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的活法:放得下,想得开,看得透

陶渊明的活法:放得下,想得开,看得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4/2/19 21:52:16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陶渊明《自祭文》

关于陶渊明其人,苏轼曾经说过: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做官便做官,归隐便归隐,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这便是陶渊明。

陶渊明性情率真坦荡,因田园就住在他心里,所以他把生活过成了一首田园诗。

中国历史上,醉心于写田园诗者不计其数,更不乏名流,如谢灵运王维等等。

但别人写田园诗,与陶渊明明显不同。他人写田园诗,更像是现代城市人偶尔来一次“农家乐”,为的是抒发心情。

陶渊明则不然,他是真的以一介“农民”来作诗。正因如此,其诗其人都流露出一股惬意、舒适,自然而然。

超曾评价陶渊明: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世人皆羡慕陶渊明,常常因内心少了一份恬淡从容,却活不成陶渊明。

放得下

那首《归园田居》,人人都耳熟能详,这也被认为是陶渊明的“明志”之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前两句自述:我从小就不恋俗世,寄情山水,向往自然。

实际上陶渊明的前半生,与“俗世”牵绊很深。归隐田园,也并非其天性风骨使然,更多还是为形势所迫。

陶渊明年轻时,一则家境贫苦,二则也曾有跻身庙堂的远大抱负。他在《杂诗》中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年轻时陶渊明也曾胸怀大志,因此,他曾多番投身官场。

然而时局混乱,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与其终日如履薄冰,还得穿戴规矩去拜见督邮“乡里小儿”,不如远离官场,“复得返自然”,图个清净自在。

此番远离,他远离得很彻底,虽有乱世中“明哲保身”的无奈,却也不失做人智慧。

毕竟,同时期的阮籍、嵇康、谢灵运、潘岳、陆机等文人雅士,都表达过解脱世事、归隐田园的人生理想。

但那些理想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却没一个做到了超然物外。追名逐利的行动,倒是一个比一个“诚实”。

唯有陶渊明的归隐,真彻底,真决绝。

正如朱熹所评:

晋、宋人物,虽曰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招权纳货。陶渊明是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他不仅“高于晋、宋人物”,也换来了后半生的“有余闲”“返自然”。

史书记载,阮籍等人皆无善果。唯有陶渊明从此纵情山水,过上了终日耕田、赏菊、饮酒的逍遥生活。

世人均知“有舍有得”,真能“舍得下”的却微乎其微。

少年时为了理想,中年时为了生活,该入官场便入官场;官场让他别扭、不如意,说退便退。一切皆是顺从内心。

陶渊明舍下了官场的功名利禄,才得到了后世的岁月静好。这份“舍得”,更大的智慧在于:不苛求,不盲从,不将就,不屈从。

人生在世,放得下,是大胸怀,更是大智慧。

想得开

陶渊明的归隐,也并不像佛家的那般完全脱离人情世故,所谓“四大皆空”。就像他《饮酒·其五》中所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依然如常人般,追寻夫妻相伴、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结庐在人境”。

并且,他也有普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但就像高知父母未必生出天才儿女一样,才华横溢的陶渊明,并没有养育出同他一样优秀的子女。

于是,他做了一首《责子》诗自嘲: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虽有五子,却个个“总不好纸笔”“懒惰故无匹”“不识六与七”“但觅梨与栗”。

这要是放在现在,多少父母得愁白了头,辅导孩子写作业都能气出脑溢血。

可是陶渊明,顶多就是作诗发发牢骚。看似发牢骚,实则饱含着父亲对子女的无限宠爱,满满的人间深情。

五子“总不好纸笔”,陶渊明不仅没有半声责备,还自嘲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如果天命如此,那就随他去吧,还不如干了这杯酒,来得痛快。何其洒脱!何其豁达!

也许有人会说,时代不同,现在的孩子竞争激烈,高考压力大,与古时怎可同日而语。

其实古时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应试教育”的氛围之浓烈,比之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陶渊明却能对子女做到不苛责、不苛求,一则是其心性使然,二则他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

人生的幸福与否、成功与否,读书功名从来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陶渊明的“亲子教育”理念,早已先于当今之父母。

对子女都不苛求,对自己就更不苛求了。且更善于自嘲。

当了“农民”的陶渊明,在种地这事儿上,其实一点儿都不专业,尽管辛苦耕耘,却还时不时带着妻儿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换做常人,怕是要哀嚎埋怨上天不公了。而他陶渊明呢,依然作诗自嘲。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大诗人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种豆”这个事儿,可谓尽己所能,然而结果却是“草盛豆苗稀”。

此番画风,莫名透出一种喜感,让人不禁莞尔。

而这,正是陶渊明内心豁达幽默的外在呈现。种豆“二把刀”,自嘲且自乐。

嘲笑别人,未免尖酸。嘲笑自己,则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更具人生智慧。

人生烦恼,烦恼人生,常常源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能”,或子女不能如己之意。

但人无完人,要承认“有所不能”,更要原宥子女“有所不能”。因为“有所不能”,正是人生常态。

何不学陶潜?把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化作“自嘲”,一笑了之,该种豆种豆,该喝酒喝酒,岂不快哉?

看得透

陶渊明爱酒,爱到何种程度?他有首《饮酒·其一》这么说: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归园田居的日子里,饮酒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之一。而他的本真,也正体现在饮酒。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辞官后,喝酒也成了奢侈,而不期然得来一壶酒,那就痛快畅饮、一醉方休好了,管什么其他的呢?

如此随遇而安、享受生活,不见半分游戏人间的颓废,反而是“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

世人常把饮酒当做暂时忘却烦恼的“法门”,因此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词。

但陶渊明饮酒,却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他与朋友饮酒,酒到憨时想睡觉,于是直言: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醉了,想睡一觉,你们走吧。

他喝多了,随手抱来连弦都没有的琴,抚上一番,别人觉得实在“另类”,他却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真”在陶渊明的字典里,是一种真实不做作的人生状态,顺乎本性,悠然自得。

人生充满了真真假假,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历史长河中,你我皆不过沧海一粟。世人的态度往往是:我改变不了世界,所以我得改变我自己。

而陶渊明抛出另外一种态度:我改变不了世界,所以我得做我自己。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生前贫困,诗文也不为时人所接受,然而他却不以为意,不喜不惧,顺其自然,他的生命犹如阳光下的水珠,散发着五彩的光芒。

他的思想在后世影响了无数人,当人们如痴如醉地读他留下的125首诗、12篇文章的时候,他们不仅喜爱陶渊明“我醉欲眠卿可去”的率真性情,更多的是被他诗文里蕴涵着的平静的力量所打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其实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就像夏夜里的流星,倏忽而逝。

与天地的恒久相比,人生不过一瞬。你的生命能否在这倏忽而逝的一瞬发出光芒,完全取决于于你对生活的态度。

你无法选择你的出身、你的长相、你的智力、你的家庭、你的生活环境,可是你可以选择你生活的态度。

记住,如何生活,是你自己决定的。倾听自己的内心,顺其自然,你的生命才会焕发出光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八大晋商为何集体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可冠以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尤在明清两代鼎盛。从晋商的发展史来看,晋商的兴起与衰落是与朝廷的兴衰密不可分的。晋商发展初期,明朝政府为北方各边镇筹集军饷推行开中制,实质是商人用实物和力役换取盐的专卖权,并需将相关物品运输到边界。晋商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顺理成章接下了一本万利的香饽饽,

  • 清政府割让的最大岛屿,日俄争夺了一百多年,岛上的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政府执政时期,因为国力衰弱割让了很多土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应该是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的库页岛。这个地方被日俄两国争夺了一百多年,最后被俄罗斯彻底占领。那么,现在库页岛上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关于库页岛的故事。库页岛的总面积约有7.64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来看,该岛屿在黑龙江入海

  • 宫崎骏的所有作品电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与千寻》、《龙猫》、《毛毛虫菠萝》、《起风了》、《巨神兵在东京出现》、《酵母于鸡蛋公主》、《鲁邦三世特别公映版》、《悬崖上的金鱼姬》。《种下星星的日子》、《寻找家园》、《水蜘蛛萌萌》、《哈尔的移动城堡》、《梅与小猫巴士》、《克洛的大冒险》、《捕鲸》、《幽灵公主》、《天空之城》、《红猪》、《风之谷

  • 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20里,为何刘备不去相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关羽北伐襄樊失利,逃至麦城后,离刘备控制的地盘很近了,然而刘备却没有去救。这其中必然有阴谋!其实,这种阴谋论完全就是想太多了。刘备当时之所以没有去救关羽,完全是因为关羽败得太突然,刘备来不及反应造成的。当时关羽倾巢出动导致荆州被占领,关羽的部队基本上没有什么受损,大约还有兵力22000

  • 《大秦帝国》新作更名为《大秦赋》,12月1日央八播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天下》宣布更名为《大秦赋》,定于12月1日登陆CCTV-8黄金强档,腾讯视频全网首播。该剧是《大秦帝国》系列新作,讲述秦始皇嬴政从出生到统一六国,四十余年的战国风云故事。《大秦赋》海报《大秦赋》讲述了战国晚期,秦昭襄王与秦孝文王相继离世,秦国朝堂陡

  • 《大秦赋》讲述战国波澜壮阔史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孙皓晖同名小说改编的《大秦帝国》系列剧,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是一部以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的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该系列剧自2006年开拍以来,陆续推出了《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第四部《大秦赋》

  • 段奕宏《大秦赋》首播质量高,3个配角各有千秋,王庆祥最讨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播6集的戏份中,张鲁一(饰演嬴政)的戏份并未出现,姑且不提。倒是段奕宏(饰演吕不韦)戏份不少,几场戏下来,算是把吕不韦的商人本性演绎的入木三分。不过呢,不吹不黑的说,《大秦赋》前6集,最为精彩的还是出场的这些个重磅大腕配角。1:“赳赳老秦”嬴稷(王庆祥饰)提起老戏骨王庆祥,

  • 《大秦帝国之天下》临开播前,为何突然改名《大秦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亿万秦迷心心念念的《大秦帝国》系列终章“天下”终于在央视八套播出了。吃过晚饭,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没想到屏幕上却出现了这样三个字:

  • 大秦赋一共有多少集几月几日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秦赋》(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上下》)12月1日上线播出之后受到一致好评,这种历史正剧一般集数较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完,而且剧情故事紧凑,契合历史的进程,那么大秦赋每周更新几集?下面带来介绍。《大秦赋》播出时间一共有多少集几月几日大结局具体时间电视剧《大秦赋》一共78集,12月1日开播,12月2

  • 大秦赋多少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秦赋》共有78集,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下》,改名之后将被拆分为40集的《大秦赋之东出》和38集的《大秦赋之天下》上下两部。《大秦赋》2020年12月1日上线播出,12月26日大结局。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