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53 更新时间:2024/1/17 16:05:46

尉缭这个人物,是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的,对于尉缭的了解也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战国时期的“尉缭”一共有两个人,不过史书上提到的大多数指的还是秦国的功臣尉缭。尉缭虽然是一个不经常被提及的人物,但是他其实是非常厉害的,甚至有传言认为,尉缭其实就是韩信的师父,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历史上的尉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有多厉害呢?

1.尉缭简介

尉缭在战国时期有两人,其中一人为魏惠王时期的隐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缭。因同在战国,容易混淆。尉缭在史书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缭。

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开封尉氏县)人。不知姓,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尉缭子》时又称"尉缭子",为鬼谷子弟子。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从《史记》的记载可知,秦始皇时代的尉缭与魏惠王时期的尉缭时间上相差近百年,故二者不可能为同一人。

兵书《尉缭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仅能证明《尉缭子》不是后人所著的伪书,无法证明该书的作者是谁。《尉缭子》兵书,依然无法判断是由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或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著作,史学家众说纷纭。

2.尉缭是不是韩信的师父

古人讲究一个名师出高徒,孙膑庞涓的老师是鬼谷子,张良的师父是黄石公,诸葛亮的师父是庞德公。国士无双的韩信师父又是谁呢?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于韩信突然间大放异彩,师从何人,也没有确切答案。但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李左车,西汉柏人(邢台隆)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成为韩信的谋士。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他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因为李左车是韩信谋士,韩信在建功立业前就已经很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自己本身,而非其赖以依靠的谋士所能给予的。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而且缺乏史料依据。

第二:韩信无师自通,乃是天生的军事奇才,所有的谋略都是自己悟出来的,等到合适的机会和属于自己的舞台,自然就爆发了强大的能量。韩信自幼家贫,生活在市井,有不拘泥的自由性格,造就出了军事根基的人性。两军对垒不同于市井买卖,没有方向性的指点,很难有顿悟的时候。因为韩信师傅缺乏史料的证据,秦汉之间的传闻比较杂乱神话,很多人倾向于此传闻。

第三:尉缭,这个尉缭以前是秦国的国尉,精通兵法,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其所著的《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入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推崇,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有传闻尉缭为鬼谷子弟子,可见其军事造诣不一般。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后来就不知所踪。韩信极有可能与尉缭有师徒之缘,因为尉缭不愿人家知道其所踪而不让韩信告诉别人其师傅何人,因此韩信的师傅成为历史之谜。

3.尉缭有多厉害

尉缭本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大梁人,精通兵法,他纵观天下,当时的魏国与秦国接壤,而秦国又是兵强马壮,魏国就如秦国碗里肉,秦国随时都能吞而食之,而且尉缭认为,当时的秦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存在,如果有一个国家能统一中原,那非秦国莫属,尉缭为了一展才华,不负平生所学,同时实现心中的抱负,于是他离开了魏国,投靠秦国。

一个人的成功抛开别的因素不谈,对的时机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尉缭就碰上了对的时机,可许不能说是他碰上了,而是他看中了,并抓住了,所以他成功了。

尉缭离开魏国刚来到秦国时,正好秦始皇撤销了逐客令,如果秦始皇还没有撤销逐客令,那尉缭可能连秦始皇的面都见不上,就被赶出王宫了,那也就没有以后的事了。而且那时秦国虽然兵强马壮,而且将星如云,但却缺少运筹帷幄的人,而尉缭的到来,正好弥补了秦国的这块短板,所以使得后来秦始皇对他礼遇有加。

尉缭刚到秦国时,秦始皇就问他对当时的局招有何看法,尉缭先说:“以我看来,天下各国,秦国肯定是最强大的,而其它国家就像秦国的省市,但是秦国也并不是没有顾虑的,就怕他们偷偷的联合起来,然后出其不意的攻打秦国。”秦始皇听了以后,非常同意尉缭的观点,于是又问:“那对此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尉缭接着说:“我觉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想瓦解他们的联合体,我们可以先从他们各国的内容着手,我们可以用金钱和封官等手段暗中收买他们的官员,就算不能收买,也要腐化他们的官员。这样不但能破坏各国内部朝政,也能使各国之间产生间隙,这样不当可以进一步削弱各国,还能破坏他们的联合之势。而这一切,我们不用费一兵一卒,只要用上一些金钱,时间一久,他们必不攻而破。”

秦始皇听这尉缭这番言论,差点惊为天人,同时也被尉缭的才气所征服。于是留用并提拔了尉缭。同时秦始皇立即着手派出大量间谍,携到大量金钱,寻访各国官员,离间各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后来事实证明尉缭的计策在统一六国期间,果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尉缭不但战略眼光极其毒辣,对于带兵打战也有自己的一套,而尉缭所著的“尉缭子”就是很好的证明,正因为尉缭极高的军事才能,所以当时他也得到了秦始皇的极高的宠信和礼遇。就连他说秦始皇:“长相不好,为人阴险,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不能与之长久相处。”而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社会,做臣子的竟敢这样说君主,一般人那是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可是就算尉缭这样说了,秦始皇都没有降低对他的宠信。

而尉缭见了,就害怕了,他认为秦始皇会秋后算帐,现在的一切都是假相,于是他多次逃秦国,可是都被秦始皇追回,而且每次都不计前嫌,继续重用,终于打动了尉缭,使得尉缭尽心竭力的为秦始皇出谋划策。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化,

尉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官位越升越高,最后和李期一样成了秦始皇的股肱之臣,秦王室的最高决策都有着他的身影。

据后人研究,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总战略计划离不开尉缭,就是在局部战争中所使用的战术、战略也和尉缭的军事思想十公相似,就连现代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布局,也与尉缭所著的“尉缭子”中所写的军阵形式差不多,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尉缭对秦始皇是何等重要,而且尉缭全程参与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所以说他是统一战争中的战略总设计师,应该是名副其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金荣打了卢小嘉,卢小嘉为何善罢甘休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黄金荣和卢小嘉其实都是民国的著名人物,两个人也都不简单,话说当时黄金荣是有暴打卢小嘉的,那么卢小嘉是公子哥啊,这个卢小嘉最后到底是什么反应呢?话说是善罢甘休了,那么这个卢小嘉为什么会受这个气啊?小编反正看不懂了,具体怎么说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吧!想让我卢小嘉善罢甘休,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永

  • 邓绥家人为什么叫她“诸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其实出现过多位著名女政治家,其中东汉汉和帝皇后邓绥就算其中一位。邓绥曾临朝摄政十六年,期间有功有过,史学家对于她的评价亦有非议。据说邓绥六岁便能读《史书》,而且对各种典籍都抱有非常大的兴趣。后来邓绥白天做一些手工活,晚上就诵读典籍,因此她的家人都叫她“诸生”。汉和帝早逝,年仅25岁的邓绥开始临朝

  • 朱瞻基为什么死的那么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宣宗朱瞻基,相信最近看过《大明风华》的人,一定是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了,虽然说电视剧的形象和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完全一致,但其实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历史上的朱瞻基也是早逝,在38岁的时候就死了,这个年纪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为什么朱瞻基会这么早就死了呢?朱瞻基的死因是什么,在历史上这件事

  • 神闵敬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神闵敬皇后是唐庄宗李存瑁册封的皇后,但她最后的下场是被李嗣源给赐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刘皇后为人不一般,喜欢敛财,还专门命人经商,当时官员上进的贡品,都必须分成两份,一份给唐庄宗,一份为刘皇后。导致后宫常年囤积的贿赂货物都以堆积如山,后来唐庄宗在处理郭从谦反叛事件中中箭身亡。等李嗣源即位后,专门下令

  • 怎么评价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投机之王利弗莫尔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这个人还是比较著名的,在历史上也比较的著名,搞商业金融的人对这个人肯定不陌生,如果真在了解这个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人也会发现,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一生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评价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的一生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巅峰时期的利弗莫尔

  • 我国古代都城为何大多数定都在北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我国古代史比较了解的小伙伴们肯定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古代历代王超在建立都城的时候,往往都会把都城选址在北方地区,就比如洛阳城、西安城、北京城等等,在南方建立都城的情况很少。那么为什么封建帝王喜欢在北方建都呢?这其中不乏风水学说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这些封建帝王一旦坐上皇位,就想让自己的子子

  • 朱祁钰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期上映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将不少人有带进了明朝历史当中。其实在这部剧当中的明代宗朱祁钰在真是的历史上跟胡善祥其实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剧虽好看,但是不能全当真了。如果在“悲催”这一方面给明朝皇帝做个排行的话,朱祁钰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一月天子”朱常洛都比他强点儿,他的人生如同一场戏,明明努力了,上

  • 纳兰容若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论喜不喜欢古诗词的朋友,应该都有读到过纳兰容若的作品。纳兰容若被称为是清词三大家之一,其落拓无羁的性格,还有出众的文采,使他的词能够在历史中脱颖而出。纳兰容若自幼饱读诗书,十八岁便中举人,入仕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曾让他多次随驾出巡。不知道大家对于纳兰容若这个人是否了解,我们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纳

  • 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也同时是各大爱国人士抛头露面的年代。在国之将亡的时代里,各路的文人志士也是在用自己的笔杆子为自己的祖国贡献着一份力量。鲁迅作为近代历史上最出名的思想家、民族主义战士,可以说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用他手中的笔杆点醒了很多沉睡的人,虽然言辞非

  • 鹿钟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1年的春节,溥仪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也想“回家”看看了,然而溥仪的“家”跟其他人的家却不一样,是拥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这位“末代皇帝”无比感慨的走在曾经的家中,也就在这时,突然一位老头子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瞬间吓得溥仪脸色苍白,连连后退。那么他是谁?为何让溥仪如此害怕?鹿钟麟,这个名字很少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