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延安保卫战简介延安保卫战历史背景战役结果

延安保卫战简介延安保卫战历史背景战役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29 更新时间:2024/1/25 9:52:57

延安保卫战简介

延安保卫战,于1947年3月13日开始。 战争是由国民党为了攻占延安,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而起。中国共产党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延安保卫战的起因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把他的西北军政大员胡宗南召至南京,具体部署进攻延安,想以攻占延安来实现其“摧毁匪方党、政、军神经中枢,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斗志,削弱其国际地位”的心愿。

蒋介石把在西北的34个旅25万兵力组成南、西、北3个集团,以其“西北行辕”的马鸿逵、马步芳和“晋陕绥边区总部”的邓宝珊军在西线和北线钳制配合,以第一战区胡宗南主力从南线突破,夺取延安。其意图是,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在延安及其附近围歼西北解放军,或逼解放军东渡黄河,由胡宗南部与黄河以东的国民党军夹击而歼灭之。

延安保卫战详细经过

解放战争进行了8个月后,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947年3月起,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企图在战略上实施两翼突破,尔后钳击华北。在陕北战场,国民党军集中34个旅25万余人,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部20个旅由洛川、宜川一线向北担任主攻;以西北行辕副主任马步芳、马鸿逵部12个旅由银川、同心、镇原一线向东;以晋陕绥边区总部所属第22军2个旅由榆林向南,企图围攻延安,摧毁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消灭陕甘宁解放区部队于黄河以西,或逼过黄河,尔后会同华北国民党军将其歼灭于黄河以东地区。

此时,人民解放军在陕北战场仅有4个野战旅及3个地方旅2万余人,且装备很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充分利用陕北有利的地形条件和群众基础,诱敌深入,歼其有生力量。必要时放弃延安,采用“蘑菇战术”,牵制胡宗南集团主力于陕北战场。

据此,以教导旅及警备第3旅第7团共5000余人的兵力,于延安以南临真镇、金盆湾及牛武、茶坊地区,在延安军分区独立团和民兵游击队的配合下,实施运动防御,阻击敌军的进攻;以新编第4旅及驻陕甘宁边区的晋绥军区第1纵队(辖2个旅)为预备队,配置在鄜县(今富县)西南地区待机。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集团整编第1、第29军共15个旅14万余人分两路北进。其第一梯队12个旅8万余人,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以密集队形实施多路攻击,企图三天占领延安。教导旅和警备第7团等依托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交替掩护,节节抗击,给敌以杀伤。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各部队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

16日,胡宗南部进至甘泉县麻子街至金盆湾一线,随即改变战术,谨慎推进。彭德怀、习仲勋即令第1纵队、新编第4旅加入战斗。西北野战部队利用有利地形,实行积极防御,适时组织反击,并利用夜暗灵活出击,袭扰、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

18日,胡宗南集团进至延安以南10公里的二十里铺、杨家畔一线;马步芳、马鸿逵集团进占盐池、庆阳等地;第22军向横山发起攻击。此时延安各机关、学校已安全转移,群众已疏散完毕。当晚,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等撤离延安。

西北野战部队经六昼夜激战,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完成了预定任务,也于19日上午主动撤出延安。此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等率精悍的指挥机构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7年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亲自部署进攻延安,决定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为主力,并率马鸿逵、马步芳、邓宝珊等部共34个旅25万余人,100余架飞机,由南、西、北三面对陕甘宁边区实施重点进攻。面对严峻的形势,1947年3月初,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击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问题。毛泽东亲自制定了外线配合内线作战,保卫延安的计划。

同时决定,必要时主动放弃延安。3月6日,毛泽东一面向各解放区通报陕北军情,一面急调外线部队靠近陕甘宁边区,电令震率两个旅由晋绥西渡黄河,同时调守卫边区南线的新四旅、三五八旅从淳化、合水一线回延安。3月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新市场举行万人大会,动员保卫边区、保卫延安。3月10日,保卫延安的部队集结完毕,彭德怀亲临前线部署。

当时,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主力只有6个旅,兵力不足3万,与敌相比,众寡悬殊。面对危急形势,为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群众转移,中央决定将兵力部署于延安以南地区,用运动防御战阻击敌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酒圣杜康生平故事简介杜康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酒圣杜康简介:杜康生平故事有哪些?杜康究竟是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酒圣杜康简介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杜康生平故事一、酒的传说传说,杜康

  • 方苞生平成就简介方苞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苞简介:方苞生平成就有哪些?方苞的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方苞简介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

  • 三国郭女王生平故事简介郭女王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女王简介:郭女王生平故事是怎样的?郭女王死因之谜真相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郭女王简介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讳不详,字女王,安平广宗(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 古代的飞鸽传书是真的吗飞鸽传书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看过很多反映古代历史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都有“飞鸽传书”的镜头:某个将军或者大侠站在室外,接着一只信鸽飞落到他手上。他从信鸽的脚上取下一根小竹管,打开小竹管,获得情报。接着,又写一封信放进鸽子腿上的竹管里,把信息传递回去。这就是有名的“飞鸽传书”。那

  • 潘天寿生平经历简介潘天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潘天寿简介:潘天寿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潘天寿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潘天寿简介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

  • 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生平简介严范孙成就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生平简介:严范孙成就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生平简介严范孙(1860.4.12—1929.3.14),名严修,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1860年出生于天津,汉族,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与华世奎、赵元礼、孟广

  • 华胥国发展历史简介华胥国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胥国简介:华胥国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华胥国在哪儿?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华胥国简介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

  • 清朝文人毛际可生平故事简介毛际可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文人毛际可简介:毛际可生平故事是怎样的?毛际可的著作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清朝文人毛际可简介毛际可(1633年~1708年) 清代文人,字会侯,号鹤舫,晚号松皋老人。浙江遂安县十一都毛家(今姜家龙川半岛毛家泮塘)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中进士后,派往河南彰德府(即安阳市)担任推官,后

  • “三一八”惨案背景过程结果简介“三一八”惨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一八”惨案简介:“三一八”惨案的过程是怎样的?“三一八”惨案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三一八”惨案简介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

  • 刘雪庵生平故事简介刘雪庵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雪庵简介:刘雪庵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刘雪庵的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刘雪庵简介刘雪庵(Liu Xuean 1905一1985),原名廷玳,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主要作品有《何日君再来》,《流亡三部曲》、《长城谣》等。刘雪庵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