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4/3/10 9:20:13

郑和下西洋,大家对这件事情可以说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了,朱棣派郑和船队多次出海,而且这也是在15世纪末期,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发生之前,在当时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活动。郑和下西洋前后共计七次,可以说这既是朱棣派遣的,也是朱棣支持的活动,但是至于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至今依然争议不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既然是朱棣支持的,那么在朱棣死后,这一场下西洋的探险活动又如何了呢?朱棣死后,郑和又是什么结局,后面的皇帝还有没有在继续支持呢?

1.郑和是怎么死的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据《天方至圣实录》等记载,同年8月15日(七月二十七日),郑和还因“龙船”建造得当受到宣宗嘉奖,其重修南京三山街礼拜寺(净觉寺)的请求也获得允许。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此前,于太仓已有《通番事迹碑》)并铸造铜钟一口,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史料;出发前,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这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有记载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2.朱棣死后郑和还下西洋了吗

郑和,这个明朝永乐年间的三宝太监,他带领他的船队开创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为我国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文当上了皇帝,大肆削藩,燕王朱棣“无奈”起兵造反,把侄子赶了下去,从一个藩王变成了永乐皇帝。为了发展壮大明朝,与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贸易,他决定让郑和下西洋,打通明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当然,关于郑和下西洋,有人说表面来看是去去和外国人做生意,但是他是带着秘密任务下西洋的,就是寻找朱允炆,真相究竟怎么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郑和这几次下西洋,确实给大明朝的统治带来了诸多好处。要知道,郑和前后出海了七次,光是在朱棣在位的时候,就去了六次。但是在古代出海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那为什么朱棣还会派郑和去往西洋诸多岛国多达六次呢?

明朝之前,元朝严禁与海外贸易的交流,因此南洋西洋诸多国家,只听说过中原有多么强大,但从来也没见识过。对于中原特产的陶瓷丝绸等物,也是有向往,但没有途径去购买。而西洋岛国的香料等特产,随着明朝的经济发展,也逐渐被中原人民所需要,成为较为抢手的货物。而郑和去往西洋诸国,很是带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郑和出航还有一点重要意义,就是向西洋(包括南洋)诸国传达睦邻友好的价值观,郑和每到一处,都会拿出朱棣的诏书,告诉他们:明朝天子是奉天命来辅助你们的教化,我们不欺负人,但是你们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享天下太平。这种和睦的思维和那些海洋诸国每天面临的海盗思维不同,让诸国钦佩不已,在见识明朝的强大之后,他们纷纷愿意纳贡,和明朝发展外交关系。

郑和在朱棣时期下洋6次,在朱瞻基时期下洋1次,合计7次出海,那为何明朝没有第8次下西洋呢?可以说,郑和前四次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可是下西洋这样事,也有一些弊端,几乎每一次下西洋都要花费掉国库大量的积蓄。在第四次下洋后,国库已经不支,只是朱棣不想让后人觉得他的伟大成就此夭折,勒紧裤腰带勉强又出航了两次。

下西洋后带来的蝴蝶效应,让明朝叫苦不堪。例如吕宋国进贡十只孔雀,明朝为了感谢,还要赏他上千两黄金,实在是亏大了。随着朱高炽继位,朝廷官员反对出航的声音越来越多。朱瞻基继位后,看到东南亚各国似乎对明朝的国力有所怀疑,因此又派郑和去了一次,可这次郑和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他最终在返程的路上去世。随着后来明朝国力的衰退,这也成了明朝最后一次出航。

3.郑和下西洋的停罢原因

从1405年开始,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之后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在郑和最后一次航行回到国内(1433年)之后80年,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原来行驶着三保船的海洋已经被欧洲人控制了。对于下西洋活动停罢乃至中国航海事业衰落的原因,学界多有讨论。

战略重点转移

有观点认为,明初时海外威胁受到重视,故有郑和下西洋之事。然而,或许郑和过于成功了,“他的海军满载荣誉胜利归来,并确认帝国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了继续远航的意义”(“永乐年间中国的海上世界”,《王赓武自选集》)。由于不再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明朝帝国的安全战略便转向北方。也有学者认为,是顽固的封建思想以及农业帝国的土地观念战胜了海洋观念,导致下西洋的终止。

虚耗靡费太甚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认为,明帝国是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停止了海上远航。在明朝帝国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对远航的不同意见。这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业,据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其中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

[200]

郑和舰队宝船之大,并不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的载重量,而是为了给人“巍如山丘,浮动波上”的观感。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支费浩繁,库藏为虚”,被认为是下西洋终止的直接原因。

不过,有学者认为明朝在洪武、永乐的基础上达到仁宣之治,单从财力上讲,此时远航的物质条件应该较永乐年间更为充足。

海洋国家垄断

从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荡荡,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孤帆远影”,它的后面没有,也不许跟随民间海商的船队。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一再下令“仍禁频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绝之”。严厉的海禁危及沿海居民的生计,而且导致在停止国家组织的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同时,海洋也被封闭起来了。亦即,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旦他们听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从国家层面到百姓层面,彻底地封锁了海洋,以至于造成了在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海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缺位。

其他原因

除以上种种因素外,学者论及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

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权夺利,以郑和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失败;

仁宗、宣宗二帝在阅历及个人能力上远逊于太祖、成祖二帝,加之社会的稳定,他们无力也无心向外开拓发展,转而以守成为主;

郑和的去世,使下西洋失去了“最重要的领导者”,船队无法再连续出航。

无论如何,中国就此和人类社会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擦身而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真的有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岳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从小就是我们心目当中的榜样,学习他身上精忠报国的精神。但是作为英雄的他,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他为南宋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却被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按理说作为军中主帅并不是那么好动的,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岳家军十二军有9位将军站在秦桧这边诬陷岳飞

  • 马卡洛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马卡洛娃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小编反正是不太了解这个人的,话说这个人也挺厉害的,因为苏联克格勃为了抓住她花费接近30年的时间,这个人还是很有故事,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这个马卡洛娃是谁,苏联克格勃为什么要抓她了。克格勃是前苏联情报机构组织,全称为:苏联国

  • 唐婉最后为什么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婉和陆游之间的爱情一直令人感到惋惜,唐婉有才,生的也漂亮,但在家中却时常遭受陆游母亲的抱怨和训斥。可能是因为唐婉活泼的个性让婆婆感到不敬,但这些都不是导致她和陆游被迫离婚的原因,一切导火索还是因为唐婉和陆游结婚多年却没有怀上孩子,这让陆游母亲十分不满。当然,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陆游母亲有些不可理喻,

  • 洪秀全临死前有多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洪秀全,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了,自从1837年第3次落榜之后他就已经不正常了,就已经出现了精神疾病,成为了会在幻想和梦境中的人。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龙一虎一雄鸡走进房间,后面跟着几个奏乐的,合抬一顶骄子的乐师。他们请他上轿,抬他去一个“华丽而光明之地”。到了那里那些人不但给他洗干净了,还

  • 党卫军首席军医维尔茨真的是救人的医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充满着各种不定性,绝对不会是非黑即白那么简简单单的,绝不像硬币那样只区分正反面,同样历史中的人物也是如此的,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复杂多样性的。今天小编要介绍一个人,一个褒贬不一的人,他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最大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党卫队的首席军医,对屠杀犹太人和所有残忍的人体试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

  • 波斯暴君薛西斯一世为何会被成为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斯巴达300勇士》这部电影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相信大家不会忘记电影当中的第一大反派,波斯帝国的皇帝薛西斯一世了吧。在电影当中,薛西斯的形象就是高大、霸气、威风凛凛,但透露着一种诡异,就像是恶魔般的存在。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著名主教、神学家雅克-贝尼涅·博须埃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我相信女巫可

  • 林徽因生平经历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似乎很多朋友都对“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感到好奇,无论是她的专业贡献,还是感情生活,感觉都有很多能说的故事。林徽因不仅是诗人、作家,她还是一位建筑师,在文学和建筑方面都有一番成就。但总觉得林徽因一生还是有些遗憾,可能更多还是体现在她与梁思成、徐志摩的感情方面。所以说林徽因是一位让人充满向往和好奇的人,那

  • 武元衡被刺杀的真相揭秘,究竟谁才是幕后主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武元衡被称为是“铁血宰相”,因为安史之乱后,朝廷已经认识到藩镇具有的威胁性。所以武元衡在位期间大力支持削弱藩镇割据,导致他最后遭到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暗杀,这起事件在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堂堂宰相竟然被刺杀,这放在任何时期都是不能被容忍的,不过武元衡真正的死因也没那么简单,这背后还牵涉到了

  • 古罗马首富克拉苏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罗马共和国晚期,凯撒、庞培、克拉苏这三个人组成了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前三巨头。这三个人各有各的特点,然而最有特点的还要属于克拉斯这个罗马首富。克拉苏通过经商发家致富,组织起了自己庞大的军团,最终却在征服帕提亚的卡莱战役中丧命。作为古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声望的政治家,他的早期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出生

  • 韩信死得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韩信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小编反正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就是这个人命什么的不算好,也不能说命不好吧,就是做了很多的错事,最后遭了报应,年纪轻轻就死了,而且死的非常惨,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韩信到底死得有多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韩信究竟死得有多惨吧!韩信的死:萧何向吕后献计把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