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城门正阳门的历史正阳门什么时候建造的

北京城门正阳门的历史正阳门什么时候建造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4/1/16 21:01:13

北京正阳门简介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

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

北京正阳门的发展历史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意将都城从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迁到北京,于是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和城垣, [3] 并将元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近一公里,当时仍沿称丽正门。这次移建历时两年,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始建,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完工。其后,经洪熙、宣德两代,一直称丽正门,形制未变。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四年(1439年),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垣和城门,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并改称丽正门为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蒙古俺答汗部不时对京师的袭掠,明世宗诏令修筑外城,仅用半年时间。

正阳门自明正统初年至清末,前后四百七十余年间,因兵燹或失火曾多次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为此多次重建、修缮。正阳门火毁与重建见于史籍的就有五次。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两度失火被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修缮城楼、箭楼,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竣工。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袁世凯再次主持重建。

民国四年(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交通,民国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思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遮檐,月墙断面增添西洋图案花饰,1916年竣工。改建后,正阳门瓮城月墙及东西闸门被拆除。

民国十七年(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艺人魏喜奎等组织大众游艺社在箭楼演出。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1976年,唐山地震,箭楼严重受损,北京市物主管部门对箭楼进行全面大修。

1989年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集资160万元,将正阳门箭楼修饰一新,1990年1月2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正阳门有哪些建筑构成

正阳门城楼

门城楼坐落在砖砌城台上,城台上窄下宽,有明显的收分,宽95米,厚31.45米,高14.7米,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上以城砖海墁。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楼脊饰龙头兽吻,每面有檐柱、老檐柱和金柱三层柱子,朱红梁柱,金花彩绘,楼上楼下四面均设门,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上下设回廊,上层前后装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明间及两侧正面各有实榻大门一座。

城楼两端沿城墙内侧设斜坡马道以通上下。通面宽41米,通进深21米,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个城楼通高43.65米,为老北京所有城门楼中最高者。城楼外侧重檐以上悬挂木质大门匾。城门洞为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五伏五券,内券高9.49米,宽7.08米,外券高6.29米,宽6米。

箭楼

正阳门的箭楼是最能体现古代军事防御思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为一砖砌堡垒式建筑,雄踞于砖砌城台之上。城台高约12米,上窄下宽,亦有明显收分。城台正中辟券门,与城门相对,五伏五券,门洞内设"千斤闸",南侧宽10米,北侧宽12.4米,占地面积2147平方米。箭楼上下四层,楼顶为灰筒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饰绿琉璃脊兽。

南、东、西三面辟箭窗,以作对外防御(射击)之用,南面四层,每层13孔,东、西各四层,每层4孔,连抱厦2孔,共辟86孔。箭楼的结构为前楼后厦,面阔七间,宽62米,进深20米;北出抱厦庑座,面阔五间,宽42米,进深12米,整座楼通高35.37米。在明清北京城垣的箭楼中,唯正阳门箭楼辟门,亦最为高大雄伟。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沙田惨案简介沙田惨案的过程沙田惨案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沙田惨案简介:沙田惨案的过程是怎样的?沙田惨案的结果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沙田惨案简介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遭到香港英国当局的武力镇压。3月,大批工人被迫愤怒离开香港,徒步回广州。3月4日,当工人行至九龙沙田时,又遭到英国军警开枪射击,打死六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沙田惨案的

  • 秦始皇生平故事秦始皇灭六国的具体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

  •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故事简介冯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的故事是怎样的?冯胜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

  • 北京德胜门的历史德胜门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德胜门简介德胜门是古代城门名称,就全国而言,在北京、南昌、沈阳、吉林、合肥、银川等地均出现过德胜门。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德胜门是京藏高速(G6 原八达岭高速)路

  • 伪满洲国简介伪满洲国历史满洲国为什么不叫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伪满洲国简介:伪满洲国的历史是怎样的?伪满洲国为什么不叫大清?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伪满洲国简介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

  • 文成公主简介文成公主的故事文成公主的真实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成公主简介:文成公主的故事是怎样的?文成公主的真实命运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文成公主简介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文:རྒྱ་མོ་བཟའ་,威利:rGya Mo bZa。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

  • 北京城门西直门的历史西直门什么时候建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西直门简介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西直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今闻名的地方。元代为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另外,西直门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西直门的历史西直门

  • 仓央嘉措生平简介仓央嘉措文学成就仓央嘉措经典句子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仓央嘉措生平简介:仓央嘉措文学成就有什么?仓央嘉措经典句子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仓央嘉措生平简介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

  • 北京城门永定门的历史永定门什么时候建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永定门简介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

  • 北京城门朝阳门的历史朝阳门什么时间建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朝阳门简介朝阳门位于北京市,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朝阳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