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随枣会战目的过程简介随枣会战的结果如何?

随枣会战目的过程简介随枣会战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2/18 11:30:21

随枣会战简介:随枣会战的目的是什么?随枣会战的过程是怎样的?随枣会战的结果如?本这就为你介绍:

随枣会战简介

随枣战役发生在1939年5月(民国二十八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的作战。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5月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解除国民革命军对平汉线(现京汉铁路)交通的威胁,以第三、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二、第四旅团等,向随县、枣阳地区进攻。

为牵制和阻击日军进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宗仁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个集团军和江防守军进行防御,并实行反击。

战至23日,第五战区部队先后收复枣阳、随县。日军退回钟祥、应山,恢复战前态势,会战宣告结束。国民党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随枣会战的目的

武汉地区的日军为了消除长江北面湖北北部、河南南部方向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国第5战区的主力,中国军队与之展开为期20天的会战,粉碎了日军的企图。

武汉会战后,武汉长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长江江防、鄂北、豫南、皖东大别山区划规第5战区。第5战区地处国民政府中枢门户的川东要冲。

这一地区拥有相当优越的地形条件作凭借。大别山雄峙于东,桐柏山横卧在北,西依荆山,南濒长江,大洪山虎踞其中,汉水(襄河)之险贯通南北。第5战区内另有两条重要交通线,一为汉宜路(湖北汉口—湖北宜昌),一为襄花路(湖北襄阳—汉口花园),该战区进可袭扰平汉线威胁武汉地区,退可屏障川陕大后方,自古为并兵家必争之地。

第5战区虽然所属部队系统庞杂,战斗力参差不齐,重武器相当缺乏,但是依托有利地形积极袭扰日军。1939年4月上旬,中国军队从东西两侧频频袭扰平汉线南端,尤其令武汉日军不安的是,中国为加强第5战区实力,进一步将6个师兵力移往枣阳,准备加强对日军的袭击。

随枣会战的过程

一、战争开始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等在湖北省随县、枣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中国各战区发动“四月攻势”,积极袭扰牵制日军。第5战区从东、西两面向平汉铁路南段进攻,汤恩伯指挥的第31集团军主力,由湖北移驻枣阳,加强了第5战区的实力,使日军侧背受到威胁。

日军为解除中国军队对其武汉和平汉线(北平至汉口)交通的威胁,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以第3、第13、第16师团和骑兵第2、第4旅团等,由信阳、应山、钟祥一线向湖北省西部随县、枣阳地区进攻,企图歼灭中国第5战区主力部队,以解除困扰。

为牵制和阻击日军进攻,中国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集团军和江防军。制定了依托桐柏山、大洪山山区,据守重要城镇,持久消耗日军,伺机反击的方针,准备挫败日军的进攻。

5月1日拂晓,驻钟祥、京山方向的日军第16、第13师团主力和骑兵第4旅,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自钟祥向中国军队右集团军之第37、第180师发起进攻。

4日,日军突破长寿店两侧守军阵地,即以主力沿襄河东岸向枣阳方向突击。激战至5日17时,日军突破守军阵地并向守军第41军第122师阵地攻击。守军第180师据守长寿店掩护主力退守黄起庵东西之线;第37师退守姚家河一线;第38师一部进驻流水沟。

6日,日军攻占长寿店,突破黄起庵后向北急进,并猛攻第122师温家庙一带阵地。中国守军分别在奉乐河、姚家河、流水河、双河、张家集一带侧击日军。

7日,日军继续向北突进,攻陷守军张家集、双河阵地。8日,日军续向茅茨畈、新集进攻;双方在茅茨畈、新集展开激战,至10日,日军先后攻陷湖阳镇、新野,并向唐河及枣阳东北地区推进。

二、失守唐河

中国军队右集团军一部和江防军襄河东部队分别向日军后方进击,收复新野;第122师、第180师分别向唐河、樊成以北方向撤退;第37师、第38师及第132师仍固守襄河东岸。

与此同时,日军第3师团主力自应山向守军随县地区之左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84军及第13军发起攻击。中国守军第84军与日军血战后退守塔儿湾阵地。

5月2日,日军第3师团向高城第31集团军第13军阵地攻击。双方在塔儿湾、高城一带激战,塔儿湾阵地失而复得六七次。至4日,日军施放毒气,守军伤亡惨重,塔儿湾阵地失守。中国军队被迫放弃高城向西转移,高城为日军占领。

5日,日军在飞机、坦克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向守军猛攻。中国军队在高城河两岸及历山至江家河一线与日军展开血战,至6日,被迫退守天河口、高城一线。7日,随县失陷。8日,日军突破第84军第二线阵地,攻陷枣阳;续向第85军江头店阵地猛攻,为防止陷入日军合围,守军奋勇抗击后,撤离江头店阵地;第84军向唐河;白河地区转移;第39军留大洪山游击。

10日,第31集团军主力向唐河转进,于15日到达泌阳以北地区。在信阳方面,日军于5月8日向桐柏进攻;枣阳之日军于10日进抵张店镇、上屯镇附近。

第1战区第68军以第143师守确山、明港;以第119师守桐柏,阻击日军后,于11日退守桐柏西北及西南阵地,掩护第5战区各部撤退。日军骑兵第4旅团向唐河进击,于12日攻陷唐河县。

三、反守为攻

为变守势为攻势,第5战区令第31集团军会同第1战区第2集团军从豫西南下,将大部分日军反包围于襄东平原地区,进行猛烈攻击;第33集团军主力向枣阳攻击,其余部队向钟祥日军攻击,牵制其后方。

中国军队在向日军反攻中将其击退;14日,收复唐河县,16日,光复桐柏,粉碎了日军的合围计划。19日,中国军队经4天苦战,予南返日军以重创,收复枣阳。

左集团军第39军奉令化整为零,进入山区分散游击;右集团军河东部队及江防军连日发动进攻,袭击日军后方,切断交通,完成任务后于21日撤回襄河西岸。

22日,向随县迫进,23日收复随县。日军退回钟祥、应山等原驻地,恢复战前态势,会战宣告结束。

随枣会战的结果

这次会战,中国军队在兵力上占较大优势,能协同配合,但兵力使用欠灵活,曾一度处于被动局面,后经全军将士浴血奋战,恢复原态势。

中国军队虽然也受到了较大损失,但彻底击败了日军围歼中国军队的企图,并使之付出惨重代价。毙伤日军1.3万余人,日军遗尸5000余具,达到了牵制消耗日军目的。

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第5战区进退主动,适时转移外线,立于有利地位,日军撤退时,追击、阻击得力,取得较大战果。

如何评价随枣会战?

随枣会战前后不及3周。日军使用主力突破汉水东岸中国守军阵地,突进至预定目标完成一翼包围,但其他两路日军则在随县及其北侧地区遭受有力抗击,未有进展。

第5战区鉴于战场形势,决定转移战术,由主力逸出敌之包围圈,转移至外线作战,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打击敌人,命令转守为攻。日军由于合围计划失败且面临中国军队的反击,不敢久留,遂行撤退。中国军队尾追不舍。

至24日,中国军队先后收复枣阳、桐柏等地,日军除占领随县县城外均退回至原地区,大体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妺喜生平故事简介妺喜真的导致夏朝灭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妺喜简介:妺喜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妺喜真的导致夏朝灭亡了吗?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妺喜简介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的全称和简称方式,妺喜应姓喜,即嬉(也作僖)。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妹”字字

  • 嫫母传说故事简介嫫母到底长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嫫母简介:嫫母传说故事有哪些?嫫母到底长得怎么样?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嫫母简介嫫母又称丑女,上古时期传说人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相传嫫母发明

  • 伯益生平简介伯益主要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伯益简介:伯益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伯益主要事迹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伯益简介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蟜极曾孙(另一种说法为元孙),嬴姓。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夏朝君主夏启继位后,没有忘记伯益

  • 商朝妇好生平故事简介妇好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妇好简介:妇好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妇好墓在哪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商朝妇好简介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妇为尊称,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

  • 东晋名士谢万生平经历简介谢万的典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晋名士谢万简介:谢万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谢万?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东晋名士谢万简介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士,太常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之弟。谢万出身于陈郡谢氏,早年曾任司徒掾、抚军从事中郎、吴兴太守。他在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并领淮南

  • 商朝君主河亶甲生平经历简介河亶甲迁都迁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君主河亶甲简介:河亶甲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河亶甲迁都迁去了哪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商朝君主河亶甲简介河亶甲(生卒年不详),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安阳内黄),以缓解

  • 南京不能成为首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南方,位置突前,守着长江天堑,对江浙很重要,对东南沿海很重要,从孙权起就是南方最重要的古都。朱元璋之后,洪秀全、孙中山、蒋介石都曾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没有一位真正统一过北方。古人说金陵有天子气,被始皇东巡镇住,500年后才能抬头。500年后,正好是晋室南渡,定都建康。南京不能统一北方

  • 中日友好条约怎么签署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中首相1972年9月30日下午从中国回到东京,稍事休息就到自民党总部出席参众两院议员全体会议。日本国会虽通过了关于田中访华和中日建交的报告,但亲台派议员却不赞成田中和大平的说明,便对田中、大平群起而攻之,处处刁难。前苏联对中日联合声明的反霸条款小题大作,反应强烈,又向日本展开微笑外交,提出进行日苏

  • 新中国把首都定在北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总结一下,共产党取天下,大体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最终把首都定在北京。(一)解放东北、华北1.立足陕甘宁根据地。2.东进山西,以山西为中心,向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察哈尔发展。3.挺进东北,解放晋东南。4.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同时,以八路军的晋冀鲁豫根据地为基础,解放晋西南、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

  • 美国与台湾断交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下定决心与中国建交后,又为处理美国和台湾的关系而发愁。蒋经国预料卡特可能在其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便指示其驻美“大使”沈剑虹尽早与卡特会晤,阻挠美国与我国建交。沈剑虹怀着出现奇迹的希望会见美国国务院官员,请求尽早安排他与卡特总统会晤。美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