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谭嗣同生平简介谭嗣同的故事谭嗣同绝命诗是怎样的?

谭嗣同生平简介谭嗣同的故事谭嗣同绝命诗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4/2/10 5:10:18

谭嗣同生平简介:谭嗣同的故事是怎样的?谭嗣同是怎么死的?谭嗣同绝命诗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谭嗣同生平简介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的故事

一、早年生活

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

1870年(同治九年),谭嗣同五岁,时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复活,故名“复生”。

1875年(光绪元年),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蒙。

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

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二、求学经历

1877年(光绪三年),谭嗣同在浏阳与唐才常订交,他又师从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

1884年(光绪十年),谭嗣同离家出走,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

1888年(光绪十四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三、维新之始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年30岁的谭嗣同在家乡满怀忧愤,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

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

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2月,谭嗣同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

四、创作仁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谭嗣同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在从北京去江苏任职的途中游历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后在南京候缺期间,开始创作著《仁学》。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月17日,谭嗣同写成其重要著作《仁学》,它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五、维新志士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支持下,与唐才常等倡办时务学堂,他首先加强了时务学堂中维新派力量。

自己担任了分教习,又安排唐才常任中文教习,协助任总教习的梁启超,在教学中大力宣传变法革新理论,“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败”。孔子改制、平等、民权等学说由此而乘风扬波,日益恢张。

他还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初,谭嗣同创建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抨击旧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同年8月,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谭嗣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5日,光绪下诏授给谭嗣同和林旭、刘光弟、杨锐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磐简介生平经历介绍王磐代表作品有哪些作品艺术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磐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作品?王磐的作品有哪些艺术特点?一起了解一下诗人王磐吧!王磐简介:王磐(约1470年~1530年)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江苏高邮人。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

  • 夏完淳简介生平经历诗歌作品介绍夏完淳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完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诗歌作品有哪些?夏完淳的诗歌都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夏完淳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夏完淳简介: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

  • 郑之珍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介绍叙伦堂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之珍生平有哪些著名代表作品?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明朝文人郑之珍吧!郑之珍简介:郑之珍,字汝席,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

  • 婉容资料简介末代皇帝溥仪与婉容的感情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婉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婉容与末代皇帝溥仪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来看下文。婉容资料简介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怎么嫁给溥仪的1922年,已满1

  • 梁启超生平简介梁启超的故事梁启超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启超生平简介:梁启超的故事是怎样的?梁启超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梁启超生平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

  • 袁黄简介生平经历介绍袁黄著作有哪些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黄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文学成就?袁黄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袁黄的相关资料介绍吧!袁黄简介:袁黄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袁黄是(浙江嘉善人,又有资料称其为江苏吴江人)。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

  • 柳如是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介绍柳如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柳如是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诗歌代表作品?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柳如是简介:柳如是,女诗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

  • 宋濂简介生平经历诗歌作品介绍宋濂怎么死的故居祠堂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濂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生平有哪些著作和诗歌作品?宋濂最后是怎么死的?宋濂祠堂和故居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宋濂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

  • 真可简介生平经历著名代表作介绍真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真可僧人一生有哪些文学成就?著名的代表作品又有哪些?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僧人真可吧!真可简介:真可(1543~1603),明末僧人。字达观,晚号紫柏大师。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吴江(今属江苏)人。真可生平经历介绍:有哪些著名代表作品?17

  • 钱福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介绍钱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诗人钱福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作品?钱福最后是怎么死的?生平有哪些轶事和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钱福简介: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之后。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