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的生母是谁?

朱棣的生母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4/2/11 19:20:38

明成祖朱棣,即历史上的永乐皇帝,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朱元璋即位不久就被封为燕王。朱棣勇武善战,十八岁以后受太祖之命就国北京,手握重兵,和秦王、晋王等一同成为明王朝北边抵御蒙古人人侵的钢铁长城,深得太祖的喜爱与信任。据说,在皇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元璋还曾经考虑过把燕王立为太子,这给了雄心勃勃的燕王一个极大的希望。可是,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最终还是遵从了礼法的传统,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在他死后即位当了皇帝。

燕王十分不甘心皇位就这样被年幼的侄子夺去。建文元年,他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谋反,一直攻打到南京城下,逼得建文帝闭宫自焚,这才如愿以偿的登上了觊觎已久的皇位。因为他是用武力夺取政权,当时的许多人非常不满,称他为“燕贼”。于是永乐皇帝开始大规模篡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据。就是因为他如此胡改一通,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谜团。例如永乐皇帝的生母是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今天的人们也并不能给了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关于永乐皇帝生母的第一种记载,也是明朝官方史料所认为的,是太祖的高皇后马氏。《明太祖实录》说:“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次晋王(木冈)次上,次周定王(木肃)”肯定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为马皇后亲生。《明史·成祖本纪》也说:“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与前说如出一辙,但是由于朱棣曾经大肆篡改史料,许多学者都不相信正统史书上的这种记载,一生致力于明史研究的吴晗先生,认为其中有篡改之词,不能信以为真。而且更令人疑感不解的是有些史籍却说马皇后并非生五子,只承认四子朱棣与五子周王为马皇后所生。如(皇朝世亲》说太宗与周王为高皇后所生而懿文太子秦王、晋王为妃子所生。《鲁府王牌》也说:“今鲁府所刻玉牒,又以高后止生成祖与周王。”然而《皇朝世亲》与《鲁府王牒》皆已早佚,这个说法难辨真假。从朱元璋遗留下来的言行准则中,我们能够明确地知道他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立长”,并且在给他的子孙们留下的训言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如此看来,说早死的懿文皇太子并不是马皇后所生恐怕立不住脚的。相应的,人们就更加质疑成祖是马皇后所生的事,也许正是这位皇帝想抹杀建文即位的合法性,使自己成为已故老皇帝的嫡子与长子,才使出这样的手段。

关于成祖生母的第二种说法是达妃说。黄佐的《革除遗事》说,懿文、秦、晋、周王均为高皇后所生,而太宗(朱棣)为达妃所生。王世贞的《二史考》也曾引用此说。但是,后人分析黄佐把明成祖说成是达妃所生也是别有用心的,不足为信。清代史学家朱彝尊就认为,黄佐的书对建文帝下台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情,而对明成祖夺权大加贬斥,明显有个人感情色彩,所记之事难免“虚传妄语”。

第三种说法是成祖为太祖的蒙古妃子所生。这种说法来自《蒙古源流》的记载,认为明成祖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顺帝的妃子瓮氏所生,是元顺帝的遗腹子。这个妃子是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瓮吉喇特托克托之女,名叫格呼勒德哈屯。元顺帝逃离北京都城时,她被朱元璋的军队俘虏,并被朱元璋纳为妃子。这时候,她已经怀胎七月,被俘虏后不到三个月就产下一子,就是明成祖朱棣。这种说法一看就令 人觉得十分可疑,当时明太祖已经坐拥天下,他怎么会看上一个怀胎七月大腹便便的元妃呢?即使他真的对这个妃子发生了兴趣,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把她“越三月而生"的皇子当作己子又委以重任呢?这恐怕是蒙古人编造出来的一出离 奇故事,以此来证明元王朝的血脉犹在吗!当然也有另种听起来较为可信的说法,它承认朱棣是明太祖的亲子,母亲仍是元顺帝之妃。又说因为永乐皇帝生母这种特殊的身份,而没有被列入祖宗祭祀的神庙中,而是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说得很是传神,煞有其事似的。

第四种说法是碩妃说。持此说者,有何乔远的《闽书》,谈迁的《国榷》、李清的《三垣笔记》等。近人傅斯年朱希祖吴晗等也赞同此说。他们的根据是《南京太常寺志》认为明成祖的生母是碩妃。按照《太常寺志》的记载,以明孝陵奉先殿的陈设为旁证.奉先最中间南向列太祖、马后两神座,东边排列的是诸妃神座,西边则独列碩妃神座。按照封建王朝的传统,后妃地位最尊的是皇后,其次就是继位皇帝的生母,在明十三陵中到处可见一帝二后的墓葬形制。奉先殿祭祀神座如此排列,无疑表明了碩妃是成祖的生母,所以才得到如此的尊崇。这个推测是合情合理的。许多清代的学者也肯定了这种说法,还有人进一步考证说碩妃是高丽(今朝鲜)美人。但是这种说法仍然有着模糊不清的地方。首先,有关这位碩妃的记载历史上从无其他记录;第二,作这部《南京太常寺志》的嘉靖时的进士汪宗元,他生活的年代距成祖生年已经间隔了一百七十多年,他的材料从何而来?是否准确?还有一点可疑的是,这种说法仅见于《太常寺志》,为何别的史书从无相似记载?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完全回答出来的。如此看来,由于成祖蓄意篡改史料而造成的生母之谜,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历史湮没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屈原投江是哪条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屈原投江的地方叫汨罗江。汨罗江位于湖南省。汨罗江是主要流经湖南平江县及湘阴东部,发源于江西修水黄龙山梨树埚的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其中平江县境内流经192.9公里、汨罗市境内61.5公里。汨罗江以修水滥觞至平江长寿镇为上游、长寿镇至平江黄旗塅为中游、黄旗塅以下为下游。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

  • 阳关大道指的是通往哪里的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阳关大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通过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办法, 又作“阳关道”。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阳光大道”出自唐朝诗人王伟的《送刘司直赴安西》,原文为: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意思是:在通往西域的阳关道路上,向四周望去,满眼都是边塞的烟气和沙尘。阳关:在今

  • 胡沛泉生平经历简介胡沛泉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胡沛泉生平简介:胡沛泉的经历是怎样的?胡沛泉的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胡沛泉生平简介胡沛泉(1920年6月19日-2019年2月19日),中国著名工程力学与航空专家、教育家。出生于江苏无锡,1940年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41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土木工程理学硕士学位,1944

  • 郭淮生平故事简介郭淮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淮生平简介:郭淮的故事是怎样的?郭淮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郭淮生平简介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东汉末年,郭淮被举为孝廉,先后任平原郡府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司马。征西将军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

  • 李如松生平故事简介李如松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如松生平简介:李如松的故事是怎样的?李如松究竟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李如松生平简介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

  • 隋世宗杨昭生平故事简介杨昭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世宗杨昭生平简介:杨昭的故事是怎样的?杨昭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隋世宗杨昭生平简介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

  • 徐福生平故事介绍徐福为什么要东渡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福简介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道家名人、曾担任秦始皇的御医,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秦始皇时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沿海东渡,传说遍及韩国南部与日本,成为历史上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今已成为先秦史、秦汉史、中外关系史、航海史、民俗学、宗教学

  • 民国新生活运动简介新生活运动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新生活运动简介:新生活运动内容是什么?新生活运动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民国新生活运动简介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指1934年至1949年在中华民国政府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横跨八年抗战。新运以”礼义廉耻“重要思想为主,使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新运最后因中华

  • 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历史简介中国远征军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是什么?中国远征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中国远征军的评价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

  • 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的领导人黄冈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的领导人是谁?黄冈起义第一枪谁开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全称潮汕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丁未起义、丁未革命,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汕饶平县黄冈镇发动的反清起义。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何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