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不称帝的话中国会怎样

袁世凯不称帝的话中国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2/19 21:52:49

在100年前,袁世凯在内外交困当中去世,在他死前冒天下制大不韪,称帝改元,从此背负起了永远也洗刷不干净的恶名。如今人们在回头看看这段历史,经常会摄像,若是1916年袁世凯没有称帝,那么近代历史上的中国走向会不会有所改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袁世凯在民国总统任上,一直破坏共和,没有可能成为华盛顿。袁世凯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清朝,是清末新政最重要的推动者。除了众所周知的编练新军外,他还设立天津商务局、鼓励开厂、整顿金融,发展工商业;要求废除科举,大力推广免费的新式学校;在天津开了中国第一次普选,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直隶自治局”……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促使清帝退位,实现南北统一,这些都是袁世凯的功绩。

但从1912年3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16年6月病死,这4年多的时间里,袁世凯破坏约法、解散国会、伪造民意,先使自己当上终身大总统,又悍然称帝,几乎没做任何有利于共和的事。按照梁启超的说法,“袁氏诚不失为一大人物,然只能谓之中世史黑暗时代东方之怪魔人物,而决非在十九、二十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其人“纯以个人利害为本位,而不知国家社会为何物”,因此“袁氏多统治一日,则祸乱之程度加深一日”。①

时人对袁世凯称帝之举,大都无法谅解。胡适听闻袁世凯死讯后,在日记中写道,南北统一时,袁世凯“内揽大权,外得列强之赞助,倘彼果能善用此千载一时之机会,以致吾国于治安之域,则身荣死哀,固意中事耳。”然而,“袁氏昧于国中人心思想之趋向,力图私利,排异己,甚至用种种罪恶的手段以行其志,驯致一败涂地,不可收拾……”②因此,即使袁世凯在1916年没有称帝,期望他成为一位华盛顿,也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只能假设,如果袁世凯不称帝,满足于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及《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做一个大权独揽的终身总统,那么当时的中国政局会有怎样的改变。

1913年,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和各国使节合影

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在军事、经济、政治方面,会有如下变化

军事方面:虽能维持表面统一,但要消除割据,难度也很大

袁世凯称帝败亡,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军阀割据局面正式形成,此为中外史家所公认。如吕思勉说,“及世凯死,则形式上之首领也失之,而所谓北洋系军人者,争思割据地盘,篡窃政权焉。”由于北方混战,西南军阀也获得了保持割据的空间。那么,是不是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北洋系就不会瓦解,中国就能免于军阀割据呢?

冯国璋

我们应该看到,早在晚清时期,地方督抚即尾大不掉;辛亥革命后,地方割据之势已成。即便袁世凯是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人,同样无法号令各省。于是袁世凯推行“军民分治”,改都督为“将军”,负责军务,同时设“巡按使”管理民政。此举虽然收效有限,巡按使依旧要听命于将军,但一定程度上开始让中央同地方的关系走上正轨。③

再说北洋系内部,段祺瑞、冯国璋早已各有势力,让袁世凯心生忌惮。民初以来,段祺瑞一直任陆军部部长,掌握军权,袁世凯遂另设“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让儿子袁克定编练“模范军”,企图收回军权。冯国璋则坐镇南京,成为“长江三督”(江苏、江西、湖北三省都督合称)的领袖,“俨然藩镇,渐渐不如当年之绝对服从”④。以至袁世凯怕冯国璋反对帝制,而不敢在称帝前告知其真实想法。

由此看来,即使袁世凯不称帝,也只能如北伐后的国民政府一样,让中国大致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但是袁世凯面对的内外局面要好很多,日本还没有全面侵华,内部也不存在军阀、革命党外的敌对势力,统一阻力要小得多。

经济方面:省下用于称帝、镇压的大笔开销,能把国家财政保持在一个较好水平上

由于各省截留税收,北洋政府的财务状况一直都没有好过,常年靠借外债维持。袁世凯当政时期相对较好的情况,随着其帝制自为,也迅速恶化。如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理循说,“形势本来很好,这个国家自行维持得相当成功,它的财政义务都已履行,可是这项帝制运动一下子搞乱了一切。”“要不是这次动乱,中国在偿付财政义务方面,本来是处于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的地位的。”⑤所谓“财务义务”,指的是中国需按时偿还庚子赔款等债务。

1916年5月,中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延期偿付”赔款。莫理循说,“‘延期偿付这个词当时在欧洲刚刚成为一个时兴的名词,中国财界欢迎它,把它当作拯救他们的符咒”,只是如此一来,“人们对袁世凯仅有的一点信任也消失了”。

称帝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袁世凯至少为此花了2000万元,包括称帝前制造舆论的活动经费,如给古德诺50万、给筹安会300万、收买报馆30万;还有准备登基大典,修缮三大殿270万、两件龙袍60万、典礼陈设200万,等等⑥。称帝后,镇压云南护国军、山东中华革命军,更需要大笔军费,让袁世凯难以应付。

可以想见,如果袁世凯不称帝,一方面能省下一大笔为复辟帝制准备的开支,另一方面不会有护国之役,军费也省了下来,让中国经济少受一次打击。

政治方面:中华革命党将没有重回国内活动的名义,日本也无法从中谋利

袁世凯的称帝,给了中华革命党卷土重来的机会。袁世凯的重要顾问汪凤瀛在《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一文中说,当年“二次革命”时,革命党人打的旗号就是,制止袁世凯的帝制阴谋,但那时民众相信袁,视孙中山、黄兴为“乱贼”。现在袁世凯一旦称帝,那么“天下皆将服孙、黄辈有先见之明,顿长其身价,增其信用……”同时,海外华侨“一旦见祖国复兴帝制……使之为孙、黄之外府,隐资以无限之资财。”⑦

蒋介石加入中华革命党的誓书

果如其所料,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支持下,于山东建立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以居正为总司令,总人数13000多人,先后拿下潍城、长山等县,一度围攻济南,让山东将军靳云鹏逃往天津。这种比较好的形势,随着袁世凯去世,变得师出无名,孙中山给山东党人的电报所说,“袁死,内外情势变,我宜按兵勿动,维持地方秩序,候商黎大总统解决。”其后,这支“中华革命军东北军”被缩编、解散。⑧

如果袁世凯不称帝,中华革命党就没有这样一次在国内重新发展的名义,可能要更加长期地在海外发展;也不会给日本一个介入中国事务的机会。当时莫理循即称,“袁世凯权力的最后崩溃,无疑是有助于日本实现在中国取得统治地位的计划的。”

袁世凯不会长寿,他不称帝,最大的改变是自己成为一个正面人物

要讨论袁世凯不称帝,中国可能有的变化,袁世凯的寿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否则无法知道他究竟能掌控中国多久。袁世凯称帝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莫理循说,“他出生于一个寿命不长的家族,身材矮胖易中风。他的身体并不健康,又从不爱惜自己。过去四年我曾不止一次地催促他去接受一个疗程的按摩。因为他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中风病发作的可能相当大”。这让我们想起一直以来的一个传言说袁世凯称帝的原因之一,是要打破其家族男人活不过60岁的宿命。

称帝后,袁世凯更是备受打击。驻华公使芮恩施从袁世凯身边的人那里了解到,“忧虑和绝望正在摧毁他的身体”“过去他的白莱特氏病虽然有所发展,但他身体强健,顶过去了。现在他陷入巨大的烦恼之中,他的身体衰退了。”周自齐告诉芮恩施,“大总统已经丧失了迅速作出决定的果断力,他在面临困难的抉择时简直不知所措。”⑨最终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于因神经衰弱引起的尿毒症。⑩

毫无疑问,称帝失败缩短了袁世凯的寿命,但是以其一贯的健康情况来看,57岁时的他是很难长寿的。那么对于袁世凯如果不称帝的假设,变得容易起来他没有太多时间带领中国走向真正的统一,不过能较为从容地解决继承人问题,让中国不至于太过分裂。当然,最重要的改变是,袁世凯将有机会成为一名正面人物。

1916年,袁世凯的葬礼

注释:

①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梁启超全集5》,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939页;②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2(1915-191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1、402页;③马平安:《民国初年袁世凯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收入苏智良等主编《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④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72页;⑤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尼·莫理循书信集(下)》,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554、555页;⑥姜立新:《从一份账单解读袁世凯的帝王梦》,《文史知识》2006年第7期;⑦汪凤瀛:《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美)古德诺《解析中国》附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第164页;⑧王友明:《中华革命党山东反袁斗争述论》,《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⑨(美)瑞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77页;⑩(加)陈志让:《袁世凯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51页。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红楼梦》最初是记录在石头上的,所以又叫石头记。《红楼梦》的开篇提到女娲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来补天,却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女娲因为剩了一块石头,其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有一僧一道看见这石头的形状可爱,于是给这块石头刻上数字,并由赤瑕宫神瑛侍者携带下凡。经过了几世几劫后,有一个空空道人路过,

  • 清平乐剧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皇帝赵祯(王凯饰)得知将自己养大的当朝太后刘娥并非亲生母亲,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当年的婢女李兰惠,深感愧疚。为了报答李家,赵祯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徽柔(任敏饰)嫁给了李家的子孙李玮。朝堂之上,庆历新政大臣和老派权臣之间针锋相对,斗争风起云涌,赵祯治国如执秤,权衡各方势力,为国事殚精竭虑。徽柔与陪伴

  • 薄姬为何最终和儿子葬在了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名的太后有很多,除了像吕后、武则天、慈禧这样手握大权,甚至最后自己当了皇帝的,也有很多在历史上不见得有多出名,但是却以“贤德”的名声或者其他好的名声为人所知的太后,比如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薄姬当年对于刘邦来说只不过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妃嫔,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她成为

  • 二战后为什么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六条为:“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第十条进一步明确为:“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

  • 陶渊明的活法:放得下,想得开,看得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关于陶渊明其人,苏轼曾经说过: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做官便做官,归隐便归隐,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这便是陶渊明。陶渊明性

  • 历史上八大晋商为何集体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可冠以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尤在明清两代鼎盛。从晋商的发展史来看,晋商的兴起与衰落是与朝廷的兴衰密不可分的。晋商发展初期,明朝政府为北方各边镇筹集军饷推行开中制,实质是商人用实物和力役换取盐的专卖权,并需将相关物品运输到边界。晋商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顺理成章接下了一本万利的香饽饽,

  • 清政府割让的最大岛屿,日俄争夺了一百多年,岛上的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政府执政时期,因为国力衰弱割让了很多土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应该是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的库页岛。这个地方被日俄两国争夺了一百多年,最后被俄罗斯彻底占领。那么,现在库页岛上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关于库页岛的故事。库页岛的总面积约有7.64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来看,该岛屿在黑龙江入海

  • 宫崎骏的所有作品电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与千寻》、《龙猫》、《毛毛虫菠萝》、《起风了》、《巨神兵在东京出现》、《酵母于鸡蛋公主》、《鲁邦三世特别公映版》、《悬崖上的金鱼姬》。《种下星星的日子》、《寻找家园》、《水蜘蛛萌萌》、《哈尔的移动城堡》、《梅与小猫巴士》、《克洛的大冒险》、《捕鲸》、《幽灵公主》、《天空之城》、《红猪》、《风之谷

  •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为何刘备不去相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关羽北伐襄樊失利,逃至麦城后,离刘备控制的地盘很近了,然而刘备却没有去救。这其中必然有阴谋!其实,这种阴谋论完全就是想太多了。刘备当时之所以没有去救关羽,完全是因为关羽败得太突然,刘备来不及反应造成的。当时关羽倾巢出动导致荆州被占领,关羽的部队基本上没有什么受损,大约还有兵力22000

  • 《大秦帝国》新作更名为《大秦赋》,12月1日央八播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天下》宣布更名为《大秦赋》,定于12月1日登陆CCTV-8黄金强档,腾讯视频全网首播。该剧是《大秦帝国》系列新作,讲述秦始皇嬴政从出生到统一六国,四十余年的战国风云故事。《大秦赋》海报《大秦赋》讲述了战国晚期,秦昭襄王与秦孝文王相继离世,秦国朝堂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