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岗军英雄排名简介瓦岗军为什么失败?

瓦岗军英雄排名简介瓦岗军为什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88 更新时间:2024/1/17 13:50:56

瓦岗军简介:瓦岗军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瓦岗军为什么失败?瓦岗军英雄排名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瓦岗军简介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早在大业七年(611年),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畏罪逃亡到瓦岗寨(今滑县南),继而聚众起事。不久后,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纷纷加入,势力渐强。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发生严重的内讧,李密杀翟让,并坚持在东都城外与隋军相峙的错误战略。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引兵西归,在洛阳城下与瓦岗军相遇,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军和王世充军前后夹击,大败。九月,李密西走,降于唐朝,瓦岗起事军队终于溃散。

瓦岗军发展历史

一、起义

大业七年(611),东郡法曹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于是,他逃亡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绩也都前往参加。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以致“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起义队伍逐步扩大起来。

二、投奔

大业十二年(616),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投奔瓦岗军。李密较有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翟让重视李密的建议,首先攻取了荥阳。

荥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向东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而且已逼近东都洛阳。可见,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

面临强大的瓦岗军,荥阳太守杨庆无可奈何,隋炀帝特派“号为名将”、“威振东夏”的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镇压瓦岗军。

李密认为张须陀勇而无谋,遂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接战,佯败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陀紧跟翟让十余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间时,李密伏兵四起,隋军陷入重围。

张须陀为了救被瓦岗军包围的部下,几度杀回重围,最后,力竭而死。张须陀战败,隋军“昼夜号哭,数日不止”。可见,这次瓦岗军的胜利是对隋炀帝政权的沉重打击。

三、开仓放粮

大业十三年(617)二月,瓦岗军攻取洛口仓,并开仓放粮。洛口仓也叫做兴洛仓,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个粮仓。仓城周围二十多里,城里挖了三千个大窖,每个窖里贮藏着八千石粮食。这都是隋王朝的战略储备粮。

翟让、李密两人带七千名精兵攻打兴洛仓。这些兵士原是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农民,一听得攻打粮仓,个个摩拳擦掌,勇气百倍。他们向兴洛仓发起猛攻。驻守在兴洛仓的隋军虽奋力抵抗,但是怎么也抵挡不住像插翅猛虎一般的瓦岗军。兴洛仓被攻破了。

瓦岗军攻破兴洛仓以后,立刻发布命令,开仓放粮。兵士们打开一口口粮窖,让老百姓尽情地拿。受饥挨饿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拥向粮仓,从头发花白的老人,到背着孩子的妇女,前来领粮。大伙对瓦岗军的感激心情,就不用提了。贫苦农民大量参加起义军。

隋朝在洛阳的越王侗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军二万五千人前往镇压。翟让、李密预先侦知了隋军的动向,作了周密的部署。

刘长恭对瓦岗军的情况则一无所知,表面看到瓦岗军的人数不多,遂麻痹大意起来,瓦岗军乘隋军初来乍到,饿饥疲惫之时,大举进攻,隋军大败,死者十之五六。刘长恭仓皇逃回东都。瓦岗军得到大量的辎重器甲,力量壮大,声威大振。

四、攻破

四月,瓦岗军逼近东都城郊,攻破回洛仓(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致使东都粮食缺乏,陷入困境。九月,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 (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开仓放粮,起义军增加了二十多万。

这时,瓦岗军有数十万之众,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瓦岗军还公开宣布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表示要推翻隋朝政权。

五、瓦岗兵败

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的时候,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了。

由于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大,其威望也就越来越高,翟让遂主动把领导权让给了李密。后来,翟让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劝翟让夺回领导权,这样一来,矛盾日益激化,以致最后李密杀了翟让。

六、李密降唐

瓦岗军内部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义宁元年(618)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军北上,瓦岗军虽然对宇文化及作战取得胜利,但也损失严重。

九月,东都隋军乘机发动进攻,瓦岗军全面失败,李密走投无路,于十月奔赴长安,向新建的唐朝投降,瓦岗军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的政府军,割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迫使隋炀帝陷入江都孤岛,不能控制全国。最后虽然也走向失败,但仅有的洛阳隋军残余势力也已面临末日了。

义宁元年(公元618年)十月,瓦岗军在王世充率领的隋军打击下全面失败,李密走投无路,奔赴长安,向新建的唐政权投降,不久被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随枣会战目的过程简介随枣会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随枣会战简介:随枣会战的目的是什么?随枣会战的过程是怎样的?随枣会战的结果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随枣会战简介随枣战役发生在1939年5月(民国二十八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的作战。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

  • 妺喜生平故事简介妺喜真的导致夏朝灭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妺喜简介:妺喜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妺喜真的导致夏朝灭亡了吗?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妺喜简介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的全称和简称方式,妺喜应姓喜,即嬉(也作僖)。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妹”字字

  • 嫫母传说故事简介嫫母到底长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嫫母简介:嫫母传说故事有哪些?嫫母到底长得怎么样?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嫫母简介嫫母又称丑女,上古时期传说人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相传嫫母发明

  • 伯益生平简介伯益主要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伯益简介:伯益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伯益主要事迹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伯益简介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蟜极曾孙(另一种说法为元孙),嬴姓。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夏朝君主夏启继位后,没有忘记伯益

  • 商朝妇好生平故事简介妇好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妇好简介:妇好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妇好墓在哪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商朝妇好简介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妇为尊称,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

  • 东晋名士谢万生平经历简介谢万的典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晋名士谢万简介:谢万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谢万?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东晋名士谢万简介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士,太常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之弟。谢万出身于陈郡谢氏,早年曾任司徒掾、抚军从事中郎、吴兴太守。他在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并领淮南

  • 商朝君主河亶甲生平经历简介河亶甲迁都迁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君主河亶甲简介:河亶甲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河亶甲迁都迁去了哪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商朝君主河亶甲简介河亶甲(生卒年不详),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安阳内黄),以缓解

  • 南京不能成为首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南方,位置突前,守着长江天堑,对江浙很重要,对东南沿海很重要,从孙权起就是南方最重要的古都。朱元璋之后,洪秀全、孙中山、蒋介石都曾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没有一位真正统一过北方。古人说金陵有天子气,被始皇东巡镇住,500年后才能抬头。500年后,正好是晋室南渡,定都建康。南京不能统一北方

  • 中日友好条约怎么签署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中首相1972年9月30日下午从中国回到东京,稍事休息就到自民党总部出席参众两院议员全体会议。日本国会虽通过了关于田中访华和中日建交的报告,但亲台派议员却不赞成田中和大平的说明,便对田中、大平群起而攻之,处处刁难。前苏联对中日联合声明的反霸条款小题大作,反应强烈,又向日本展开微笑外交,提出进行日苏

  • 新中国把首都定在北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总结一下,共产党取天下,大体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最终把首都定在北京。(一)解放东北、华北1.立足陕甘宁根据地。2.东进山西,以山西为中心,向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察哈尔发展。3.挺进东北,解放晋东南。4.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同时,以八路军的晋冀鲁豫根据地为基础,解放晋西南、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