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国简介: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辽国很强大吗?

辽国简介: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辽国很强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4/2/29 16:31:51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朝,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其创建者为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民族。历史文献上有关契丹族的确实记载,始于北魏登国四年(389)。其主要活动地区是在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一带,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狩猎。该族不断地发展壮大,唐朝初年,契丹八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有兵四万,接受唐朝统辖。唐朝衰落后,契丹族不断向外扩张,俘掠外族人口,实力大增。

后梁贞明二年(916),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通辽八仙筒附近)称天皇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神册三年(918),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潢河以北正式建都城,称为皇都(后改称上京)。随后,降服甘州回鹘,攻灭渤海国。会同元年(947),辽太宗灭亡后晋,改国号大辽。统和元年(983),辽圣宗耶律隆绪曾改国号契丹。辽道宗咸雍二年(1066),又恢复大辽国号。

辽国共历九帝,前后凡210年。其疆域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辽国采用“因俗而治”的统治制度,其特点是根据不同地域,各民族不同的发展水平,而制定独特的统治制度。其内容包括有部族制、奴隶制、渤海制和汉族封建制,采用南、北两套官制进行管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

“国制”是指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职统称南面官。南、北面官的称谓,与契丹习俗有密切关系。“辽俗东向而尚左”,因此,辽朝皇帝的宫帐都坐西朝东,文武百官的牙帐(官署)分列宫帐两旁。

辽朝尚左,皇帝的左面即北面官署。因此,北面官地位优于南面官。北、南两面官的区别还在于管理的范围不同。“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史·百官志》)。北面官主要管理北面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南面官主管南面从事农业经济的汉族等。北面官制是在契丹氏族部落制基础上发展来的一套官制。因此,北面官职多保留部落联盟制的痕迹。如大于越府、北南大王院、北南宣徽院、大内惕隐司、大国舅司、大林牙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

辽南面官制实际上是从中原王朝移植过来的制度。最初,辽太祖仿唐制在中央设立三省,但是当时还未完全具备后来南面官三省的职能。朝中另设汉儿司,主管汉人事务,官员为总知汉儿司事,由汉族大臣担任。辽朝得燕云十六州后,对中原制度进一步吸收,汉制逐渐完备。

辽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前期由于国力主要用于向外扩张,采取奴隶制的掠夺式经济,使辽初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对某些地区经济造成破坏。直到辽圣宗时期,辽朝的经济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无疑是封建化改革的结果。

辽朝统治者管理经济的办法与政治制度相同,也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由于这一方针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北方社会经济在这一时期处于上升阶段。从生产性质划分,辽代经济大体可划分为三大区域:渔猎区、牧区和农区。

以渔猎为基本生产方式的是居住在潢河、土河之间的契丹族以及东北部女真等族;以畜牧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是北方草原各民族;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是南部地区的汉族以及东部渤海人。三个地区的社会组织形态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政体之内,加速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推动了辽代经济向高层次的发展。早已进入封建门坎的南部汉族地区经济,在辽代起主导作用,带动着北边地区,使牧区、渔猎区在不同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步伐向封建经济过渡。

辽国的文化发展及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方面。辽国历法不仅吸收了中原汉族历法的优点,而且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契丹民族特色。辽国的医学成就也很显著,其针灸、切脉诊法、妇产医科、尸体防腐等技术都具有较高水平。辽国名医直鲁古所著《针灸脉诀书》,在当时很有影响。辽代的建筑受唐代建筑的影响,并糅合契丹尚东之俗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辽代主要通行的文字是契丹文和汉文。

保大五年(1125),辽天祚帝被金军俘虏,辽亡。金天会九年(1131),原辽国大臣耶律大石在楚河流域重建国家,仍沿用辽国号,史称西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辽国的前世:契丹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契丹人居住在帐篷里,居无定所,逐水草往来迁徙,过着游牧生活。从南北朝到隋朝,契丹先后受柔然、突厥等族的控制,但是他们同中原的汉族封建王朝,一直有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契丹各部以名马和毛皮奉献给中原王朝,通过朝贡,发生经济上的往来,为各部落的成长造成有利的条件。在4世纪末的北魏时期,契丹就有8个部落,各

  • 党项羌会农耕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对内徙的党项羌实行了“羁縻府州制”。党项羌虽有叛乱,但总体上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这种环境为党项羌诸部的发展和勃兴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内徙后的党项羌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内徙党项羌的原氏族、部落的血统关系逐渐松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逐渐向地

  • 西夏后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灭亡时,蒙古军队焚烧其城,并对其境内的居民进行了灭绝性的屠杀,使境内的郡县废于兵,土地荒芜,造成长达30年难以恢复元气的境况。西夏的遗民何去何从了?这是一个长期为人们所困惑的问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夏灭国之时,依然有许多人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西夏遗民不仅在西夏故地继续生息繁衍,而且,随着蒙元王

  • 北凉武威公主:锦绣未央中的心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一阵子热播剧锦绣未央,已经开播收视节节攀登,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个时期的与剧中相对应的人物。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南北分裂,民族矛盾激化,形势十分混乱。其中北凉就是十六国之一。那么,最近新剧《锦绣未央》中的北凉公主心儿在历史上是不是确有此人

  • 中国历史上比武则天还厉害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她是一个女人,她不是皇帝,但是她比女皇武则天还狠,毒死了自己的亲身儿子,她就是北魏的胡太后。胡氏,一说名胡承华,史书多称之灵太后,反正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名字。司徒胡国珍之女,母亲皇甫氏。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讲解佛理。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进入宫廷讲授。过了几年,她利用自己的方便暗示宫里的人帮这位

  • 五代苻彦卿家竟出了仨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符彦卿是天雄军节度史,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是后周世宗的皇后,六女儿是北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在这三个皇后中,老大的故事最具有传奇色彩。大符后最初嫁给河中节度史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当初,李守贞让算命的看过,说大符后是皇后命。李守贞本来就有造反的意思,算命的又说儿媳妇有皇后相,这不是儿子要当皇上了吗?往前推

  • 中国历史上杀害兄弟最多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权斗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血腥残忍。手足相残的惨剧更是屡有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唐代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长兄李建成与四弟李元吉,成为皇位继承人。清代前期,康熙诸子各显神通,在紫禁城展开了步步惊心的惨烈斗争。那么,谁是历史上杀害兄弟最多的皇帝呢?翻阅史料,我们便会发现,

  • 十六国时期最让人叹息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带大家把目光转移到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十六国时期,而介绍的一位帝王就是十六国时期最为传奇的帝王,在位二十余年的他,曾经让前秦统一北方,一时拥兵百万,资财如山。而数年之后,却是北方大乱,最后身死人手。但没有为天下人嘲笑,而是扼腕叹息。或许,从他的失败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什么,他就是前秦世祖宣昭

  • 为与慕容熙斯通,她力保其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慕容熙(385年407年),字道文,小字长生,鲜卑族,成武帝慕容垂少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主。慕容垂英雄一世,却在公元396年的一次征途中,于参合坡对着先前战死的数万战士的尸骨嚎啕大哭了一场,哭得伤筋动骨,没几天就死了。后来慕容熙的四个慕容宝做了皇帝。后燕在慕容宝的统治下国力日

  • 夜掘皇陵报父仇,焚烧骨灰饮满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南梁时期有一个孝子,此人名叫王颁。他有一段隐忍三十年后为父报仇的残忍事迹。王颁是山西祁县人,南梁名将王僧辩的次子。在历史上,王僧辩大名鼎鼎,堪称一代枭雄。侯景叛乱后,南梁陷入混乱,侯景一手遮天,简文帝萧纲形同傀儡。大宝二年 (551年),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领军讨伐侯景,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