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穆修是一个怎样的文人

穆修是一个怎样的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3/2 14:15:21

穆修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著有《河南穆公集》、《四部丛刊》等作品。当时穆修提倡韩柳古文,最先推崇“古道”之说。不过穆修性格刚直,诋斥权贵,这为他此后的仕途之路带来不少麻烦。但穆修依旧是我行我素,从不贪恋名利。有人称穆修就是一个“书呆子”,不懂得人情世故,但世间上也需要像穆修这样能够从一而终的人。下面就来介绍下穆修,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文人,自古以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形形色色,有作傲岸状的,有作清纯状的,有天生激昂的,也有天生木讷的。这木讷的人似乎都执拗,被人说成是书呆子,颇有点讽刺意味,但这呆中有几分可爱的。

话说在北宋时期,开封府大相国寺那个是一个热闹的所在,是天下闻名的大寺庙,不仅建筑雄浑壮丽,佛事浩大兴盛,其后院每个月都要开放几日,形成集市,成了商品交易的市场,构成当时最大最热闹的商区之一。

开放之时,商品琳琅满目,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小商贩都会摆摊售货,生意火爆,什么日用百货,绸缎丝毛,地方特产,应时果蔬等等,自然也有文房四宝,古玩书籍之类,不乏历朝历代的典籍与当代名家的书籍,吸引了文人墨客光顾大相国寺,遇到自己心仪的书籍。据说大诗人黄坚就曾经在大相国市场偶尔发现了一册宋祁主修的《新唐史》手稿,这价值不是一点半点的高呀!

一、穆修买书相国寺

北宋开国以来,就十分注重文人,大家也以读书为荣,北宋时期有一个名气不是很大的文人叫穆修,自小喜欢读书,及长对唐代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十分倾佩,几近痴迷。

他偶然的机会得到一部偶像柳宗元的《柳宗元文信》爱不释手,天天捧读揣摩,某天他到大相国寺看到那些出售书籍的,一下受到发,他灵机一动,产生了商品经济的意识,便拿着《柳宗元文集》,花钱请人翻刻了几百部,花费了好些银两。

书刻好了,他便带着《柳宗元文集》去大相国寺摆摊出售。

柳宗元名气足够大,文章也足够好,这书刻的也很讲究,自然吸引许多读书人光顾,但最终一本也没有卖出去。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穆修对柳宗元的文章太崇拜了,每当有读书人来到他的摊位前,随手取过书稿翻看的时候,他总是十分严肃认真地一把夺过书,半眯着眼睛,十分陶醉地问:“喜欢读书?你如果能够随意读通其中任何一篇,又能做到没有一处破句,俺就送你一部!”

在古时,所有刻印的书籍都是没有断句的,也不存在什么标点之类,没有一定的学问基础,难免会出现读不懂或理解不同出现破句的地方。“破句”就是不该断句的地方,如此,意义就不一样了。

其实穆修就是有点书呆子气,本来是想与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乐趣,弄巧成拙却在卖书过程中搞起学问测试,这无形中给想买书的人带来难堪,本来想买,看他这样子,就放弃了,本来这文章断句也有各自的讲究,无论你如何,难免不出现破句,让他抓住小辫子出丑,于是,从开始有读书人要买,逐渐地没有人光顾他的书摊,一本都没卖出去。

穆修连连摇头,世上没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呀!

他在开封混不下去,又没有固定收入,书又卖不出去,搭上好些银两,只好返回老家毫县。

二、不为银两污文章

毫县一个大富翁发善心,捐款重修扩建了一座寺庙,这是大功德。

毫县的知县刚好是他的发小,知道穆修文笔了得,就推荐穆修给撰写一篇记文,记录修庙的过程,也是弘扬那个大富翁善举,帮助传传名。

对于穆修而言,凭他的文采,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小菜一碟,信手拈来,无非歌功颂德,完成了还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润笔收入。

穆修答应了,很快就写完了,交给毫县知县。

但毫县知县一阅,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中,却只字未提那个捐资大富翁的姓名。

大富翁听说知县很重视,请人写了文章,但文章中却没有自己的片言只语,本来是想借此扬名,这怎么能行呢?

大富翁很失望又不甘心,觉得一定是这个穆修认为自己没有意思意思,便又托与穆修关系好的人,送来了白花花的五百两银子,求他把自己的名字与善举写上,这可不是小数目,有钱就是任性。

当来人说明来意,本来穆修随笔加入两句便可。谁知穆修听了勃然大怒:“我怎能为了这银子而折腰!”

把那些银子都推到一边,拂袖而去。

富翁知道后,以为他是装装清高的门面,又三番五次托人说情,表达心意,穆修就是不理不睬,最后竟然愤愤地说:“我宁愿四处流浪,也不能让这类心术不正的人玷污了我的人品与文章!”

穆修就是一个这样清高倔强的人,在贫困中度过一生,从不向权贵与金钱低头,体现了文人的傲骨,很值得时下的文人反思。

诗文是灵魂的闪光,求其真求其纯,既不能自恋又不可屁颂,满纸装腔作势,是否具无端咬人之心,有谋财害命之嫌?

不卖弄小得意,不炫耀小恩典,不稀罕铜臭施舍,不侥幸攀枝扬名,维护尊严,体现精神。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得失不由天”,为文也好,为人也好,底气很重要。

作者:陈二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胡雪岩当年有多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的胡雪岩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大佬了。当年在晚清时期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官的要学习曾国藩,经商的要学习胡雪岩。”由此可见当年的胡雪岩已经是风光到了什么地步了。那么当年的胡雪岩到底有多富有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胡雪岩当年多有钱?当年他的阜康银号,在最鼎盛的时候的存银

  • 财主黄世仁为何会遭到后人的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于灾荒之年,土地歉收,杨白劳已经是交不起地租了。在不停的拖延之下,这地租是越来越高了,日子一久,这杨白劳就更加难以负担起了。于是,黄世仁便提出用杨白劳的女儿喜儿来抵债,做自家的丫鬟,好趁机霸占喜儿。当时,是没有哪家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去别人家当丫鬟或者是姨太太的。杨白劳不愿,喜儿更不愿。于是就逃

  • 元稹是一个不专情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稹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同时及第,两位也是终身好友。元稹是北魏宗室拓跋部后裔,在洛阳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元稹年少成名,15岁便参加朝廷举办的考试,后来授予左拾遗,是一个八品官职。不过此后元稹的仕途之路并不算完美,曾连遭四次贬官,但元稹官场不顺,情场却十分顺利,甚至有人问元稹是不是一个不专情的人

  • 魏忠贤能够权倾朝野,也是一路上有贵人替他开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忠贤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宦官之一,他的人生巅峰权利堪比皇帝,真正做到了权倾朝野。其实仔细研究魏忠贤的晋升之路,会发生他是一位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运气成分。不过谁能想到开启魏忠贤巅峰之路的贵人,竟然是朱由校的乳母,而且不得不说魏忠贤总能获得贵人相助,难道魏忠贤的运气就这么好?想要了解

  • 努尔哈赤的一生做过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我们都会追溯到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年代。然而实际上,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因为他当年建立的是后金,充其量是一个后金大汉。直到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手里,才将国号改为“清”。但从努尔哈赤的庙号“太祖”和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

  • 墨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墨子,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咱们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鲁国人,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以及社会活动家等等。墨子的活动包含了传道、授业、解惑。为了宣传他的思想和主张,墨子厂招学徒,并建立一个组织称作墨家。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和组织的团体,是高领袖即老大的称作“巨子”,所有的墨家成员

  • 秦良玉是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出了不少的名将,真是数都数不完。就比如说岳飞、白起、刘关张、霍去病等等,都是威名赫赫,广为人知。但是要论女将的话,那真的是寥寥无几。妇好、平阳昭公主、冼夫人、萧绰、花木兰、樊梨花等等,便再无几人。其中花木兰、樊梨花这些为人熟知的将军更是多出自演义之中,不知几分真假。而在历史上,大明王朝

  • 汉奸李庆元到底有多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一次说起咱们国家的14年抗战岁月,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无比沉重的。在这段抗战的时间里,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捍卫祖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天下老百姓恨日本人都恨到了骨子里了,都希望战争能够赢得胜利。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做他国的走狗,助纣为虐。而这类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汉奸。在91

  • 秦始皇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吧,他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完成了大一统的君主,同时也是开创封建王朝,首位将自己称作皇帝的君主。这位千古一帝给我们后世留下了太多谜团、他的出生、长相、死因、陵墓等等,只要跟他扯上关系的,在如今都未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历史书上不都记载着吗,为何会成谜呢?历

  • 春申君黄歇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曾担任楚国相国一职,赐十二县,被封春申君。历史上对于黄歇的评价都挺高的,那黄歇一生到底有哪些成就呢?黄歇年轻时四处拜师游学,渐渐积累了不少知识,后来得到楚顷襄王的赏识,入仕为官。此后秦国出兵攻打楚国,楚顷襄王不敌,便派口才极佳的黄歇出使秦国求和,随后黄歇成功说服秦昭襄王停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