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新郑是现在哪里

韩国新郑是现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74 更新时间:2024/2/19 21:50:33

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韩国首都新郑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县(市),也是中华第一古都。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定都于阳翟,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

前403年:周命晋大夫韩虔、魏斯、赵籍为诸侯。

前400年:韩联同魏赵伐楚,至桑丘。郑围韩阳翟。

前394年:韩救鲁于齐。

前391年: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前380年:齐伐燕,取桑丘。韩联同魏、赵伐齐,至桑丘。

前378年:韩联同魏、赵伐齐,至灵丘。

前376年:韩联同魏、赵三家废晋静公,分其地。

前375年:韩灭郑,徒都新郑。

前366年:秦败韩师、魏师于洛阳。

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前353年: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前351年:韩昭侯申不害为相。

前341年:韩被魏伐。齐救韩,马陵之战。

前337年:韩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韩,拔宜阳。

前333年:合从。

前323年:韩、燕皆称王。

前318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

前316年:侵秦,败北。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12年:秦、韩、魏南袭楚,至邓。

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306年:秦以武遂复归之韩。楚王与齐、韩合从。

前303年:秦复取韩武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国引兵去。

前301年:秦会韩、魏、齐兵伐楚,败楚。

前296年: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

前293年:韩、魏伐秦。秦白起击败魏师、韩师,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

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86年:秦败韩师于夏山。

前284年:乐毅领燕、秦、魏、韩、赵联合伐齐。

前275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73年:魏赵联合伐韩华阳。秦救韩,杀魏赵兵十四万。秦王欲令韩、魏与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齐赵联合伐韩,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54年:韩王入朝于秦。

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成为秦国的三川郡。

前246年: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前244年: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233年:韩王向秦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聘秦。

前231年:韩向秦献南阳地。

前230年: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楚汉争霸时期,韩国曾复国,后被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梁和项羽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梁是楚国的名将项燕的儿子,并且是项羽的亲叔父。项羽年幼就跟随他,在其起兵反秦的时候,两个人就是一起共图霸业,想要攻破暴秦。公元前209年,叔侄二人在会稽起兵,反抗秦朝。后来项梁在定陶与秦军交战时,战败而亡。项梁死后,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打败,最后在乌江自刎而亡。人物关系项燕:(公元前?~前22

  • 赵佾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并没有赵佾这个人,赵佾这个名字是电视剧《大秦赋》中的原创,赵佾的历史原型是赵孝成王赵丹之子春平君,历史上的春平君没有记载其姓名。春平君最开始并不是赵国的太子,赵孝成王立的第一位太子死后,太子之位有一段时间是空缺的。在电视剧中,毛遂受赵偃与郭开利用,向赵王丹进言,促成太子赵佾成为质子去往秦国。这

  • 魏国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的魏国是现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

  • 赵佾太子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佾的结局是去秦国做了人质,没有当上赵王。赵佾这个名字是电视剧《大秦赋》中的原创,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赵佾的相关记载,只记录了其叫春平君,赵佾的历史原型是赵孝成王赵丹之子。在《大秦赋》电视剧中,赵偃听说在儿时经常被他欺负的赢政当上了秦王之后十分生气,暗自发誓一定要当上赵国的王,但此时赵国的太子是赵佾。赵

  • 赵佾当大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佾并没有当上大王,而是被派去了秦国做质子。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原创了赵佾这个名字,赵佾的历史原型是赵孝成王赵丹之子春平君。在电视剧《大秦赋》中,赵偃听说在儿时经常被他欺负的赢政当上了秦王之后十分生气,暗自发誓一定要当上赵国的王,但此时赵国的太子是赵佾。赵偃为了替代赵佾当上太子,故意迫使毛遂在出使

  • 赵佾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佾历史原型是赵孝成王赵丹之子春平君,历史上的春平君没有记载其姓名。春平君最开始并不是赵国的太子,赵孝成王立的第一位太子死后,太子之位有一段时间是空缺的。赵佾这个名字是电视剧《大秦赋》中的原创,在电视剧中,毛遂受赵偃与郭开利用,向赵王丹进言,促成太子赵佾成为质子去往秦国。这一事件客观上为赵偃夺嫡登位

  • 秦篆是大篆还是小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篆是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

  • 小篆谁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篆是李斯发明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于是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后来小篆又被称为秦篆。李斯在籀文

  • 三晋之地指的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晋在古时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和韩国;二是专指山西省。当时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后来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成为新的诸侯,所以此后就把赵、魏、韩三家称为三晋。而三晋的所在地是在山西附近,所以三晋也指山西。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 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篆和小篆的区别有:在时间上,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小篆是秦朝到西汉末年采用得字体;在形状上,大篆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小篆笔划较细,匀称工整;在由来上,大篆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