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仲景怎么发明的饺子 张仲景与饺子的典故介绍

张仲景怎么发明的饺子 张仲景与饺子的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85 更新时间:2023/12/9 18:04:55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一个给人看病的医生,是如何发明了一道影响深远的美食的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背后的典故故事。首先,我们还是要对张仲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看看他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啦。

1、“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大约于公元150至154年间在南阳出生,也就是当今的河南省出生。

他年少时就有雄心壮志,对扁鹊等名医极为仰慕,立志要练就一身高超的医术。东汉末年那个时代,战乱不息,百姓生活困苦。加之天灾不断,疫病横行,老百姓本来就贫病交加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张仲景所在的家族还个大家族,约有200多人,却在短短不足10年的时间里,有三分之二的族人因疫症死亡。张仲景在书中写过:“余宗族素多,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正是处于这样忧患艰难的环境中,张仲景更加坚决了学医救人的决心。

张仲景拜同族亲戚张伯祖为师,苦读医书,从学医者必先学习的汤头歌开始背诵,到将《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背诵的滚瓜烂熟,加之行医实践与细心观察、耐心揣摩,勤加思考,张仲景很快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神医。

张仲景在行医时,不仅能从医书古籍中吸取前人的智慧经验,自己也能结合他遇到的实际症状,对这些智慧经验进行深入延展和应用。他特别喜欢研读《素问》,对《素问》中提出的“伤寒”、“病热”等理论,做出了切实的研究。

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创新性的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医学见解。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行医与研究,张仲景写出了一本普惠世人的医书名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经后代人的整理,到宋代时,这部旷世医书,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本医学典籍传承后世。

张仲景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医学,他对做官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当时家族和社会袭官制度的原因,他也当过官。他在当官时期,就极为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定期出诊,为百姓看病。饺子,则是张仲景在弃官还乡的路上发明出来的。

2、张仲景与饺子

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无官一身轻的张仲景正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走在返乡的路上。可离家乡越近,张仲景的心情越沉重难受。他看到严寒刺骨的寒冬中,很多老百姓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一个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冻到青黑的脸上,耳朵都冻伤到疮烂流脓了。

张仲景医者仁心,实在无法忍受看到老百姓这样痛苦。他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根据自己行医大半辈子的经验,还有厨房中得到的灵感发,研制出了“祛寒娇耳汤”。这个似药非药,似汤非汤的食物,就是现代水饺的雏形。

做法就是,把发热的食物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一起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然后下锅煮熟,吃的时候“娇耳”与汤水一同服下,全身发热,冻伤的耳朵也能恢复不少。

经过后世传说,都是老百姓吃了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耳朵立马就好了,而且永远不会冻伤,这当然未免太过神话,却也是老百姓感激和怀念张仲景的一种情感体现。

张仲景发明这个“祛寒汤”后,就让他的弟子们,在空地上搭起救济木棚,支棱起一口大铁锅,将一个个含有驱寒药的“娇耳”放在锅中煮熟,然后免费给贫病交加的穷人们赠送。

穷人们吃了,熬过了那个严寒的冬季,都深切感念张仲景的恩德。

大约在公元215至219年,张仲景医者难自医,因病去世,他去世当天是冬至,感念张仲景恩德的老百姓们,便在冬至这一天包“娇耳”煮汤喝,以此来纪念他。

渐渐的,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沉淀,“娇耳”便成为了现代的饺子,人们也不止在冬至当天吃,在许多重要的节气节日里,都会包饺子吃,也成为中国老百姓最爱的美食之一。

对于当代的孩子们来说,我们国家和平昌盛,根本无法体会到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那般乱世的饿殍遍野的惨状。

所以,很多家庭条件好深受父母溺爱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民间疾苦为何物。这样没有艰苦奋斗传承的孩子,怎么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以往,刻苦磨砺自身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熟读历史,并熟读与食物有关的历史,能珍惜食物,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皇帝的自称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各个皇帝的自称,相信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吧?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朕”了吧?毕竟这个称呼是用的最多的,而且影视剧中大部分也都是这样自称。那么历史上皇帝的自称有几种呢?分别都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朕朕小篆“月”字旁原作“舟”字旁,指木造船的两块木板间隙。以其极为细小譬喻寡德以自

  • 明朝人为什么喜欢喝酒 明朝酒文化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喝酒这个事情,相信每个朝代都有很多喜欢喝酒的,但是唯独明朝人是非常热衷于喝酒的,而且他们对喝酒这个事情有独特的文化,那么明朝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喝酒呢?明朝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明朝人为什么喜欢喝酒如果了解历史的会知道,明代历史上的诸多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喜欢喝

  • 康茂才为什么被朱元璋重用 康茂才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明初的开国名将康茂才,他对于朱元璋来说可算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将才。尤其是帮助朱元璋平反了陈友谅。最重要的是,康茂才一开始是元朝的都元帅,但是后来率领自己的部队投靠了朱元璋。那么康茂才在投靠朱元璋之后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康茂才为什么投靠朱元璋康茂才年轻的时候就学识渊博,通

  • 溥仪为何没有后代 溥仪为什么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溥仪,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着戏剧性的。前后拥有者5个旗子,但是却没有一儿半女,其中的原因却是让人难以启齿的。在溥仪晚年的时候他还回忆道:“我的妻子都是摆设”。作为末代帝王,溥仪的一生不仅充满了戏剧性,连婚姻情感也比常人要离奇得多。从某方面来说,他先后拥有五位妻子,而且前半生虽然是个没有尊严的废帝

  • 清朝侍卫腰刀为什么反着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哪个朝代的侍卫都是配有腰刀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腰刀的朝向一般都是往前的,(刀柄在前)这样在拔刀的时候就非常方便,另一只手直接抽出来即可。但是在清朝,他们侍卫的腰刀都是反着带的,也就是刀柄在后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 古人为什么都喜欢留胡须 古代人留胡子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胡须,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看一些古装的电视剧,很多人都会留一些胡须,但是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包括一些人的喜好,可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留胡须。那么古代人留胡须又什么讲究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人为什么都喜欢留胡须1.1、为了保暖古人不同于现代人。冬天的天气异常寒冷。现代人不仅在冬天戴帽

  • 专为女人设计的刑罚有哪些 这些刑罚残忍至极无人生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古代的一些刑罚非常的可怕,非常的恐怖,而且还有专门为女人设计的,更加的惨无人道了,话说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专为女人设计的刑罚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找了一篇相关的,话说前后有5种,没有一种被罚的最后能生还了,极其的恐怖,具体有哪些继续往下看。1、墩锁这是专门为宫女设计的刑罚,同时

  • 孔子的父亲是谁 孔子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其父亲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但是孔子唯独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他一直都不知道他自己的生父是谁,那么他的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告诉他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孔子的父亲是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孔子是中国

  • 历史上曹操屠城杀了二十万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在历史上和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虽然曹操生性可疑,但是对人才非常的重视。那么他有没有过非常残忍的屠城行为呢?据了解曹操竟然屠杀了二十万人,这是真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曹操屠城杀了二十万人是真的吗曹操做为三国君主,他既有仁厚仗义的一面,也有暴

  • 盘点古代的100种刑法 看到第一种就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古代的一些刑罚比较的感兴趣,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感兴趣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真的太恐怖,太恶心了,简直就是让人无法直视的那种,小编看到第一种就看不下去了,恶心到反胃,下面小编简单的给大家盘点一些,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但是不建议大家看,真的太恐怖了。图片过于血腥,所以就不放图了,大家自己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