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承恩和崇祯皇帝为什么一起死

王承恩和崇祯皇帝为什么一起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3/12/6 3:41:34

一说起古代的太监,可能有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历史上那些祸乱朝政的很有名的太监,比如赵高黄皓、魏忠贤之类,虽然说太监这个群体当中,真正干坏事的其实占的数量并没有特别多,但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实在是太出名,因此很多人都会给太监打上一个这样的标签。然而就在魏忠贤之后,崇祯皇帝的身边,也有一个很受他的信任的太监,名为王承恩,但是王承恩和魏忠贤却完全不是同类型的人,王承恩可以说是对崇祯忠心耿耿,甚至最后崇祯吊死在煤山,王承恩也是跟着崇祯一起自缢了,那么王承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跟随崇祯一起去死呢?

1、王承恩简介

王承恩(1?-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北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南明弘光帝闻之,赐谥忠愍。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夜分,内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摘录:《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崇祯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福王时,谥忠愍。承恩后为清朝康熙皇帝所称颂,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2、王承恩为什么跟崇祯一起自缢

王承恩,籍贯河北邢台人,生年不详,年幼进宫做了太监,本来是大太监曹化淳名下的一名太监。在崇祯帝做信王,王承恩也还只是一个小太监的时候,他就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奸细监视朱由检,一直到朱由检当上皇帝。

因此,他是看着朱由检出生而且陪伴着他长大的。就像当年大太监冯保和万历皇帝朱祤钧一样。王承恩虽然当初是奉命作为一个卧底来监视朱由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他和小朱由检产生了如同父子般的感情小朱由检竟然成功的把王承恩策反了{当然此时朱由检并不知道王承恩的真实身份}王承恩也把年幼的朱由检当作至亲一样呵护对待。天皇帝死后,他还为崇祯顺利即位出谋划策,面对魏忠贤的迫害,王承恩多次出手相救使崇祯化险为夷。

在朱由检当上皇帝后,王承恩忠心耿耿,一直待在崇祯身边辅佐他,为他排忧解难,凭着对崇祯多年的了解,崇祯有什么心事和脾气,他都揣摩得很透彻,而且崇祯也很信任他,他也誓死保护崇祯。两个人可以说是互相依赖,在崇祯眼里,王承恩就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就这样王承恩最后做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太监官职中仅次于掌印太监,而且掌管东厂}。

崇祯帝在宫里自缢之前,曾把剑交给王承恩,希望他能帮自己结束生命,当王承恩含泪几次拿起剑,又几次放下,说什么也下不了手。最后王承恩和崇祯相护搀扶着爬到故宫附近的煤山,崇祯在歪脖子树上自缢。王承恩在旁边的海棠树上自缢殉葬。我想这应该是崇祯死时最感到欣慰的地方了。

崇祯和王承恩死后第三天,李自成在煤山找到了他二人的尸体。在城破之后,北京城民间百姓自发凑钱为崇祯帝、周皇后、王承恩买了柳木棺材,并将其下葬。{由于崇祯帝从天启皇帝、他哥哥手里接手了一副烂摊子,内忧外患,国家财政早全面崩溃。整天操劳国事,无精力无钱建自己的墓地,他和周皇后遗体安葬在之前去世的田妃墓里面。后改思陵}

。后来清军打败李自成入主北京,顺治帝在给崇祯帝形式出丧时、也将王承恩的墓地修在了崇祯帝的思陵墓旁边,为王承恩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帝。乾隆四十年时,拨款修缮思陵,修缮王承恩墓。王承恩的墓地,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唯一安葬在皇陵旁的太监墓。

清康熙皇帝也对王承恩的殉国之举加以赞颂,并在思陵旁边为王承恩立碑颂德。能够得到对立政权两位君主的赞扬,可见其忠义之可贵。南明弘光朝时为表其忠义,朱由崧还给王承恩赐了个谥号“忠”,这个谥号一般多给为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勇于献身的大臣,在此之前,历史上被赐予这个谥号有名大臣有北宋名将寇准,还有因弹劾严嵩而死的杨继盛。作为一个太监能和这些忠义之臣赐予同样的谥号,也是很高的荣耀了。

和同朝代的大太监刘瑾、魏忠贤祸乱国家相比,王承恩为国殉葬之举显然要光辉的太多,说他是大明朝最忠心的太监,一点也不为过。

3、王承恩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承恩原本是东厂安插在信王府里的眼线。用来监视信王的一举一动,王承恩出身贫苦,他的母亲被恶霸糟蹋致死,迫于生计,他自小净身当了太监。后来奉命服侍和百监视未成年的信王一直到死。

明朝末年天启帝驾崩,犹豫没有子嗣便传位于自己同胞弟信王朱由检即崇祯皇帝,王承恩也跟着升迁为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不像明朝的其他太监恶度贯满盈,他心底善良,忠心耿耿,城府极深,他上任以后并没有裁撤厂卫制,反而大肆整顿,完全听命与皇帝的调遣,一言一行都受到皇帝的监督,使崇祯朝免受了阉专党的祸害,每当皇帝与大臣之间有矛盾时,王承恩都加以周旋,化解矛盾,凡事都以大局为重,同时他手段极多,专治那些庸臣奸臣专为皇帝举荐人才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可以说一时净化了明末属官场腐败的风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汤和为什么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汤和为什么最后可以善终?朱元璋为何没有沙雕汤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先去了解汤和是个怎样的人。看他来处才知道他是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是同乡,而且据说住在一个小街上,按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童年的汤和有壮志,在嬉戏玩耍时,喜欢统率群童,练习骑马射箭。成年之后的汤和身高七尺,举止

  • 汪精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3年,日本侵略军的气数已尽,已是强弩之末,隐藏在日本羽翼下的汪伪政权也朝不保夕。也就是在1943年,日本扶持的伪政权领袖汪精卫的枪伤复发,一度严重到无法站立。到了1944年,大汉奸汪精卫因为枪伤引发的并发症离奇死去。他死后,汪伪政权的很多高级官员都认为大势已去,所谓的汪伪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后

  • 刘文彩后裔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旧社会当中,剥削是非常普片的一件事,而革命者认为这就是原罪。而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任何剥削行为和不平等。资本家和地主阶级都是剥削者,不把他们打翻在地,人民就不能够翻身做主人。刘文彩并不仅仅是被新政权竖立起来的一个旧社会的典型大恶霸、大地主的形象,事实他的确也是大地主,所以注定要被打倒的;他

  • 范仲淹一生被贬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学过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就很好的总结出了范仲淹的忧乐观。范仲淹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期间遭遇三次被贬,但范仲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展现出了更加积极、洒脱的态度,这是后人应该好好向范仲淹学习的地方。范仲淹始终心系民生,无论官职大小

  • 唐高宗李治当真软弱不堪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一说起唐高宗李治,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些看上去非常软弱不堪的人物形象,都是在一些影视剧里面所表现出来的,而真正强势的自然是武则天了。然而这或许都只是站在武则天作为女主的角度上来看,而且是现代人的观念和想象中的武则天,毕竟当时李治才是皇帝,武则天作为皇后,如果真的比皇帝还风光,恐怕早就做不下去了吧。那

  • 李淳风是风水大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淳风的头衔有很多,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等。据说李淳风从小就博览群书,自学天文、历法,懂得天文地理知识。不过当时人们对“天文地理”的理解,和我们现在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肯定相差甚远,因为当时并没有科学一说。所以在很有影视作品中,都喜欢把李淳风设定成一位风水大师,神秘感十足。那历史上李淳风到底是个怎

  • 张学良表嫂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张学良,他的身上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了解过很多有关张学良在抗日以及当年内战方面的事迹,那这次我们大算讲讲有关张学良的冷知识。张学良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有着“少帅”之称,他的感情生活一直是大家好奇的一点。据说张学良和他的表嫂关系不一般,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有关张学良更多故事

  •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煜作为词人,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皇帝,却是非常失败的。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李煜的死,都是起源于他写下的那首《虞美人》惹怒了赵光义,而作为阶下囚的李煜,他的一切可以说都不属于自己,甚至连皇后也一样。李煜生前作为亡国之君,他的人生也是一个悲剧了,但是他的死因难道真的就是一首《虞美人》吗?历史上真

  • 富弼何为能得到晏殊和范仲淹的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富弼是北宋一代名相,从《清平乐》这部剧中可以了解到,富弼曾得到范仲淹和晏殊的赏识。历史上,范仲淹见到富弼后直称他有王佐之才,晏殊更是看出富弼潜力,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见富弼运气还是挺好的,自己的学识有人能够欣赏。所以富弼起点就比其他书生高出许多,入仕后富弼也是将自己的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但后人

  • 洪述祖是洪金宝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之后,大清王朝覆灭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前的《大清刑律》也废除了,对于那些判处了死刑的犯人来说,不能再使用斩首来处决了。不过北洋政府却从英国人那里买来了一架绞刑机器,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执行了绞刑的人叫做洪述祖,罪名是谋杀宋教仁,他至死也不肯认罪。洪述祖,原名洪熙,江苏常州人,家里是名门望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