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潘天寿生平经历简介潘天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潘天寿生平经历简介潘天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65 更新时间:2024/1/21 21:56:21

潘天寿简介:潘天寿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潘天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潘天寿简介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生平经历

一、早期习画

1897年,生于浙江宁海县冠庄村。

1903年,生母病故。是年夏,入村中私塾读书。文章日课之外,喜欢写字,热心于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插图。

1915年至1920年,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1920年春,参加浙一师进步学潮。夏,毕业,回宁海下正学高小教书。工作之余刻苦自习绘画、书法、诗词、篆刻。 为赵平福(柔石)作《疏林寒鸦》、《晚山疏钟》。

1923年春,任教于上海民国女子工校。夏,兼任上海美专中国画系国画习作课和理论课教师。结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吴茀之、朱屺瞻,画风向吴昌硕接近,由原先的恣肆挥洒向深邃蕴藉发展。作《秋华湿露》等。改"天授"为"天寿"。

二、编写画史

1924年,任上海美专教授,着手编著《中国绘画史》。

1926年7月,所编《中国绘画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8年初春,应邀担任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兼书画研究会指导教师。自此一直定居杭州。同时兼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等校授课教师。

1932年,并出版二集《白社画集》,参加"新华艺专教授近作展览"。

1933年,作品参加徐悲鸿在法国巴黎主持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10月17日到22日,"白社"第二届画展在中央大学礼堂举行。修改《中国绘画史》,编写《中国书法史》初稿。

1936年,所编《中国绘画史》经修改后再版,列入"大学丛书"。8月,"白社"第四届画展在苏州公园图书馆举办。作《梦游黄山》。

1937年4月1日,潘天寿作品《墨猫》、《行书立轴》在南京美术陈列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江洲夜泊图》在"中国画会第六届展览会"展出。

1943年,编写《中国画院考》。整理历年诗作,编为《听天阁诗存》付梓。作《秋酣》、《行书画论手卷》。

三、任教生涯

1944年至1947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族美术研究室"主任,与吴茀之竺一起大量收购、鉴定民间藏画,分类造册,装裱修整,充实院系收藏,为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直观教材。作人物画《踊跃争缴农业税》、《文艺工作者访问贫雇农》、《种瓜度春荒》。

1955年,作《对于文艺思想的体会》的发言,明确提出了自己对于发展民族艺术的主张。作《灵岩涧一角》、《梅雨初晴》。

1957年,在《美术》1957年第1期上发表《回忆吴昌硕先生》一文。在《美术研究》1957年第1期上发表《吴道子的生平概况》,第4期上发表《谁说"中国画必然淘汰"》。作《记写雁荡山花》、《莹莹山水》。

四、晚年时期

1959年4月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要有更美的画》。撰写《花鸟画简史》初稿。应邀以《鹫鹰》、《小篷船》、《江天新霁》等作品参加苏联举办的《我们同时代人》展览。

1961年4月,在北京"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会议"上,提出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分科教学的建议,写《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该分科学习的意见》。

1962年4月,在《东海》杂志1962年10月号上发表《谈黄宾虹山水画的成就》。为缅甸驻华大使馆作《雨霁》。

1963年元旦,"潘天寿画展"由上海美协、中国画院主办,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在潘天寿主持下,学生马进良(敬良)等协助,美院正式成立书法篆刻科。

1965年春,随学校师生到上县参加农村社教运动。

1966年6月初,"文化大革命"爆发,被关进牛棚监禁达三年之久。

1969年初,被押往家乡宁海县等地游斗,回杭州途中在一张香烟壳纸背面写下最后首诗:“莫此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4月,重病中被押往工厂劳动。由于心力衰竭引起昏迷,送医院抢救,此后即卧床不起。

1970年8月,因得不到及时、认真的治疗,出现严重血尿。

1971年9月5日,天明前潘天寿逝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生平简介严范孙成就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生平简介:严范孙成就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生平简介严范孙(1860.4.12—1929.3.14),名严修,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1860年出生于天津,汉族,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与华世奎、赵元礼、孟广

  • 华胥国发展历史简介华胥国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胥国简介:华胥国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华胥国在哪儿?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华胥国简介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

  • 清朝文人毛际可生平故事简介毛际可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文人毛际可简介:毛际可生平故事是怎样的?毛际可的著作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清朝文人毛际可简介毛际可(1633年~1708年) 清代文人,字会侯,号鹤舫,晚号松皋老人。浙江遂安县十一都毛家(今姜家龙川半岛毛家泮塘)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中进士后,派往河南彰德府(即安阳市)担任推官,后

  • “三一八”惨案背景过程结果简介“三一八”惨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一八”惨案简介:“三一八”惨案的过程是怎样的?“三一八”惨案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三一八”惨案简介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

  • 刘雪庵生平故事简介刘雪庵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雪庵简介:刘雪庵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刘雪庵的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刘雪庵简介刘雪庵(Liu Xuean 1905一1985),原名廷玳,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主要作品有《何日君再来》,《流亡三部曲》、《长城谣》等。刘雪庵早

  • 丘逢甲生平故事简介丘逢甲著名的诗句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丘逢甲简介:丘逢甲生平故事有哪些?丘逢甲著名的诗句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丘逢甲简介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福建省上杭县下都,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

  • 苏辙生平经历简介苏辙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辙简介:苏辙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苏辙的代表作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苏辙简介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

  • 刘和珍生平故事简介如何评价刘和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和珍简介:刘和珍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刘和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刘和珍简介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 胡佩衡生平经历简介胡佩衡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胡佩衡简介:胡佩衡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胡佩衡的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胡佩衡简介胡佩衡(1892.6—1962.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 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任教职,主办过“中国山

  • 南怀瑾生平经历简介南怀瑾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南怀瑾的代表作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南怀瑾简介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