日军的攻势在源源不断的增援下丝毫未减,雨花台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262旅旅长朱赤少将和264旅旅长高致嵩少将手中再也没有一兵一卒可供投入战斗,而且他们没有任援军。战斗进行到12日凌晨,伤亡惨重的守军依然牢牢控制着雨花台。日军暂停了进攻,调集重炮和飞机轰炸262旅阵地。

炮火越来越密集,山上的工事在轰炸中成为废墟,坚守山岗的262旅将士们一批批阵亡。炮声停止后,蜂拥而上的日军步兵再也没遇到抵抗。守军262旅全军覆没,旅长朱赤少将殉国,年37岁。此时?264旅的坚守更加艰难。日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已冲上阵地,与守军短兵相接。混战持续到下午,枪声和喊杀声逐渐停息。264旅阵地失守,旅长高致嵩少将阵亡,年39岁。

雨花台失守,日军取得了制高点,继续向中华门进攻。至12日,守军74军51师302团团长程智殉国。但中华门守军依然死战不退。下午5时许,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撤退令下达后,各军师长大多未回部队,只是打电话将命令下达后就各自跑掉。失去了指挥的撤退转瞬间就成了溃退。守军各部纷纷退向挹江门,形势大乱。

清凉山宪兵指挥部,宪兵副司令兼首都警察厅厅长肖山令少将命令分散在各处的宪兵、警察部队集结撤退,身边只留下宪兵教导团的两个营维持撤退秩序。等到肖山令完成撤退的善后工作到达江边时已是深夜。此时,还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望江兴叹。肖山令果断命令大家寻找一切可利用的东西,迅速过江。在他的指挥下,散兵们扎起木筏开始渡江。突然,中山大道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日军已追了上来。肖山令见敌军来势凶猛,便指挥未过江的散兵向两侧撤退,自己亲率宪兵掩护。最终殉国。年35岁。

南京保卫战中日双方兵力

中国方面

第2军团(第41、第48师)

第66军(第159、第160师)

第71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德械部队,时为中国最精锐部队

第72军(第87师);师长王敬久,德械部队,国民党精锐军

第74军(第51、第58师)

第78军(第36师)

第83军(第154、第156师);军长叶肇、副军长邓龙光

教导总队(第103、第112师);队长桂永清

宪兵部队三个团

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

副司令——罗卓英

约10余万人

日本方面

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朝香宫鸠彦王

第三师团先遣队-联队长:陆军大佐鹰森孝

第九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吉住良辅

第十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中岛今朝吾

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一部)-歩兵第百三旅团长:陆军少将山田栴二

第十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柳川平助

第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谷寿夫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牛岛贞雄

第百十四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末松茂治

国崎支队(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支队长:陆军少将国崎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下文。先来说说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飞夺泸定桥简介飞夺

  • 一二九运动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简介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二九运动简介: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什么?一二九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二九运动的结果如何?一二九运动有什么意义?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又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一二九运动简介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

  •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宗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中国同盟会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同盟会成立是历史经过是怎么样的?同盟会的宗旨是什么?本文来介绍下关于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简介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 遵义会议历史内容简介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遵义会议是怎么回事?遵义会议怎么召开的有哪些内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来详细说说历史上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历史简介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

  • 四渡赤水战役简介四渡赤水的过程如何评价四渡赤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战役简介:四渡赤水的战役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四渡赤水?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

  • 日本怎么投降的日本投降的时间过程和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是国家公祭日。那么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是怎么投降的?日本在哪里投降的,日本投降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小编来说说关于日本投降的这些事。南京大屠杀简介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

  • 辛亥革命背景过程简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怎么爆发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过程和结果是怎么样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来详细说说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简介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

  •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过很多战役故事,本文来说说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的故事。四渡赤水故事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

  • 淮海战役资料简介淮海战役历史过程意义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淮海战役是怎么爆发的?淮海战役伤亡人数有多少?淮海战役打了多久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本文来详细说说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历史简介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

  • 三民主义是指哪三个主义三民主义内容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中山曾经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概念?那么“三民主义”是指哪三个主义?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下文。三民主义历史简介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