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崔颢著名诗歌代表作品介绍崔颢简介崔颢人物生平经历介绍

崔颢著名诗歌代表作品介绍崔颢简介崔颢人物生平经历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26 更新时间:2024/1/26 15:48:34

唐代诗人崔颢著名诗歌代表作品有哪些?崔颢的人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介绍吧!

崔颢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崔颢人物生平经历介绍: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与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

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

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

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

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崔颢著名诗歌代表作品介绍: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为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奠定了他一世诗名。《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精粹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之首,可见世人对此诗的器重。

元代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

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上关于崔颢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牧简介杜牧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杜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是怎样的一个人?杜牧的人物评价怎么样?杜牧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杜牧是怎么死的?具体逝世时间是什么时候?一起来了解一下杜牧的相关历史资料吧!杜牧简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

  • 唐高祖李渊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渊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高祖李渊生平有着怎样的经历?李渊是怎么建立唐朝的?李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李渊是怎么死的?李渊的陵墓在什么地方?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

  • 李贺简介李贺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李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歌作品有很多传世名句,诗人李贺的人物评价怎么样?李贺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诗人李贺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

  • 李煜简介李煜生平经历介绍李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煜不仅仅是唐朝时期的帝王之一,李煜也是一名才子,是一位诗人,李煜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李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李煜是怎么死的?李煜简介: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

  • 孟郊简介孟郊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孟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孟郊的人物评价是怎样的?孟郊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孟郊是什么时候逝世的?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唐代诗人孟郊吧!孟郊简介: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

  • 王勃简介王勃生平经历介绍王勃历史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诗人王勃少年英才,令世人遗憾的是,王勃英年早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年轻的诗人生平经历如何?历史评价怎么样?王勃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奇才呢?王勃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

  •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李世民生平经历介绍李世民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政时期有哪些成就?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局如何,李世民究竟是怎么死的?李世民的陵墓在什么地方?本文将为你一一介绍!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

  • 李绅诗歌代表作品介绍李绅简介李绅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李绅为我们遗留了哪些诗歌作品?李绅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诗人李绅吧!李绅简介: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

  • 刘长卿诗歌代表作品介绍刘长卿简介刘长卿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刘长卿有哪些诗歌代表作品?刘长卿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刘长卿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唐代诗人刘长卿吧!刘长卿简介: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

  •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温庭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温庭筠生平有哪些经历?温庭筠的结局是什么?温庭筠最后是怎么死的?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温庭筠简介: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