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内容是什么

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4/1/15 20:06:41

中国历史上,草原和中原实际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只了解发生在中原的历史,对于草原的认识就比较少了。那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位草原上的传奇人物,他首次统一北方草原,并且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此后和汉朝征战百年,这个人就是冒顿单于。冒顿单于一生成就不输刘邦,而且他和刘邦的妻子吕后之间还有一段小故事,刘邦死后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信,其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一、灭掉东胡

草原,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碧蓝的天幕,那无垠的绿意,那清爽的空气,那明媚的阳光,还有蒙古包,马头琴,搏击长空的雄鹰,嘶鸣的骏马,那牛那羊那驼铃。

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马背上的民族,总会有英雄出现。

冒顿是匈奴头曼单于的长子,很早就被确定为单于的继承人。

后来头曼有了新的阏氏(皇后、妃子的意思),被他生了一个儿子。

这位新的美人枕边风不时吹,令头曼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可又没有合适的理由。

匈奴西面是月氏国,当时比较强大,就把冒顿作为人质送到月氏,这是一箭双雕的上策,一来向月氏示弱,麻痹对方,伺机发起攻击;二来可以假借月氏之手,杀死冒顿。

冒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但父命难违,只好前往。

不长时间,头曼单于率兵马攻打月氏,早有准备的冒顿乘月氏慌乱之时,偷了一匹快马,逃了回来。

头曼单于认为冒顿能够从月氏回来,是雄武过人,就交给他一万骑兵,叮嘱他要刻苦训练。

冒顿拥有了兵权后,训练这一万手下,并让工匠打造了一种鸣镝(响箭),并对手下说:“鸣镝所射而射者,斩之!”

冒顿带手下出猎,鸣镝射出万箭齐发,鸟兽立毙,稍有迟缓的士卒被处死。

不久,冒顿又把鸣镝故意射向自己一匹心爱的宝马,不少士卒不敢跟着射箭,冒顿立刻把他们处死。

不长时间,冒顿又把鸣镝射向自己一个宠爱的阙氏(老婆),左右的人都惊恐不已,不敢跟着射,冒顿又将这些没有放箭的人杀掉。

接下来,冒顿又带手下出猎,特意声鸣镝射向其父头曼单于的宝马,左右争先恐后跟着射,射死头曼的座骑。

冒顿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开始对其父头曼单于下手。

机会来了,头曼约冒顿一块狩猎。

冒顿趁头曼追赶猎物,没有防备,取出鸣镝射向头曼,左右亲随万箭齐发,头曼刹那死于非命,被射成刺猬。

冒顿就是采取这种狠手段,夺得了单于的宝座,成了一代雄主。

冒顿当了匈奴可汗,正是另一游牧民族东胡强盛的时期,东胡王听说冒顿这个“不孝子”杀父登位,相趁机占些便宜,于是,派使者对冒顿说:听说你老子头曼有一匹宝马千里驹,送给我好了。

冒顿便召集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纷纷表示这匹千里驹是匈奴的国宝,我们头曼单于自从得了这匹宝马,匈奴才兴旺强大起来,此马是祥瑞之物,万万不可送给东胡。

冒顿望了望众人,不动声色地说:“东胡是我国强邻,与东胡和睦相处才是头等大事,东胡王要这匹马,当然要给他!”

于是,冒顿愉快地把那匹宝马送给东胡。

东胡见了,认为这是冒顿认怂了,就又派人对冒顿说:听说你的老婆(阏氏)美艳,送给我好了。

冒顿便又召集大臣们说:“东胡又派人来索要我的老婆。”

臣僚们一听,群情激昂,愤愤不平地说:“东胡欺人太甚,竟然索要单于的阙氏,请您立刻下命令,我们与东胡一战。”

冒顿笑了:“与东胡搞好关系才是上策,为了一个女人大动干戈不值,我的女人多了,送给他好了!”

冒顿很听话的把自己的老婆送给东胡王。

这东胡王得寸进尺,觉得匈奴软弱可欺,愈发飞扬跋扈,便又派人提出条件:我们两国之间那片缓冲地带,我想用来放牧,那块土地归我好了。

冒顿又召集文武询问意见。

文武大臣们觉得,冒顿连宝马与老婆都给了人家,十足一个窝囊废,那两国之间的“无人区”没有什么用,愉快送给人家好了。便纷纷说:“既然是荒芜之地,留着也没有用,为了两国的和睦共处,给他算了。”

许知,冒顿一听便火了,拍案而起:“土地是国家之根本,怎能轻易放弃呢!”把那些主张送地的大臣处死,随后冒顿召集兵,整军杀向东胡。

几次得手的东胡,早就不把匈奴当回事,没有一点防备,东胡王正搂着冒顿的阙氏饮酒寻欢,没想到冒顿兵马仿如神兵天降,东胡王成了刀下鬼,东胡的所有穹庐帐幕皆被毁坏,人口和牲畜被掳,只有残部落荒而逃(后来演变成鲜卑、乌桓、契丹与蒙古),从此强盛一时的东胡灭亡了。

二、与汉王朝叫板

冒顿趁热打铁,北服浑窳、丁零、鬲昆诸部,西出击败月氏,向南并吞了楼烦王与白羊王的领地,又收复了当年被秦将蒙恬占领的匈奴土地,进而侵入燕、代,让冒顿成了草原霸主,建立起东尽辽河,西至西域(西域各国都臣服于匈奴),北抵贝加尔湖,南临黄河,一统诸胡的匈奴王朝,与中原大汉王朝南北对峙,史称“北有引弓强国,南有冠带之邦”,名闻天下。

在中原汉族士人眼中,杀父杀妻的冒顿似乎禽兽不如,但在匈奴人眼中,强者才是英雄。

冒顿单于为了便于统治,创造了一种适合草原的“三权分立”的统治模式,把庞大的草原帝国一分为三,自己统治帝国中心区域(也是核心区域),帝国东部由左贤王管辖,西部由右贤王统辖,三王各自建立王庭(首府),大单于的王庭最初在杭爱山一带,后来为躲避汉朝打击,北撤到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要由单于统一指挥布置,小规模军事活动与日常事务由左右贤王自主处理,无需向单于请示汇报。

冒顿自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人称天为“撑犁”,称儿子为“孤涂”,所以,这“撑犁孤涂单于”可解释为“像天的儿子一样伟大的首领”,也就是“天子”之意。

匈奴尚左,以左为尊,由之左贤王的地位仅次于单于,一般都是以最得意的儿子担任,有储君的意思。

冒顿雄起的时候,恰大汉王朝建立,刘邦刚刚平定天下,与项羽楚汉相争胜出,面对北方咄咄逼人的匈奴,派韩王信(这个韩信不是汉军闻名天下的统帅韩信,而是另一个同名的人,是原来韩国王室的后裔,在楚汉争霸时,站在刘邦一边,是汉初异姓王之一)率领本部人马进驻太原,防御匈奴。

说来这刘邦拥有了天下,对所有的异姓王都不放心,他派韩信来对付匈奴,可谓用心良苦,一箭双雕:打胜了,就算又为刘邦卖了次命,战败了可以治他的罪,翦除一个祸患。

韩信到达太原,见太原不利于防御匈奴,就请示刘邦,移师马邑。

刘邦一听,乐了,这马邑在今天山西朔州一带,更靠近匈奴,便愉快地同意了。

韩信到了马邑,便修缮城池,储存战备物资,训练士卒。

公元前200年秋天,韩信的工作初见成效,匈奴大军就杀奔而来,把马邑围个水泄不通。

这马邑虽然不大,但匈奴人善长的是骑兵野战,而不是攻城夺寨,所以一直没能攻下,匈奴大怒,便增加攻城人马。

韩信看到情况危机,飞书告急,同时采取缓兵之计,派人去见匈奴诈称要投降。

刘邦闻报,派出了援军,谁知援军到达太原便停止前进,统兵将领诬告韩信要谋反投降匈奴。

刘邦一直就对这个韩信不太放心,便派人赶到马邑,责问韩信什么意思?

韩信不由大惊,他深知刘邦的为人与性格,早就对自己产生猜疑,早晚要对自己下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倒戈投降了匈奴。

冒顿大喜,以韩信为前导,进击太原。

刘邦得到消息,大惊失色,立马决定御驾亲征。

公元前200年冬十月,刘邦统率三十二万大军,冒着严寒,雄纠纠杀奔而来。

韩信无心恋战,与刘邦前锋人马一遭遇,便退回马邑。

冒顿闻讯,马上令左右贤王各统一部兵马驰援,双方在晋阳(太原)城下交锋,汉军大获全腹,匈奴兵马败走,汉军趁胜追击,缴获大量牲畜,一下让刘邦飘了起来。

匈奴冒顿曾于很擅长诱敌深入,将精兵埋伏好,把羸弱的士卒与牲畜有意暴露出来,一开始,刘邦还是比较小心的,派人打探匈奴虚实。

派出的人回来报告,匈奴可击。刘邦还有点不放心,又派了精细的刘敬去侦察,刘敬回来后认为这有可能是匈奴诱敌深入之计,匈奴不会这么羸弱,不要追击为好。刘邦听了反而老大不高兴,训斥道:“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

刘邦志得意满,想建万世功业,把匈奴收拾了,把刘敬抓了起来,督促军队北上追击。

汉军三十多万,大部分是步兵,求功心切的刘邦,亲自率骑兵北上追击,很快到达平城,此时,步兵被冒进的刘邦远远甩在后面。

到达平城,刘邦人马已是强弓之末,人困马乏,恰恰这时,四面都出现匈奴铁骑,冒顿亲自指挥,势不可挡。

刘邦率军爬上平城东北方的白登山,固守待援。

这白登山比较险峻,易守难攻,冒顿四面合围要围死刘邦。

刘邦从山上俯瞰,见匈奴骑兵漫山遍野,西面全是白马,东面全是青马,南面都是红马,北面都是黑马,这阵势雄壮无比,进退有序,此刻刘邦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匈奴一连围了七天七夜,汉军断粮,面临覆灭的危险,士兵悲歌:“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能弯弓弩。”

恰在最危机的时刻,刘邦身边有一个能人,谁呀?

就是传说中那位与自己嫂子有私性的“智囊”陈平,他那敏锐的目光无意中发现冒顿的老婆大阏氏与冒顿并马而行指挥军队(游牧民族的女性颇有发言权的)。

陈平这小子一下鬼点子就来了,眼睛眨了眨,灵机乍现,想出一个解围的馊主意,对刘邦耳语了一番。

刘邦依计而行,立马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偷偷去见大阙氏,并且还掏出一张美人图,谎称这美貌的娇娃就是献给冒顿单于的那个美人。

秦汉时期,燕赵娇娃在当时闻名天下,北方游牧民族更喜欢这燕赵风情楚楚的美人儿,与游牧民族的女性比,自有不一样诱人的风采。

大阙氏顿时醋意大发,便找到冒顿单于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

冒顿听了,便采纳了大阙氏的建议,解围一角,让刘邦趁着大雾突围而出(据说当初冒顿未围住刘邦之前,曾经与韩王信手下的两个将领王黄、赵利相约,到此会合,围攻汉军,围了七天,这王黄与赵利的兵马也没有如约到达,冒顿怀疑这二人私通刘邦,会夹击他,所以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刘邦突围而出不久,汉朝步兵也源源不断到达,冒顿也就引兵而去。

三、草原英雄

冒顿虽然放走了刘邦,可东进收复失地的计划没有改变,不时派兵攻击代郡、雁门、云中。

刘邦返回后,立马释放了劝他不可冒进的刘敬,悔不听刘敬的劝告,封刘敬为建信侯,食邑两千户。

刘邦见匈奴是边患,就问计于刘敬。

刘敬建议与匈奴“和亲”,把公主嫁给冒顿,这样,冒顿就成了刘邦的女婿,化干戈为玉帛。

刘邦同意这个建议,但又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就选了一个宗室女冒充公主送给冒顿为老婆。

公主出嫁,这嫁妆当然不能少。刘敬出使匈奴,与冒顿约定,一次性赠送黄金千斤,并且每年给冒顿一定数量的棉絮、缯衣、食品等,同时开放关市,允许两国人民进行贸易。

送“公主”出塞的第二年,刘邦派亲信陈豨出任代国国相,防御匈奴。不料陈豨勾结匈奴自立为代王,害的刘邦费了很大劲平息下来。

公元前195年,刘邦死了,冒顿单于得到消息,就给刘邦的老婆,掌权的吕后写了一封信,其中有“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为。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其大意是说:我没了老婆,你死了丈夫,你我都不快乐,咱俩结为夫妻好了,共享快乐。

这封信是对大汉国母的侮辱与挑衅,满朝文武无不愤慨。

开国名将樊哙主动请缨说:“臣愿得精兵十万,横行于匈奴之中。”

季布站出来说:“应该把这个吹牛的樊哙拉出去砍头,当年汉军三十二万,樊哙为上将军时,匈奴围高帝于白登山,樊哙不能解围救高帝于水火,现在却扬言以十万击败匈奴,这是当众撒谎。”

吕后默默点头,这位以强悍著称的铁腕女人,低三下四地亲笔给冒顿写了一封回信,表示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坠落,行步失度”,无意改嫁,但与匈奴和亲政策一定要维护等等。

冒顿单于此时的注意力主要在经营西域,也就没有纠缠,仅仅是对大汉王朝示威一下而已。

此后,虽然有匈奴铁骑不时南下侵掠,但大体上维持了和平态势。

公元前174年,草原上的一代霸主冒顿单于去世。

可以说,匈奴冒顿单于,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其自命之尊,胸襟之大,给中原王朝带来最强悍的冲击波,匈奴冒顿单于也成了第一个草原英雄。

作者:陈二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法国人拉法耶特为何会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777年,一位年仅19岁的青年贵族踏上了一艘跨海航船,他们的目的地是北美大陆。这是一位法国的年青贵族,他抛弃了他在法国所拥有的一切,打算为一个还没被世界认可的国家的人民争取自由。他坚信北美即将诞生一个崭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将成为受到人人所敬仰的天堂,将改变整个人类。这位充满热血的年青贵族就是拉法

  • 戴高乐成为法国总统后为何首先选择访问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年戴高乐带着重振家族的愿望参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凡尔登战役期间,戴高乐负伤被俘,在战俘营里呆了3年3个月,而这也正式戴高乐的“空闲期”,让他深刻的认识到了武器革新对战争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思考军队的建设方向,并且著作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敌人内部的倾轧》。当然,“不安分”的戴高乐谋划了7次“越

  • 希特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仇视犹太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希特勒,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根据史料记载,目前达成世界共识的是希特勒是在一战结束之后就开始发表针对犹太人的仇恨言论。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希特勒当年邻居的证词了解的话,其实希特勒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开始对犹太人发表仇恨言论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希特勒的凡有思想比公认的起码还要早6年的时间。历史

  • 宋理宗头骨酒杯现在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理宗赵昀,作为南宋时期的第五位皇帝,据说他死后,头盖骨被别人做成了酒杯,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毕竟是个皇帝,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下场呢?宋理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是这种结局?相传后来朱元璋将他的尸骨寻找回来安葬了,这是真的吗?宋理宗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呢?1.宋理宗简介赵昀(1205年1月2

  • 赵匡胤的心腹为何装哑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能够被称为心腹的,都是当时非常能够审时度势,而且能够为主人办很多事情的人,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心腹,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就是一个叫做杨信的人。不过,杨信在当心腹的时候却一直都是个哑巴,可是直到他最后临死之前才终于开口说话,原来他这些年一直都是一个假的哑巴,都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杨信为什么要装哑巴,

  • 拿破仑与希特勒都想统治欧洲,为何拿破仑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起初小编很单纯的认为拿破仑其实与希特勒是一类人,都想统治欧洲,只不过是因为时间冲淡了仇恨罢了,再加上拿破仑确实是有一些过人之处和才华,所以很多人才会认为拿破仑是英雄。然而希特勒距离时间太接近了,时间还没有冲淡他的负面影响。直到后来小编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两人都非常的有才华,但是区别就在于两人的思想是

  • 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杨再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话说他是杨铁心的父亲,那么有的人问了,那这个杨再兴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呢?如果是的又是那位杨家将的后代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杨再兴不是杨铁心的父亲,而是杨铁心的曾祖。但是在正史中杨再兴是存在的,而杨铁心不一定存在,因为

  • 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他曾击败吐蕃、攻灭石国,一生战功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从小跟随父亲入唐,20岁便被封将军。不过高仙芝最后是被诬陷导致被杀,下场令人唏嘘。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予以副统帅之职,率军讨伐安禄山,但前线战事受阻,只能退守潼关,期间不幸遭到小人陷害。高仙芝的结局令人遗憾,

  • 历史上高力士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中,骠骑大将军郭利仕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宦官高力士。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生对李隆基十分忠心,很多人好奇宦官为什么能被封将军,这就跟唐朝官制有关了。高力士一生也非常不容易,他曾被武则天赏识,后来帮助李隆基平定韦后还有太平公主,从此得到重用。据说高力士和诗人李白还有一些过节

  • 溥仪去看老太监结果被喊万岁爷,他是怎么回应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灭亡之后,都会有很多仍旧怀念那个时代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保留着过去的影子。比如清朝灭亡之后,其实还是有很多曾经在皇宫里,或者在王府里工作过的人们,还是很怀念自己的过去的。溥仪在退位之后,曾经去看望过一个老太监,而这个老太监见到溥仪之后直接叫他万岁爷,这时候的溥仪是如何回应的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