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强大的金国比宋朝还早灭亡几十年

为什么强大的金国比宋朝还早灭亡几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92 更新时间:2024/2/7 12:03:35

“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大金国志》卷24)

某种程度上说,金国是亡在了这句话上。

他们始终过度轻宋。本来金国已苦于蒙古,1213年成吉思汗大举南下,金国黄河以北的广阔郡府,只保住了中都、真定、大名等11城(《金史宣宗本纪》)。金宣宗屈辱求和,大贡金帛,换取蒙古退兵。成吉思汗一走,金宣宗慌忙决定放弃中都,南迁开封。这已是亡国之兆,反对声浪很大,如若主战派得胜,金蒙尚还有一拼。

但直学士孙大鼎的一句话,也就是上面的那句话,决定了金国的命运。

金宣宗满脑子想着南迁可以“取偿于宋”,遂携带大批财宝和宫眷百官,放弃中都(北京),南迁开封。到了新都屁股还没捂热,蒙古又来了一波,干得更狠,金国辽东、河北、山东、河南共有860座城池被蒙古扫掉。宣宗吓尿,又不敢北上跟蒙古人决一死战,干脆来个“九公封建”,把河北、山东之地分别承包给9个汉人为主的军阀,搞缓冲地带,希望“赖其力复所失地”。

都混成这样了,却还对南宋摆天朝上国的谱,本来宋廷那边还有“扶金以为屏障”的念头(宰相史弥远)。只不过请求削减一部分岁币,却被金宣宗一口拒绝。宋人一恼火,干脆一不给,断绝往来。

没想到,金国众将帅反倒一个个大喜过望,它们都认为欺负锉宋不在话下。何况,宋朝一直在边界的淮南一带储存了大批军需物资,还有边贸商旅也囤积大量商品,金军十分眼馋(“贪其淮南之储”《金史食货志》),轻易发动“贞佑南伐”。

从公元1217年开始,十余万金军步骑直扑宋境,在东西两路用几年苦战,先后攻克光山县、罗山县、兴州、天水军、白环堡、大散关、皂郊堡、西和州、成州、阶州、大安军、黄州、蕲州等州、县、关、堡;宋朝内部又有软骨派慌里慌张,请求把几年“欠”的岁币全部交给鞑子,以绝战祸。

但这次宋廷非常坚决,朝野反对,人们认为“堂堂大朝,卑辞厚礼,谨奉垂亡之国,自示削弱,谁不侮之!”于是举国坚决抗战。

金军在各战场开始屡吃败仗,宋军在大散关痛击金军,杀统制完颜赟;抗蒙名将完颜阿邻作为侵略者,遭受惨败,被宋兵斩于蜀口;勇将黄鲁阿普答甚至兵败被活捉;而时全大败于淮上,“一军全没”。淮南战场,金兵“野无所掠,军士疲乏,饿死相望”(《金史》卷104)。

特别是京湖战场,宋军在枣阳、光山、随州、樊城、湖阳取得决定性胜利,打得完颜讹可仅以身免,单骑狂逃,宋军还涌现出孟宗政这样的名将。

金史也承认被打得“三军偾亡”、“国家精锐几尽丧”,原本想取财于宋,结果反倒“兵财俱困,无以御之”(《金史食货志》)。

如若宋、蒙能达成战略共识,合力灭金,金国是挺不了多久的。幸亏1220年成吉思汗决定西征,只留下二万蒙古兵给木华黎,让他经略金国。这才让金国大为喘息。1224年,金哀宗上位,立即停止南伐,“敛戍息民,招携弃怨”,与南宋修好。全力北敌蒙古,终于又撑了10年。

金之亡,并非仅仅不敌蒙古,关键是战略上的主动作死,“南开宋衅,西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补患”。可为后人所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这个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登基,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接纳下来的谋士,指挥作战,组织供应,事事皆能妥善处理。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为功臣之首。洪武元年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徐达常年带兵在外作战,实权掌握在李善长手中。之后,

  • 纣王到底是不是一个残暴昏庸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商朝的皇帝为商纣王帝辛。纣王到底是个怎样的君主?姬发为何要讨伐他?商纣王是一名十分喜欢打仗的君主,他先是对西北的黎氏部落发动了战争,然后又扫平了东南夷,虽然这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商朝的国库却空虚了。后来,商纣王宠信妖妃妲己,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供自己和妲己两人享乐。等到后来,商纣王

  • 廉颇为什么要逃往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第一大将。长平大战,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老将廉颇,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全被坑杀。赵国的国防力量受到毁灭性打击。赵孝成王又羞又愧,只好再次起用廉颇,封廉颇为相国,食邑尉文郡,赐号信平君。燕王派相国栗腹出使赵国,以五百金为赵王上寿,与赵国结好。栗腹回来后,对燕王说,经过长

  • 皇帝每天都穿着龙袍上传,那么龙袍需不需要换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每天穿着龙袍,那么古代皇帝的龙袍需不需要换洗呢。首先古代天子就是代表着上天之子,肯定是不同于普通人的,在古代那都是比人不可以仰望的,既然这不同于凡人,那么用的东西肯定是普通人想不到的,就说皇帝穿的龙袍,那都是有着严格的限制和选材,一般都是用上好的丝绸,还有就是上面的图案也很讲究。皇帝的服装有几个

  • 古时的粟特人是现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粟特民族逐渐和波斯人、突厥人融合,形成今天的塔吉克和乌兹别克人的祖先。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粟特人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因此长期受周边的强大外族势力的

  • 古时男子二十岁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希望他成为

  • 武松是什么地方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清河县。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2、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这武松兄弟

  • 古代中郎将是一个什么官职,起源于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郎将起源于西汉,废于宋代。自然见到回应很对人都说中郎将起源于秦代,但实际上 是错的。秦代并无中郎将的官职,而仅有中郎职,此职是专业叫法陪侍在皇上窗框的人,而在秦代能得到这一头衔的与此同时有千余人之多。直至西汉初期设五官、左、右三中郎署,而其三署的最大头领就号为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和右中郎将,此后中

  • 24节气的顺口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二十四节气歌版本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版本2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

  • 赢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华是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之弟。赢华善武,为秦惠文王时秦国大将。秦楚大战,赢华为回救咸阳,突围,力战而死。人物生平周显王扁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诸侯国合纵对抗秦国。秦惠文王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客卿张仪立即建议攻打叫喊得最凶的魏国。很快,赢华和张仪二人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之邑蒲阳(今山西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