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老子成仙但孔子没有

为什么老子成仙但孔子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4/3/13 7:32:32

老子孔子都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作为道家学说代表人,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两个人的影响力却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可能认为,在现代,孔子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因为儒家作为古代统治者一直沿用的一种学说,两千多年来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不过,老子和孔子究竟谁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呢,为什么老子在后世传说中是成仙了,但是孔子却并没有成仙呢?

1.老子和孔子谁的影响力更大

相较而言,老子地位高于孔子。老子之所以成为太上老君,而孔子没有成仙,这是因为老子是孔子的师傅,同时老子的人生态度是出世,顺其自然,清静无为,远离世间纷扰,这种人生态度自然而然的可以成就老子“成仙”的合理性。

反观孔子就没有这么超然洒脱。他周游列国想找个官位来做,但儒家“仁政”在在春秋战国那个动荡流离的年代真的不合时宜,大家都在富国强兵,哪有心思陪你玩儿“假仁假义”,所以他四处碰壁四处流离,“惶惶然若丧家之犬”。

按《庄子》的记载,孔子曾求师于老子,恭谨谦卑,足见孔子对自己的学说和能力并不十分自信。

再者来说,刘邦建汉后,以“黄老之学”治天下,与民修养生息,国力日隆,然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想从思想上“大一统”,借以维护世道人心,然而我们今人知道,想三观合拍和其不意?所以董仲舒用简单粗暴的态度搞大一统虽然初见成效,但伴随着汉朝行政架构的不合理以及宦官外戚争权夺利等痹病,孔子的儒家对人民来说并没有产生什么红利,反倒是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更能取悦于人。

东汉时期张道陵创五斗米教,是道教成型,而老子自然就被奉为鼻祖,及至张角开副本创立太平道时,拥趸百万,将东汉王朝摧枯拉朽,其实力足见雄壮。

自李唐以降,李渊以老子后裔自居,道教自然大放异彩,唐朝历代皇帝都有道号,还兼任道观主持(名誉主持,不参与具体事务),影响所及,不只是朝臣,就连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大诗人也都有道号,民间百姓自不必说。

孔孟门徒虽然在后世大行其道,然而因为先天上功利性太强,从基因上就是消减了脑壳想做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从神仙的人设而言,应该是如老子那般超凡脱俗,消极遁世的存在,而非孔子那种即使“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仍矢志不渝的想跻身于体制内分一杯羹的俗物。

综上所述,老子能成为太上老君,而孔子不能。

老子可以成仙,而孔子只能拥有无数的徒子徒孙以及所谓“大成至圣先师”的光环。

最后,再来一锤。孔孟之道被历代帝王循用,是为了熬制鸡汤麻痹读书人和子民,所谓“明儒暗法”,事实上封建帝王一直是用法家统治群臣和百姓,“儒家仁政”,只是个幌子而已。

不过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创建的做人标准,这几趟真心熬的不错,可惜的是,孔孟并没有对君王作出道德规范。

2.为什么老子能成仙而孔子不能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两者的思想文化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同样影响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二者各有千秋,难分上下,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还是有所区别。

老子讲的人与自然,讲的是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君主以德布施天下,让贤臣良相充分发挥,各司其职,让平民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逍遥处世,自得其乐,由无为而无所不为。

孔子讲的是人与社会,讲的是仁义道德,中庸处世的人生哲学。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要求人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积极入世,励志向上,建功立业。以“仁政礼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序发展,以“克己复礼为仁”,实现人人自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共建理想的大同社会,实现天下为公。

春秋战国三百多年,既是天下大乱,又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诸子百家189家的百家争鸣,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法、墨,由于儒家思想的过于超前,与当时的社会难以适应。道家当时黄老之学,老庄学派的兴起,接近社会和百姓,当时的老子比孔子更有影响,地位更高。

西汉初期的中央政权大一统,黄老之学带来了百姓的休养生息,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和平盛世,老子的地位也随之推到了顶峰。

汉武帝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维护中央政权大一统的长治久安,认识到道家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一种新的思想作为治国的理论基础。在董仲舒的极力推崇下,汉武帝接受了儒家思想,用以治国平天下。从此儒家思想走上政治舞台,到达巅峰,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体文化。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地位还是明显地高于孔子。

道教的兴起,道家成为宗教,道观遍地都是,老子走向神坛,被奉为太上老君,接受民间信众的朝拜。孔子是圣人,儒教也不是宗教,孔子因而没有被封神。

春秋时代的同一时期,孔子与老子两位圣人的横空出世,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尽管两位圣人的思想各有不同,但都已经溶入在我们的血液之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两位圣人的思想有着同等的地位,没有必要去比较谁高谁低。

3.孔子为什么拜老子为师

三个原因,第一孔子虚心好学,认为三人行必有吾师,第二老子学问大,就周一代老子的学问可以说是没比他强的。第三机缘巧合,如果没有巷党助葬这样一个让两人相识的机会,那么孔子终其一生恐怕也未必去向老子问礼。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敞为何能成为司马迁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说到司马迁,很多人都会油然而生很大的敬意,对于司马迁的精神是非常敬佩的,而司马迁虽然被阉割,但他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孩子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在这几个孩子当中,司马迁的女儿可能是比较受关注的,尤其是她的丈夫。究竟成为司马迁的女婿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司马迁的女婿叫做杨敞,杨敞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

  • 历史上真实的王孝杰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多数朋友认识王孝杰,都是通过《神探狄仁杰》这部影视剧。剧中的王孝杰为人忠诚、勇敢,但脾气比较暴躁,还有些狂妄,不过真做错了事也敢于承担。不少网友好奇,历史上真正的王孝杰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那我们这次就来讲讲这位唐朝名将。王孝杰在武则天时期任右鹰扬卫将军,期间屡立战功,不仅大破吐蕃,还收复龟兹、焉耆

  • 孙中山不是皇帝,为什么他的墓叫中山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皇帝的陵墓都被称为“陵”,比如秦始皇的秦始皇陵、明朝的明十三陵、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等等,都被称为“陵”,这个陵字也就默认是古代皇帝的陵墓的名称了,但是为什么孙中山也不是古代的皇帝,他的墓却叫做中山陵呢?中山陵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 林黛玉为什么崇拜红拂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黛玉崇拜红拂女,也可以说是羡慕。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红拂女是谁,那这次就来做个简单的介绍。红拂女是小说《虬髯客传》中的人物,她是隋唐时期“风尘三侠”之一,在民间红拂女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而且被认为是一名奇女子。林黛玉之所以欣赏红拂女,跟她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她还赋诗夸赞红拂女“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

  • 易中天为何贬低明朝赞美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清两朝经常会被人们放在一起讨论,这两个朝代相距现代也是最近的两个朝代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清朝有很多制度都是延续了明朝时期的。而很多人对于明清两朝的看法也很不一样,很多人非常熟悉的易中天,他对于明朝的态度就是非常贬低的,而对于清朝却非常赞美,他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明朝真的就这样不如清朝吗

  • 黄巢起义失败之后,黄巢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黄巢起义,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这是唐朝末年期间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起义的发起人也就是黄巢本人了。黄巢曾率领义军转战了大半个唐朝江山,且一度攻破了长安,那么,这次农民起义是如何爆发的?黄巢本人的结局又如何呢?黄巢是一位盐商,早年他也以贩盐为生,本来,黄巢完全

  • 秦襄王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几乎都在交战,谁也不服谁。如今我们大多数所了解的都是诸侯国与诸侯之间的事情,不过在诸侯国自己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所知道的就相对比较少了。但是这也不代表诸侯国内部是很稳定的,其实在诸侯国内的政治斗争一点不比战场上容易,甚至说更加的惨烈。我想大

  • 齐宣王是如何将齐国带入到大国行列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318年,这是齐宣王继承王位的第二年,齐国在马陵之战中击败了魏国。这在当时天下人的眼中,超级大国就剩下秦国和齐国了。然而齐宣王当政19年,传位给了儿子齐湣王之后,齐国却迅速衰落了,而导致齐国衰落的原因也与齐宣王的战略失策密不可分。公元前315年,燕国内乱,有人建议齐宣王乘机伐燕,“破燕必矣”。齐宣

  • 金圣叹死前留下16字遗书,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圣叹很多人都听说过了,是明朝末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最广为流传的事情,可能还是他被斩首之后,从耳朵里面滚出两个纸团,一个上面写的好,另一个写的疼吧。这件事情虽然可信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却为金圣叹的人生留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而在金圣叹临死之前,却的确是有一个16字的遗书,只

  • 严世蕃被称为鬼才,那他为什么把自己作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聪明的人有非常多,今天就来说说明朝时期被称为鬼才的严世蕃。鬼才这个称呼,自然说的是严世蕃的聪明才智,非常人能及,历史上的严世蕃的确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的聪明也的确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地位和名声,可是有句话叫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严世蕃最终的结局并没有那么好,甚至可以说是他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究竟是