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将领耿恭立有战功,为什么最后会被汉章帝下罪免官

东汉将领耿恭立有战功,为什么最后会被汉章帝下罪免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43 更新时间:2024/2/14 15:00:04

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广之子,好畤侯耿弇之侄。耿恭早年跟随过窦固耿秉等人,慢慢展现出了将帅之才。此后耿恭两次率军击败北匈奴,立下战功,回朝后升为骑都尉。当时耿家的三位将领耿弇、耿恭、耿秉都十分出众,但耿恭最后却是被下罪免官,强行送回原籍处。历史上很多武将虽然在战场上总能锋芒毕露,但往往就是栽在了官场上,耿恭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呢?

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最终率领仅剩的13个将士回到玉门关。可以说,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是最能体现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与精神的一次行动。

然而,当耿恭于76年回到洛阳,两年后的78年,汉章帝却把他抓捕入狱,削夺他一切职务,并把他撵回老家,从此永不叙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当年汉朝在西域打下车师国,并把车师分成前、后两部分,分别由关宠和耿恭担任戊己校尉,各自带着几百人驻守。后来,北匈奴领兵来犯,杀掉车师后国国,逼迫车师后国投降,一起围攻耿恭驻扎的金蒲城。后来,当耿恭退守到疏勒城后,北匈奴与车师后国联军,又把疏勒城团团围住。

在此期间,耿恭和敌人斗智斗勇,多次打败了敌人的围攻。同时,克服了城中缺水、缺粮等各种困难。最终,在东汉援军的帮助下,数百人只剩13人回到玉门关,回到洛阳。

可以说,耿恭的故事是让人荡气回肠的,耿恭的精神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然而,为什么仅仅两年后,汉章帝就要那样对待耿恭呢?

我们先来看看,耿恭回去以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耿恭回到洛阳后,汉章帝封他为骑都尉。77年的时候,汉章帝提拔他为长水校尉。同年8月,金城和陇西的羌人造反。汉章帝派代理车骑将军马防和耿恭率军前往平叛。耿恭屯守枹罕,多次和羌人作战,打了不少胜仗。

78年秋天的时候,马防组织和羌人进行了一场布桥大战,让羌人一万多人投降。此后,马防回朝,耿恭留下来,继续和没有投降的那些羌人作战。最终,耿恭让没有投降的13个部落数万羌人全部投降,耿恭建立大功。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这时候,本来和耿恭有仇的马防谗陷耿恭,说他“不忧军事,被诏怨望”。于是,汉章帝抓捕耿恭,罢免了他一切职务,并押回老家。最终,耿恭老死家中。

汉章帝严厉处置耿恭的理由是非常奇怪的,他全凭马防说的“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就给了耿恭处罚。也没见他做过什么调查研究。所谓“不忧军事”,就是不留意军事。不留意军事,他还能让13个部落的数万羌人投降吗?再说了,能以数百人孤城抗击北匈奴及车师后国联军的强大进攻,不愧为一代名将的耿恭,是个不留意军事的人吗?至于“被诏怨望”,就是说耿恭接到圣旨的时候,发牢骚。耿恭有什么牢骚可发呢?如果耿恭真的发牢骚,那么他为什么会发牢骚呢?汉章帝究竟把情况搞清楚没有呢?

其实,当耿恭在西域被围困的时候,汉章帝就没打算救他。当时包括司空第五伦这样的大臣都说,太远了,而且劳师动众,根本没有必要救援。最终,还是司徒鲍昱说了一番话:“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鲍昱的话说得明白,如果不救的话,将来就不会有人为朝廷卖命了!大约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汉章帝最终才不得不出兵。

耿恭最终回到洛阳以后,汉章帝虽然对他进行了封赏,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对待,没有封为将军,更没有封侯。而耿恭可歌可泣的行动,就算是封个侯,在全国做一个榜样,也是应该的。

那么,汉章帝为什么要薄待耿恭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他忌惮耿恭功高,害怕耿恭功高后,对他的统治产生威胁。

可以说,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在当时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是振奋人心的。而耿恭的名气,也变得非常大。这肯定让汉章帝担忧不已。恰好马防又馋陷他,可以说这正中汉章帝下怀,因此不加调查,便撤了耿恭一切职务,还永不叙用。(至于马防的馋陷,是不是汉章帝授意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帝王的狭隘,也真是可怕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顾维钧,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顾维钧出生于光绪年间,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外交家”。那么顾维钧有办过哪些实事呢?能够获得此殊荣。首先顾维钧在外国攻读国家法与外交,获得了学位之后于1912年回国。当时任命于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内阁秘书等一些职务。之后又担任了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一职。可以说顾维钧自从海

  • 宣太后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实际上宣太后能有掌权的机会,全因秦武王举鼎以外身亡所致。秦武王死后,宣太后才有机会让自己的儿子嬴稷去争夺国君之位,好在有樗里疾的支持,最后嬴稷顺利继位,成为了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只不过秦昭襄王即位初期是由宣太后执政,要说宣太后一生最重要的功绩肯定就是消灭了义渠国,使得秦国西部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不

  • 秦琼出仕前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琼是隋末唐初名将,曾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诸多战功。大唐建立后,秦琼还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助他登上皇位,此后秦琼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很多以隋唐为背景创作的影视剧,都喜欢把秦琼作为主角描述,实际上秦琼的确是一位人缘很好的将领。很多朋友好奇秦琼出仕以前是做什么的,可能这里面还有很多大家不知

  • 霍去病不死获能提前结束汉匈战争 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去病可以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17岁封冠军侯,19岁参与河西之战,成功歼灭招降匈奴近10万人,21岁封狼居胥,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可惜天妒英才,霍去病23岁时染病去世,汉朝就这样损失了一名对付匈奴最为重要的将领。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或许汉匈战争可以提前结束。霍去病、卫青都不在后,汉朝对于匈

  • 魏冉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冉是战国时期秦国重臣,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算是皇亲国戚。秦昭襄王能顺利成为秦国国君,其中便有魏冉的功劳。秦武王突然去世,魏冉凭借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拥立嬴稷,并且清扫了夺嫡的对手,后来一度掌管朝内大权,并且深受宣太后重用。秦王后来察觉到了魏冉对他的威胁,于是将他罢免,魏冉最后忧愤而亡

  • 陶渊明为何会厌恶官场,选择归园当一名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这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为千古名句。不过陶渊明为什么会突然厌恶官场,选择过上归隐的日子呢?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要职,看的出来陶渊明年轻时也曾想过走出一番事业。但后来陶渊明上任彭泽县令仅仅80天便离职而去,这中间到底

  • 欧内斯特·金与下属妻子通奸,罗斯福为何还要重用欧内斯特·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二战美国海军舰队司令欧内斯特·金,据说是“最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之一。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欧内斯特·金负责指挥整个美国海军舰队。虽说他被授予了五星上将的荣耀,但却与自己部下的妻子通奸。而且他自己经常喝的醉醺醺的,却还抢破着别人禁酒,而且还在中途岛战役中排挤比他能力强的人。中途岛战役中,有个参谋向他报

  • 艾森豪威尔是如何躲过希特勒的暗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从法国的某处乘坐车返回总部参加一个紧急军事会议。那是个人大学纷飞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汽车一路飞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处野地,他忽然间看到一对法国夫妇坐在了路边测测发抖。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自己的翻译官下去进行询问。一位泰谋急忙提醒说:

  • 美国一些高级军官为何会反感艾森豪威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艾森豪威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总司令,美国的五星上将。尽管艾森豪威尔非常的优秀,但是在霸王行动等一些作战行动中却还是引起了一部分高级军官的反感。曾经美国第五军军长,艾森豪威尔的老友对他曾经说个这样一句话:“你想被打死,请别死在我的阵地上。”1944年7月1日,艾森豪威尔

  • 西夏没藏太后是怎样成为皇太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没藏太后出生豪门,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夫人。不过当年李元昊是偷偷把没藏氏带回宫中,没藏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没有名分的,但李元昊去世后,没藏氏反而成了皇太后,并且掌管了朝中大权。没藏太后是李谅祚的母亲,而他的兄长是权臣没藏讹庞。没藏氏能够把控朝政,和李元昊的意外死亡有很大关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没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