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天祥为何愿意投降忽必烈

文天祥为何愿意投降忽必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2/7 11:58:31

文天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物,他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诗句,一直流传着,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也一直感动着很多人。但其实,当时还发生过一件事情,文天祥的确是一直都不愿投降,但是在中途其实还说过,如果忽必烈答应自己一个要求,他也不再会像之前那样的顽抗,忽必烈听到他的要求之后,其实也有些犹豫,然而最终,文天祥还是死在了忽必烈手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文天祥的要求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要求,会让忽必烈愿意放他一马,但是最终还是决定要杀了他呢?

1.文天祥为何不愿投降

文天祥自幼就产生了很浓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一直陪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自小就非常敬重忠义之士,所以暗下决心,以后自己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受百姓铭记,受历史赞颂。文天祥是个很有能力的人,20岁的时候,他就凭着一篇上万字的策论被皇帝钦点为状元,正式进入了仕途,开始了为官之路。可是为官之路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朝堂上有很多奸佞小人,文天祥斗不过他们,多次被贬,流放在外。

1274年,元军正攻打南宋的江山,临安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文天祥已经被外放到了赣州,可是他依旧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当,组建起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打算进临安勤王。当时也有人劝他,这样去无疑就是送死,可是文天祥却不在乎,他觉得就算自己和这上万人全都死了,也会有其他的爱国人士,继续踏上他的路,抵抗元军。然而,就在文天祥信誓旦旦地要与元军抗争到底的时候,皇城中已经有人开始投降了。

后来因为小人与元军勾结,文天祥也很快被俘虏。文天祥是个人才,这一点忽必烈也是知道的,而且他深知自己的王朝要想建立起来,必须有像文天祥这样的有才之士。另外他也深知文天祥在南宋的地位,如果文天祥能向他投降,那么其他的抗元队伍也就散了。所以忽必烈一直想让文天祥投到元朝的朝廷中,为元朝效力。可是文天祥誓死不从,忽必烈派各种人前去劝说文天祥,三年之后文天祥终于松口了。

2.文天祥提出什么要求

但是他有个条件,他不会进入元朝的朝堂,但是他希望忽必烈可以放了他,让他去当个道士,如果忽必烈和明朝有什么需要他做的,他也会以方外之人的身份帮助他们。见文天祥终于松口了,不少人尤其是向元朝投降的朝臣,都向忽必烈上书,希望他能答应文天祥。这样一来,文天祥既保住了自己的名节,同时元朝也算招揽了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忽必烈一想,确实如此,所以也有了放过文天祥的想法。

可是朝堂上最少不了的就是奸佞之臣。南宋降臣留梦炎与文天祥有私仇,他坚决不同意将文天祥放回去。所以他跟忽必烈说,文天祥那么有号召力,万一把他放了,他再到南方招兵买马,反抗元朝怎么办?就在忽必烈犹豫不定的时候,江南居然有人打着文天祥的旗号来抗元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忽必烈再也不肯松口,直接将文天祥杀了。

其实留梦炎说的大概是真的,文天祥被关押了三年都没有投降,如果他真的想死的话,在这三年中早就死了,怎么会再向忽必烈提出放他回去的要求?况且在文天祥心中,把忠义看得比什么都大,为了忠义,牺牲生命也不算什么,这在他的《过零丁洋》中就能看出来了。所以他很有可能会是在找机会离开,等忽必烈放他回去之后,再组织力量反抗元军。

文天祥忠义了一辈子,最终还是因忠义而死,但是让人欣慰的是,他也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今已经过去几百年,文天祥仍然是忠义的代表。他的这种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并发扬光大。

3.为何文天祥还是被杀了

在南宋被元朝攻破的时候,官员们站成了两队。一队跪在忽必烈的面前,乞求着生命和荣华富贵;另一队则拔刀相向,继续和蒙古人决一死战。忠臣中名气最大的无疑为文天祥,其实他被害之前,向忽必烈提出了一个要求。文天祥答应投降,提了个条件,忽必烈为何反而杀他。

时最顶级的这方面的将帅,特别是郭侃所部汉军万户,曾经一路从印度打到了伊拉克的巴格达。就是这些人抓住了文天祥,蒙古淮阳王张弘范当然希望文天祥可以投降,但是,怎么劝说都不行。最后文天祥说;“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不过实际上,文天祥被押送到燕京,整整被关了三年,期间无数他曾经的朋友也来劝降,期间文天祥曾表示过愿意投降,只要元朝答应自己一个条件。根据史料的记载,文天祥曾在狱中表示:“国亡,吾分一死矣。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天祥本身也不愿意死,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所以文天祥的想法应该得到理解,而且只要忽必烈答应,让他先做道士回家乡,日后再招入朝廷为官是可以的。

文天祥无疑是一个忠臣,他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在南宋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还苦苦支撑。在战败之后还写诗明志,表达了自己要以死报国的决心。在最后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南宋朝廷做了最后一份贡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狄青战功赫赫,为何死得比岳飞还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心中,岳飞的死一直都是很冤的,岳飞作为南宋时期抗金大将,最终却被自己的皇帝所杀,不得不说很多人还是觉得很寒心的。岳飞被杀之后,虽然最终得到了平反,但是那时候岳飞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平反对于他而言,只是恢复名誉而已,却不能恢复生命和理想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宋朝时期另一位大将,狄青。狄青也是

  • 我国历史上最小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皇位是在古代人心中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位置。即便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在皇位面前也会显得微不足道。而这最有名的就是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了。为了皇位,亲兄弟之间是争得你死我活的,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又所谓朝代更替,皇帝宝座也要轮流坐!在中国古代,皇帝们视皇位和天下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在

  • 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历史上滕子京并不怎么出名,他也没什么地位,但正是因为范仲淹的一篇名作《岳阳楼记》让滕子京得以出名。那这位滕子京到底是谁呢,他为什么要重修岳阳楼?首先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后来因罪被贬到岳州。不过根据正史记载,滕子京在岳州任职期间,也没尽到自己为官的责任,反倒四处搜刮钱财来修建岳阳楼,为自己树碑立

  • 李胜素几岁接触的戏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戏曲名家李胜素被认为是现代京剧第一人,她曾在2004年到访奥地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展开了一场演出。当然,我们的戏曲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很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戏曲在我国从萌芽期开始计算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作为国粹,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京剧的发展故事,学着去欣赏京剧的美。那下面就来给各位介绍

  •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陵被匈奴俘虏,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他自然是非常生气的,而司马迁只是因为为李陵进行了一些辩解,就落得宫刑的下场,可见汉武帝对于李陵行为的不满究竟是有多严重。只是,司马迁我们知道,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非常正直、不偏不倚的史学家,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写出《史记》这样的著作。然而那个司马迁为之辩解的李陵,

  • 宋真宗为何会爱上二婚的刘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在古代,二婚的女子,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不怎么样,即便是在现代,也会有很多人认为,离过婚再结婚的女子,“身价”就降低了很多。然而在历史上,却从来都不缺乏二婚却能够成为皇后的人。汉朝时期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唐朝时期武则天、杨贵妃,宋朝时期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宋仁宗的皇后曹皇后可以说她们全都是二婚,却达成

  • 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大家对这件事情可以说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了,朱棣派郑和船队多次出海,而且这也是在15世纪末期,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发生之前,在当时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活动。郑和下西洋前后共计七次,可以说这既是朱棣派遣的,也是朱棣支持的活动,但是至于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至今依然争议不断,很多

  • 岳飞真的有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岳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从小就是我们心目当中的榜样,学习他身上精忠报国的精神。但是作为英雄的他,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他为南宋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却被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按理说作为军中主帅并不是那么好动的,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岳家军十二军有9位将军站在秦桧这边诬陷岳飞

  • 马卡洛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马卡洛娃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小编反正是不太了解这个人的,话说这个人也挺厉害的,因为苏联克格勃为了抓住她花费接近30年的时间,这个人还是很有故事,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这个马卡洛娃是谁,苏联克格勃为什么要抓她了。克格勃是前苏联情报机构组织,全称为:苏联国

  • 唐婉最后为什么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婉和陆游之间的爱情一直令人感到惋惜,唐婉有才,生的也漂亮,但在家中却时常遭受陆游母亲的抱怨和训斥。可能是因为唐婉活泼的个性让婆婆感到不敬,但这些都不是导致她和陆游被迫离婚的原因,一切导火索还是因为唐婉和陆游结婚多年却没有怀上孩子,这让陆游母亲十分不满。当然,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陆游母亲有些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