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淮海战役资料简介淮海战役历史过程意义和影响

淮海战役资料简介淮海战役历史过程意义和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4/1/21 11:01:06

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淮海战役是怎么爆发的?淮海战役伤亡人数有多少?淮海战役打了多久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本文来详细说说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历史简介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历史背景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国军不利,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从下半年开始,国军开始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造成共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

一个月后,中共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

9月间中共发起济南战役,攻克济南,这是中共首次攻克国军重兵设防的坚固城池,也宣示了重点防御计划的失败。在战役中,尽管蒋介石命令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个兵团北上解围,但摄于中共华东野战军的强大阻援部队,三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直至济南城破,黄、李两兵团尚未集结完毕。

新华社在1948年10月24日播发了济南战役的战果: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其中将官23人,战场起义2万余人,缴获辎重弹药无数 。美联社对此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山东境内只剩除青岛等少数据点,使得共军南下作战再无负担,同时,鉴于邱黄李三兵团的犹豫,由此,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粟裕就于1948年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1948年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淮海战役历史过程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场,位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交界地区。这里地形开阔,村落稠密,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纵横贯穿,公路四通八达,是大兵团机动作战的极好战场。淮海大战的发起,国共双方最高统帅部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1月7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依据辽沈战役胜利后出现的全国军事形势的巨大变化,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原定规模,指示华东野战军主力按原部署直出新安镇两侧及台儿庄、贾汪、邳县、炮车;中原野战军主力及华东野战军的一部,继续在徐州以西地区,求歼敌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后两大野战军即可直逼徐蚌线。

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杀向战场,拉开了大的帷幕。6日夜,第四纵队攻占了邳县、滩上。担任歼击敌第七兵团任的各纵队正向新安镇及其两侧地区挺进,直插陇海路。

粟裕的指挥部繁忙异常,敌情报告和战报一个接着一个送达。指挥员的敏感使粟裕对一份侦察报告给予了极大的视:“刘峙集团可能实行总退却。”8日凌晨,粟裕一面向中央军委发报,建议“如后方支援力量尚可满足战争需要,则力争歼灭刘峙集团在长江以北,勿使南撤。”一面指挥各部队猛烈进攻截击敌第七兵团,并向徐州进逼。

担任围歼敌第七兵团的我军各纵队从四面方向敌展开猛烈攻击。到20日拂晓,歼灭敌第四十四、第一百军全部及第六十四、第二十五军各一部,攻占敌兵团部所在地碾庄圩。黄伯韬逃至大院上,继续指挥残部作困兽之斗。至22日,黄伯韬兵团约十万人被全歼,黄伯韬本人也被击毙。

担任阻援的各纵队从12日开始坚守阵地,强防御,抗击了东援之敌五个军、十二个师的疯狂进攻,迫使敌人每天只能爬行二至四里路。

敌第七兵团被歼后,蒋介石于11月24日电召刘峙、杜聿明到南京开会,决定以徐州的第二、第十六兵团向南,第六、第八兵团由任桥、花庄集向北,第十二兵团经南坪集向东北攻击前进,企图南北夹击,重新占领宿县,恢复津浦路徐州、蚌埠之间的交通。

11月23日,淮海前线总前委根据敌情的变化,报经中央军委批准,决定以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归中原野战军指挥,参加歼灭敌第十二兵团的作战。以华东野战军的五个纵队位于宿县、西寺坡地区,阻击敌人第六、第八兵团北援,力争歼其一部,保障中原野战军的侧背安全;以华东野战军的六个纵队和鲁中南、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二旅位于徐州以南夹沟到符离集之间,跨津浦路两侧,阻击徐州之敌南援。

中原野战军从24日发起攻击,到25日晨将敌第十二兵团围困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地区,并在固镇以西歼灭敌第十八军第四十九师。敌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奉蒋介石之命,于7日以其主力四个师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被围歼部队击退后转入阵地防御。

与此同时,刘峙、杜聿明以第十三兵团守徐,以第二、第十六兵团沿津浦路东西两侧南犯。粟裕指挥部队进行顽强阻击,将敌滞留在孤山集、后南桥、四堡、褚兰以北地区。

中央军委11月28日电示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敌第十二兵团被解决后,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的可能,应作防范准备。

蒋介石鉴于黄维的处境危殆,打通津浦路的计划难以实现,徐州将更显得孤立,为保存徐州主力,并救出第十二兵团,于11月28日召杜聿明到南京研究对策。决定放弃徐州南撤。29日,刘峙率“剿总”机关部分人员飞抵蚌埠。30日晚至12月1日,杜聿明率三个兵团及徐州民党党政机关人员并裹胁部分青年学生,共三十万人,全部撤离徐州,沿徐州、萧县至永城公路仓皇西撒,伺机南进。

在查明徐州之敌动向后,粟裕立即指挥部队展开追击和堵截。以第十二、第一、第四纵队并行向徐州、萧县之间尾敌追击;以第九、第八、第三和鲁中南纵队由城阳、雎溪口作平行追击;以第十纵队由塘圩,第二、第十一纵队由固镇地区分别向永城、涡阳、亳州方向急进,迂回拦击。

杜聿明调整部署,采取东、西、北三面掩护,向东南逐次跃进突击,企图与黄维兵团会合。粟裕指挥部队采取三面突击、一面堵击的战法,将敌人全部合围于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并于6日歼灭了向西南方向突围的敌第十六兵团。

正当敌第十二兵团即将被歼灭,杜聿明集团二个兵团、八个军被合围在以陈官庄为中心,南北十里、东西二十里的狭小地域内,全军覆没已成定局之时平津战役开始了。为了稳住并消灭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进行了战场休整。粟裕指挥部队边围困敌人,边进行休整。经过二十天的休整,部队士气旺盛,体力恢复,斗力大为提高,为最后总攻,全歼杜聿明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月下旬,整个战区雨雪交加,气温骤然下降。敌人空运时续时断,粮食弹药补充不上,敌军大批士兵冻饿而死,有一万四千人为求生路,向我军投诚1949年1月初,华北、东北我军给予了傅作义集团以沉重打击,并切断其退路。华东野战军经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对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

粟裕将部队组成东、南、北三个集团和一个战略预备队,于1949年1月6日下午,三个突击集团同时对敌发起猛烈攻击。9日,敌人在二十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施放毒气,向西突围。黄昏,粟裕指挥部队全线出击,分路插入敌阵至10日下午全歼了杜聿明集团,击毙敌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活捉了杜聿明。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朝阳映照在茫茫雪野上,淮海平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淮海战役双方军力

解放军共出兵60万,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协调一致共同作战,一共二十三个纵队,并加上40万左右的民兵以及200多万人的支前大军的支持,总前委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华东野战军有第一、三、四、六、八、十、特种兵、两广纵队加上山东兵团以及苏北兵团,一共十六个纵队外加四个旅,共四十多万人。而中原野战军参战的有第一、二、三、四、六、九、十一这七个纵队以及三个旅,将近二十万人。

国民军由刘峙担任总指挥,集结了国民党的良兵主力,共80万人。其中由邱清泉担任司令的第二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灭,含六个军。增援黄维的第六兵团由李延年指挥,下辖四个军。由黄伯韬指挥的第七兵团在第一阶段于碾庄地区被歼灭,下辖五个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民主义是指哪三个主义三民主义内容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中山曾经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概念?那么“三民主义”是指哪三个主义?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下文。三民主义历史简介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

  • 冯国璋资料简介冯国璋生平故事冯国璋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冯国璋是个怎么样的人?冯国璋的生平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冯国璋最后怎么死的呢?我们来看下文。冯国璋简介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

  • 南昌起义历史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详细说说历史上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历史经过产生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南昌起义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

  • 民国一块银元能买多少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银元是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那么一块银元在民国时期能买多少东西呢?我们来看看,民国袁大头银元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银币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图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图案和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总统。当时,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

  • 平津战役历史简介平津战役背景过程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平津战役是怎么发生的?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是怎么样的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我们来看下文。平津战役简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

  • 德先生赛先生简介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德先生赛先生简介: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德先生赛先生的提出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德先生赛先生简介“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德先生赛先生的历史背景“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一名词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一大重要口号。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 徐志摩代表作品简介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志摩代表作品简介: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徐志摩个人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

  • 辽沈战役历史简介辽沈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沈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大战役之一,那么辽沈战役发起的背景是什么?辽沈战役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最后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辽沈战役简介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

  • 徐志摩生平简介徐志摩的故事徐志摩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志摩生平简介:徐志摩的故事是怎样的?徐志摩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徐志摩生平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

  • 历史上北平怎么解放的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中北平幸免于难,那么历史上北平是怎么被解放的?为什么说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呢?我们来看下文。北平解放历史简介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平津战役的尾声。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国民党守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北平的国民党守军陷於绝境。16日,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邓宝珊代表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